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源,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和電息息相關,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那對于電價的問題想必大家也都很關心吧,對于電價問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文: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時
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源,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和電息息相關,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那對于電價的問題想必大家也都很關心吧,對于電價問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文: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時,最關心的就是電價會不會漲?要漲多少呢?那針對這些問題,大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了解一下。
一、階梯電價制度的理解
為什么要完善居民電價制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階梯電價。說到階梯電價,可能有朋友或多或少的還是有所了解,因為居民階梯制度不是現在才有的。從國家發改委官網得知,我國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在2012年7月就實施了,那什么是居民階梯電價制度呢?階梯電價,是階梯式遞增電價或階梯式累進電價的簡稱,意思就是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分段或分檔次定價計算費用。
但是現在常見的是分為三個檔次,第一個檔次是基數電量,也就是在這個檔次中有相應規定的度數,如果沒有超過這個度數,用電量少,電價也就較低;第二個檔次為用電量較高,就是超過第一個檔次規定的度數后,用電的價格也會增加,電價比第一檔電價高;第三檔次是用電量更高,就是超過了第二檔次規定的度數,電價也會以新的標準收費,電價也就會高于第二檔次。但是三個檔次中的價格又分為峰電價和谷電價,一般峰電價高于谷電價,只不過是每一個檔次都是有規定的度數的,若超過了臨界值,就要進入下一檔次。
2012年為了能夠較好的引導居民合理用電、節約用電,當年我國開始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對于階梯電價每個地方具體的收費標準并不相同,但是差距不會很大,具體的標準是根據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來定的。
二、用電量分析
在說漲價的原因之前,我們可以從我們現在的用電狀況來看看我們國家的近幾個月用電量的分布,以下數據是從國家能源局公布的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得來的:
①從5月份的用電量來看,用電量達到了6724億千瓦時,整體同比增長12.5%。其中最高的為第二產業,為4705億千瓦時;其次第二高的是第三產業,為1104億千瓦時,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為836億千瓦時;最后是第一產業,為79億千瓦時;一、二、三產業同比增長分別為13.9%、11.5%、23.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5.6%。
②在1-5月5個月中,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到32305億千瓦時,整體同比增長17.7%。三個產業中用電量最高的是第二產業,為21779億千瓦時;其次是第三產業,為21779億千瓦時;最后是第一產業,為362億千瓦時;一、二、三產業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1.6%、18.6%、4.1%。
從上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們的全社會用電量在持續快速增長,其中居民用電的狀況,從上面的數據看為4681億千瓦時,這個比例并不小,從居民的角度來說,電價過低會導致他們不珍惜用電,同時也會浪費供電企業的努力;但是如果電價漲價了,對于居民來說也是一種負擔,從發電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會增加收益。
三、電價要漲嗎?2大原因
在看了近幾個月我國用電量的分布后,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哪個產業,用電量的比重都挺大的,那為什么要漲電價呢?可以從2021年6月27日澎湃新聞的一篇“發改委:我國居民電價偏低,下一步將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的新聞中可知,居民電價將有可能上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了解:
①發電成本高:從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現在電力裝機已經嚴重過剩,電力供趨于飽和,電力設備出力不足,發電成本變高。
②居民電價偏低:在我國居民電價低于工商業電價較多,在國際水平上我國的居民電價相對低很多。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下一步將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或許會適當地提高居民的電價,又或許會降低商業電價,以此來逐步緩解電價交叉步補貼,形成更加充分反映反映用電成本、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居民電價制度,這樣也能使電力更好的反映供電成本。
也就是說有可能是居民電價漲,商業電價降,但如果是這樣,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無疑是降低了成本,但是從發電發電企業來說,就是一大損失,不過這些只是大家的一個看法,如果改革版本出臺,相信會照顧到方方面面的。
四、什么是電價交叉補貼呢?
從配售電商研究中的一篇文章介紹到,“交叉補貼”指的如果某類個用戶的電價高于或低于供電的成本,高于的這部分價錢由其它用戶去承擔的話,這就是“電價交叉補貼”。目前我國有3類交叉電價補貼:
①第一類:工商業用戶補貼居民用戶。我國工業電價高于居民電價,居民電價約為工業電價的90%以內,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國外與我國是相反的,國外的居民電價高于商業電價,居民電價為工業電價的1到3倍,而在我國,居民用電價格普遍低于合理水平30%以上。也就是發達地方的用戶經濟水平較高,對于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就相應進行了補貼。
②第二類:城市用戶補貼農村用戶。城市和農村一直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用電和農業排灌用電的最低水平處于最低水平,電價格普遍低于合理水平50%以上,這類群體,也是接受補貼程度最大的群體。
③第三類:高電壓等級用戶補貼低電壓等級用戶。就是對于工業用戶他們的用電量是比較大的,實際上他們是補貼了低電壓等級的用戶的。
五、電價上漲會導致農村回歸燒煤嗎?4個方面分析
①國家鼓勵城鄉使用新能源,雖然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很多農村人不喜歡用電,更喜歡用煤來取暖。但是國家為鼓勵城鄉居民多用清潔的電力資源,少用煤取暖,《關于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的意見》明確,適合煤改電的地方,要合理地制定電價,大程度的降低清潔用電成本,以此鼓勵居民使用清潔能源,因此對于完善居民電價制度,并不是哪里都會漲價,具體措施政策要以國家發布的為準。
②現在農村發展,電價略微上漲,普通家庭能承受,困難家庭有補助,因此可能就算電價上漲,居民也會偏向于用電吧。
③現在農村房屋規范,保溫效果也比較好,用電也能實現較好的保暖,煤炭燒起來還不太衛生,因此很多人已經不愿意燒煤,會更偏向于用電。
④雖然電價上漲,但是煤價也不低,比如我們當地,煤價一百斤80元,再加上如今取暖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節能,就算是用電,使用起來比燒煤合算。
電力供應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節約用電也是在保護環境,那對于如何推動節約用電措施的落實,漲價也是一種方式,只是對于國家的具體措施如何,現在還不可知。但是從上面對近幾個月的數據分析和電價交叉補貼等的分析來看,國家發改委鼓勵城鄉居民多用清潔的電力資源,少用煤取暖,這意味著在風能、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等方面,對于居民來說可能會有一些優惠,并不是一刀切的,所以大家對于電價的漲幅是多少的疑問,關心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國家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