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車主在購買電動車時有沒有被工作人員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石墨烯電池”的描述忽悠過?感覺聽著好高科技,于是稀里糊涂掏了錢。事實上,這完全是一場騙局,甚至已經構成了虛假宣傳,車主可用法律武器維權。從氣功大法、水變汽油、特異功能到納米材料、量子力學,
車主在購買電動車時有沒有被工作人員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石墨烯電池”的描述忽悠過?感覺聽著好高科技,于是稀里糊涂掏了錢。事實上,這完全是一場騙局,甚至已經構成了虛假宣傳,車主可用法律武器維權。
從氣功大法、水變汽油、特異功能到納米材料、量子力學,再到萬物皆可加的石墨烯,馬保國們的靈感成了科技發展第一創新力,讓上市公司狠狠割了一大波韭菜。今年,終于有專家看不下去了,開始公開批評這種虛假宣傳和偷換概念的企業行為。
石墨烯電池該涼涼了!
假石墨烯:卻成為資本市場救市稻草
1、南都電源的20億市值解禁
2012年,在南都20億市值即將解禁的前一年,高調發布“一種含有鉛石墨烯復合材料的鉛炭電池負極板”和“一種鉛石墨烯復合材料”兩項石墨烯電池專利技術,后被媒體炒作成南都“開創石墨烯電池實際應用先河”,針對這些夸大虛假宣傳,南都又在隨后的公告中對兩項專利的概念進行澄清。
到底南都宣傳的石墨烯電池是真是假?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產業工程研究中心(MIE)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趙斌元教授直接指出:“南都電源的上述專利不可稱為‘石墨烯電池’,與美國發明的‘微型石墨烯超級電容器’完全是兩碼事。南都電源的專利應該稱之為‘石墨烯材料對鉛酸電池的改良技術’更為合適。”
2、華為、超威、海寶的入局所指
三年后的15年11月26日,華為在其某款手機上市前發布消息稱該手機使用了石墨烯電池。受此影響,當日石墨烯概念股領漲大盤。盡管隨后華為證實手機并未使用石墨烯電池,但資本市場對于石墨烯電池仍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
2016年3月25日,海寶電池發布了“石墨烯黑金王”電池,并在官網推文中表示“截止目前,海寶是國內蓄電池行業唯一將石墨烯原材料生產技術,應用在鉛酸蓄電池上的企業。”與此同時,超威集團首款石墨烯合金電池-——超威黑金高能量電池正式發布,消息報道稱:“超威行業首創將材料之王石墨烯運用于鉛酸蓄電池中”。
先不說海寶是否有專利支撐,只需查詢一下超威的專利技術文件也可以略知這個石墨烯電池的真偽。在2018年超威關于石墨烯電池的專利文件中對石墨烯應用前景展望中明確表示,用石墨烯代替電解液可提高電池的初始容量,但是目前對石墨烯在鉛酸電池中的作用機理還在繼續進行……雖然其優異的性能引起了各領域的廣泛關注,但是其應用尚處于研究階段。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博士劉冠偉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首先如何定義石墨烯電池就存在分歧:“電極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就定義為石墨烯電池存在誤導。關于石墨烯電池的新聞都僅限于一些皮毛的報道,連電池的結構和反應機理示意圖都沒有,也缺乏具體的能量密度、電壓、循環壽命等具體技術參數。對于電池工業來說,沒有這些信息,報道出來的新聞缺乏最基本的可信度,虛假夸大宣傳的可能性極大?!?/p>
雖然學術界一片否定,但急于為股價尋求支撐的上市公司依然前赴后繼在石墨烯電池上炒冷飯!此后,內卷化的跟隨者紛紛推出自己的“石墨烯電池”,攪起渾水一片。
3、雅迪的“石墨烯電池研究院”被隊友賣了
2019年,雅迪與南都合作的石墨烯電池上市,并順勢推出“冠能系列”,主打續航里程“多跑一半”。
但是雅迪為了宣傳冠能很能跑,稱雅迪石墨烯電池是由雅迪“電化學博士團隊花費三年研發的成果,而且該技術已經獲得國家四大核心專利”,這就有點扯了。
首先是南都已經官宣了與雅迪合作研發石墨烯電池,其次南都在內,很多電池上市公司的石墨烯電池都被都被專家啪啪打臉,雅迪卻似乎并不在意這些,依然利用手中掌握的媒體輿論權,考驗消費者和股民的智商,只能說明這“皇帝的新裝”太好穿了!
