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謝謝問題邀請,5年前,我是一線城市211院校的一名應屆碩士。由于我們學校是師范類高校,很多同學也很疑惑:畢業后自己可以找到什么樣的工作?教育碩士學位進入高校工作有優勢嗎?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何時開始準備?作為大師姐的我,目前在國內二線城市專A類院校做老師,談談我自身的求職經歷。希望對學弟學妹們找到心儀的高校工作有所幫助。
我在讀研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希望畢業后,自己能夠進入高等院校從事教育和學術相關的工作。尤其身邊的一些女同學,選擇師范類大學讀研,更是希望有機會進入高校,畢竟要比中學輕松很多。我自己做職業規劃時間比較長,在上本科之前就已經決定將來要做一名大學教師。其中,經歷過漫長的準備,過程曲折,最終的結果也來之不易。總之,要想成為一個在高等院校工作的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體力的準備。
高校基本要求:學術背景首先,學術背景對于進入公立教育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于高等院校(這里包括專科類院校和本科類院校)。關于編制的問題,我所在的省份(河南省)已經基本取消了高等院校的編制崗位,所以我們這里不做討論。現在公立學校實行同工同酬制度,聘用制的待遇與編制是一致的,這點不用擔心。
考慮自身學術背景進一線城市的高校沒有優勢,目前,我在省會城市的專A類院校教書。當然,一線城市的就業機會也多,但競爭會更加激烈。我本科畢業于河南省非211、非985重點院校、非省會城市的地方二本師范院校‘信陽師范學院,專業是學前教育。碩士是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公立學校在每年教師公開招聘中,審核教師材料環節非常細致、嚴格,因為后期會涉及到職稱評定的問題。比如,有的學校會去查教師就讀本科時,高考錄取是否過了重點線。碩士階段,一般至少要求Top200院校畢業以及專業國內排名。另外,本碩階段的學歷認證材料需要齊全。在專業要求方面,幾乎所有的公立高等院校都有要求本碩專業一致。所以,建議正在準備考取研究生的學弟學妹,慎重選擇自己的研究生專業。
關于學術背景這一點,我們可以去每個學校的官網查看應聘要求,或者通過一些教育類求職網站,如高校人才網等。通過對比,公立學校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簡歷篩選:學歷與工作經驗我在這里主要分享的是我的專業應聘流程,不同專業不同學校會有所區別,僅作參考。在材料審核都通過的前提下,高校首先會先從簡歷開始進行篩選。
每個高校都會招聘兩種崗位的老師,行政管理崗和教師崗。行政管理崗一般會要求黨員身份,讀書期間有學生干部經歷,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管理方向。后期可能會給大學生上一些公共課(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或者是做一些職業技能認定培訓,這個主要看入職以后學校的安排。教師崗就是我應聘的崗位,未來的發展就是學術方向,大專的話目前我在的學校,個別專業開始要求博士學歷;但是公辦本科院校,基本都會要求博士的,或者可以入職后再讀在職博士;獨立院校和三本類的民辦高校,大部分崗位還是招收碩士。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現在就業比較好的大學,雖然是專科,但會要求博士學歷或者有三年工作經驗的碩士生。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工作經驗的問題,應屆畢業生一般來說是不會有工作經驗的,但是還是鼓勵大家在讀書期間做一些實習(最少一個,最好能有三個月),因為現在每個專業會要求對口工作經歷,如學前教育專業需要老師有在幼兒園工作過的經歷,如果沒有,學校也會挑一個學期讓老師去幼兒園鍛煉,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應聘流程:筆試與面試應聘的流程并不會很復雜,分為筆試和面試。如果某些崗位應聘者簡歷過多,一般第一輪會先筆試篩選,少則反之。5年前,我當時是先進行面試,按照指定教材,自選內容,進行15-20分鐘的試講,試講會有專業提問,一些特殊的專業會有技能展示環節。試講內容一般是自選,建議大家提前準備電子ppt課件和板書教案,無論電子課件還是紙質教案,盡量多做一些,多寫一點為好,有些面試官還是很重視教師的板書能力。專業提問這個環節,需要準備的內容會比較多,以下是重點的面試問題:
常見面試問題碩士階段的論文最新研究動向是什么?
在你研究的領域,最著名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學家有哪些?
你能用英語試講嗎?
學生掛科,老師應該怎么辦?
有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一些腦洞大開的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大家可以從幾個方面準備:總結自己過往論文寫作內容和上課老師講過的知識,復習自己專業中的知識點,可以上網看看教育綜合知識方面的問題。筆試的話就是專業知識和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教師資格證
大學老師的教師資格證,完全不同于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高等院校的教師資格證是入職后,以高校教師的身份,由所在高校統一提交申請材料,經教師資格認定部門統一組織材料審核,進行筆試和面試考試,如果筆試通過,面試沒有通過,筆試成績保留兩年,下一年可以申請面試。順利拿到高校教師資格證書,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含)之前入學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師范生和全日制教育碩士(非教育學碩士),以及參加高等學校新入職教師國培示范項目并取得《高等學校新入職教師國培示范項目培訓合格證書》的新入職教師,對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試不作要求。以上人員(統稱“免試人員”)申請任教學科必須與所學專業一致。以河南教師資格網為例:
來自學姐的兩點建議
1. 調整好心態,做好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變。我身邊不少的同學,也包括我自己,在找工作應聘時都會有一些焦慮和抑郁。工作環境與之前的學習環境落差比較大,心態上一時會有些難轉變,可能還會有一點找不到目標的感覺。發生這些情況是正常的,大家可以多跟同學、父母交流,積極尋找出路。
2. 對于工作不要有過多的幻想,學會忍耐與包容。雖然我們已經擁有了碩士的學歷,但是初出茅廬,多多少少是缺乏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的。作為大學老師,面對學生曠課、逃課,上課睡覺或者直接刁難老師這些問題都是會有的。曾經我們是坐在臺下的學生,現在站上了講臺,身份發生了變化感受也就完全不一樣了。學會關愛和包容學生真的是老師工作的靈魂。
大連海事大學轉專業需要由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轉出學院審核同意、擬轉入學院復查相關證明、考核確認學生是否具有與證明相符的能力,認為確實具有突出專業能力傾向或符合本專業(大類)培養要求,且學院有培養能力的,同意接收;
在學院范圍內公示三個工作日無異議后報教務處;教務處審核同意后,在全校范圍公示三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報校長授權的專門會議研究決定。學生轉專業(大類)學籍異動手續,在每學期放假前一周辦理。
準確來說,我國沒有正部級高校,高校里最高級別就是副部級。那么我國的副部級高校究竟有哪些呢?
