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對于全球來說,異常的氣象氣候情況讓各國都應接不暇,就拿我國來說,酷暑剛過,還未來得及感嘆“秋高氣爽”,一波寒潮全國多地快進入冬,東北、內蒙等地遭到特大暴雪襲擊,就是經驗豐富的東北人們,面對如此大雪也不免有些害怕,南方人感嘆,那么大的
2021對于全球來說,異常的氣象氣候情況讓各國都應接不暇,就拿我國來說,酷暑剛過,還未來得及感嘆“秋高氣爽”,一波寒潮全國多地快進入冬,東北、內蒙等地遭到特大暴雪襲擊,就是經驗豐富的東北人們,面對如此大雪也不免有些害怕,南方人感嘆,那么大的雪,如此寒冷的天氣,難怪北方要供暖。
隨著冬季降至,北方城市陸續開始供暖工作,供暖一般以煤炭為主要燃料。但是近年來隨著供熱技術和設備的發展,供熱方式也呈現多樣化,供熱能源結構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以氣、油、電為供熱能源的供熱面積在逐年增加,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煤、氣、油、電等構筑的供熱能源結構漸趨合理。
天然氣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之一,越來越被廣泛應用,據報道,北京市政府為了保障今年冬季供暖的順利,在唐山曹妃甸投資建設的天然氣應急儲備設施已建成,投產可在今冬采暖季提供約1.8億立方米天然氣作為應急儲備資源。
同時農村也有傳統的煤炭供暖慢慢向天然氣過渡,北京市為了保障農村地區“煤改氣”用戶平安過冬,北京天然氣集團設置農村地區值守點,與村委建立對接機制,加強農村地區天然氣設施的巡邏,建議“一村一預案”的保障方案,保障農村冬季供暖穩定進行。由此可見,天然氣不僅在城市中普及,慢慢也在向農村推廣,屆時中國8億農村人也將普遍使用天然氣,天然氣消費將越來越廣。
今年的異常氣象災害,讓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世界需求干凈能源的呼聲高漲,各國政府也通過立法程序來傳達這種趨勢。天然氣被視為最干凈的能源之一,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溫室效應較低,因而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環境質量。從2010年到2015年,五年的時間我國新增燃氣電站3000萬千瓦,CNG/LNG汽車的陸續上市。全國加氣站也在陸續增加中,西氣東輸沿海液化天然氣年接收能力新增5000萬噸以上,可見天然氣領域發展得多么迅速。
同時天然氣與人工煤氣相比,同比熱值價格相當,以天然氣代替煤,用于工廠采暖,生產用鍋爐以及熱電廠燃氣輪機鍋爐,同時天然氣發電能緩解電煤能源緊缺、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且從經濟效益看,天然氣發電的單位裝機容量所需投資少、建設工期短、上網電價較低、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此外,天然氣還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燃料、城市燃氣事業、壓縮天然氣汽車等各行各業。
對于天然氣的發展,專家預計到2030年天然氣將和煤炭、石油并駕齊驅,但煤炭和石油消費將處于逐步下降趨勢,天然氣的高峰期持續時間較長,非常規天然氣的出現和大發展必將支撐天然氣繼續快速發展,最終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能源。
天然氣成為2021年漲幅最大的大宗商品
全球各國對天然氣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然而,天然氣也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國內天然氣供需不平衡,導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不斷攀升,從2010年到2012年三年間,我國天然氣年進口均價從每噸322美元上漲至543美元,漲幅達到68.6%。而國外也不輕松2021年,亞洲天然氣就上漲了6倍,歐洲一年的時間瘋漲了10倍之多,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年內漲幅已經超過5成,刷新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供需失衡”是天然氣價格攀升的重要影響因素。結合上述說明,天然氣作為新能源使用原來越廣,所需消耗就越來越大,而受疫情的影響,上游勘探開發投資不足,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天然氣出口國供應量下降,受新一輪疫情影響,俄羅斯全國放假近半月,更加劇天然氣產量下滑,導致當前天然氣供給增量有限,無法滿足天然氣上漲的需求,漲價是必然趨勢。
天然氣價格暴漲是否與“拉尼娜”有關呢?
天然氣雖然一直呈“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趨勢,價格穩步增長,但今年暴漲是否與“拉尼娜”等異常氣象情況有關呢?
這里的答案是肯定的,今年10月份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就發布信息,表示赤道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持續下降,拉尼娜出現的可能能達87%;近期美國氣象中心表示:拉尼娜現象可能會持續到2021的冬季到2022年的春季,而且今年3月份剛結束一次“拉尼娜”現象,2021年又被成為“雙拉尼娜”年,冬季的來臨,溫度的持續降低,將導致能源消耗比以往更大,間接促進了天然氣價格的上漲。
全球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對我國有何影響?
大環境的影響下,我國天然氣的價格也將不可避免的上漲,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環比上漲了10.25%,同時,我國一直在倡導“碳中和”和“碳達峰”,隨著“煤改氣”政策的推進,煤炭資源將慢慢退出市場,天然氣作為最符合碳中和趨勢的一次性能源,需求不斷擴大,供需不平衡。中國天然氣同樣受影響。而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穩定向好,國際政治環境不劇烈變動,油氣價格對我國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只要我國經濟保持一定增速,就能承受住天然氣價格的上漲。
嚴冬將至,供暖伊始,不少中部地區甚至都打破歷年的傳統,開始供暖,如鄭州等,此節骨眼正是天然氣需求高峰期,但愿今年供暖仍有“起氣”。
陳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