4、廣汽埃安的石墨烯“超級大瓜”
石墨烯電池鬧劇最大的瓜當屬今年1月15日廣汽埃安的“充電8分鐘,續航1000公里”石墨烯超級電池。當天,A/H兩地市場的廣汽,A股漲停收盤,港股則收漲19.5%,成交額分別達到10億和37億元。
不過市場里彌漫的樂觀情緒甚至未持續過24小時。隔天舉行的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歐陽明高院士的一番話,迅速為市場的熱忱澆下一盆冷水,他說:“如果某一位說,(這個車)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而且還特別安全,成本還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為是不可能的。”
隨后,廣汽不得不像當年的南都一樣,出面向股東解釋:廣汽所稱的“石墨烯電池”正確的命名應為“摻雜石墨烯的硅基負極鋰電池”。
技術專家表示,廣汽的“石墨烯電池”,目的是希望通過“核—殼”結構工藝實現石墨烯與硅的結合,作為新的硅基負極材料,部分替代原來完全以石墨為核心的碳基負極材料,以提升鋰電池的整體容量和充電速度。故而,這種電池正確的命名方式應為“摻雜石墨烯的硅基負極鋰電池”,本質仍是鋰電池(因為使用量最大的核心正極材料未發生變化),而不是石墨烯電池。
有分析人士直指廣汽這么大的公司也開始玩文字游戲,壓力可能來自競品以及股價提振。
有人曾一語道破天機,過去一年多,新勢力們各種“PPT技術”引發的股價狂飆,可能也為廣汽提供了“參考樣板”,既往通過對于技術的宣示,提振股價、做大市值是“一種政治正確與需求。
石墨烯電池:揭開其真相
最近幾年石墨烯在國內外許多領域都是比較高端的科研產品,在研發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實踐。對石墨烯的提取工序繁瑣,提取成本很高,在電池使用上還不能完全形成,從實驗室到市場應用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市場上最早在 2014年就有“石墨烯電池”這種產品,比如超威。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石墨烯概念電池只有一些銷售的新電動車在售安裝,維修店或者批發店都在逐步地實行更換。由于這種概念型電池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石墨烯電池,因此在實際使用中的效果不明顯,消費者并不認可,據電動車經銷商反應,使用量還沒達到鉛酸電池的5%。
另外,據了解,石墨烯概念電池的確可以實現比普通電池多跑二三十公里,但原因則并非因為添加了石墨烯材料。
從兩種電池的外包裝來看,石墨烯電池要比普通電池高0.2-0.33厘米,這種體積的增大帶來了電池的重量也不同:以60V20Ah的電池為例,普通超威電池毛重30.5公斤,凈重30公斤;石墨烯電池毛重是35.5公斤,凈重35公斤。
用秤稱一下重量是否務實,石墨烯電池稱35.9公斤,比電池箱的標識多出1.4公斤,說明這個電池沒有出現虛標。鉛酸電池乘30.7公斤,多出0.2公斤。
結論就是,石墨烯電池比鉛酸電池重5.5公斤,每一塊基本重1.1公斤。電池體積增大,重量增重,說明鉛板原材料使用得多,充電時間就會長,續航就會遠,這就是最大的區別。有人直接表示,現在的石墨烯概念電池實際上就是把以前打價格戰偷工減料省下的材料給補回來了,所以你會感覺質量好像回到了十年前!
另外在售后上也有所不同。石墨烯電池質保期在24個月,在質保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直接換新;鉛酸電池質保期12至15個月,保質期內質量有問題,分三個階段售后質保。
這也是雅迪石墨烯電池為何敢于喊出“24個月質保”的原因,行業有傳雅迪的石墨烯電池其實就是南都之前推出的“質保24個月的南都紅石墨烯鉛碳電池”,不過說法還沒有得到證實。
而最最重要的是,整車售價因此提高了將近1000元!經銷商稱,安裝了石墨烯電池價格的電動車一般售價在4500元左右,而鉛酸電池的價格則在3500元左右。以舊換新的價格相差300-500元。
我們都知道,開年以來,電池原材料經歷了至少6輪漲價,很多電池企業的利潤被吞噬,大電池采用單純漲價又漲不動,在萬物皆可石墨烯的當下,無異于一劑漲價良藥,既能提振股市,又能獲得漲價理由和提升利潤,這兩個方面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個能讓上市公司滿意!
消費者:維權打擊歪風
基于以上分析,基本可以認定,石墨烯電池是一種虛假宣傳,而如果自認為被騙的消費者感覺到權益受到了傷害,也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消協投訴“消費欺詐”,可獲得假一賠三的補償。
所謂虛假宣傳,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者服務做出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虛假信息,導致客戶或消費者誤解的行為。虛假宣傳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準則,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所謂消費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采用捏造虛假情況、歪曲事實、掩蓋真實情況等手段實施欺騙他人的行為。
欺詐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構成刑法上的詐騙罪。這里所指的欺詐行為,屬于民事法律范疇內的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法律專家表示,石墨烯電池已經涉嫌利用信息不對稱誤導消費者了,只要聯系相關部門出具對電池石墨烯檢測的證明文件,即可向12315舉報。
但是為何到目前鮮有維權的消費者呢?筆者認為這與消費者對石墨烯這種新生事物的了解太淺有關。另外,維權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上市公司敢于大張旗鼓割韭菜的真正原因。
裝睡的人叫不醒
石墨烯的發現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在一些無良廠商和學者的濫用之下,卻逐漸變味,已經到了“ 談石墨烯色變的地步 ”。
沒人能喊醒裝睡的人。
大打石墨烯電池主意的企業心里最清楚,他們產品里的石墨烯到底是什么,但是商品社會就是這么殘酷,商家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消費者就算每天更新商品知識也跟不上企業新品上市的速度,被收“智商稅”也就在所難免。
而我們之所以不遺余力地科普石墨烯,也僅僅是希望能夠做到正本清源,讓大家在面對這些虛假宣布的時候,能夠有自己的判斷力。
高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