副部級高校的來源副部級大學說白了就是中央直屬直管大學的通俗叫法,而這些副部級高校的書記是中央直管干部,因此這些高校的校長級別還是比較高的,比一般的省屬高校校長級別高一些。
一般來說,普通省屬的本科高校的校長是廳級,而副部級高校的校長屬于副部級。當然我國的副部級高校并不是同一時間設定的,一共前前后后經歷了三個階段。
所有的副部級大學確定的時間也有一定差異,確定時間分別是1992年,2000年和2003年,但是在2003年以后到現在已經沒有增加副部級高校了。
副部級高校有哪些?那么副部級高校究竟有哪些呢,主要包括31所985大學。如下圖所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名牌985大學,還有蘭州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985大學。
副部級高校的領導是什么級別這31所副部級高校的黨委書記和校長級別比較高,都是副部長級。作為國內985大學的領導,這些高校的的黨委書記和校長也不簡單,很多人都是兩院院士。
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徐惠彬,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等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等人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31所副部級高校的分布地區我國31所副部級高校分布的地區也有一定差異,全國一共18個地區有副部級高校,當然北京市分布的數量最多,北京市作為首都擁有的副部級高校資源非常多,北京一共有7所。
上海市有3所,陜西省,天津市,江蘇省,湖北省有2所,湖南、重慶、黑龍江等省份各有1所,其他省份沒有。
總結總的來說,我國副部級高校數量不多,只有31所,主要是985高校,而且分布的地區也不平衡,能有機會到副部級高校學習也非常不錯,都是一流大學。
我曾經在大連上學時和老師的孩子鬧過別扭,具體因為什么現在想不起來了。到最后老師把我自己弄一坐,就連八個人的寢室都讓我一個人住。果然夠狠,這就是被孤立的感覺。你要有心理準備,祈禱你得罪的不是小人吧。
我原來的一位同事就是一直在上班,直到實在堅持不了為止。
這位同事當時40多歲,給領導開車,我們都叫他陳師傅。
陳師傅是老北京人,爽快大方,喜歡和我們聊天,經常說:“上回說一起喝酒著,你還欠我一頓酒呢啊!”
每次下班,他把車停在門口,碰到我,必然會聊幾句,說:“晚上哪兒吃去啊?整兩盅。”
有一天,他到我們部門呆著聊天,說到了吃,我和他聊起了做飯。當時豬肉價格挺高,我挺關注的。我就問他:“您天天吃豬肉嗎?每天買多少錢的?”
陳師傅一聽我說這話,竟勃然大怒,說:“你再說這話,我就打你了啊!”
我懵了,如墜霧里,不知哪里得罪了陳師傅,茫然不知所措。
還是同事為我解了圍,對我說:“陳師傅是回民,不吃大肉,你可不能說這個。”
他又對陳師傅說:“晴朗不知道您是回民,不知者不怪,不要和他計較啦。”
陳師傅這才止住了怒火。我尷尬得不知說什么好。
以后再見到陳師傅,我就小心多了。但陳師傅顯然沒把這事掛在心上,還是照樣和我開玩笑。
幾年后,我隨領導出去,坐著陳師傅開的車。我竟然發現,陳師傅竟然戴著白手套開車。
那時已是春末夏初,天氣很暖和。我想,陳師傅不應該是怕冷才戴白手套啊。我想起看過的民國電影,一些侍者手戴白手套為客人服務。
于是我對陳師傅說:“陳師傅,您真講究,開車還戴著白手套。”
陳師傅說:“嗯,應該講究,還是要講究一點兒。”
領導坐在后面沒說話。
我回到辦公室,和同事說起陳師傅大熱的天戴著白手套開車的事,感慨陳師傅做事專業。
沒想到一位同事說了:“唉,你真傻,竟然不知道陳師傅得了肺癌?已經晚期了,他現在手都爛了。”
當時我就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我問同事:“他手都爛了,肯定知道自己的病情啊,為什么還上班呢?”
同事說:“前段時間去醫院檢查,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是晚期肺癌了,但他對領導說,他還是要上班,自己在家里呆著更難受。要是我,我早就游山玩水去了。”
我“唉”了一聲,無言以對。
后來再看到陳師傅時,我多了幾分敬重。他還是和我開著玩笑:“今兒哪兒吃去呀,你還欠我一頓酒呢啊!”
我鄭重地說:“您看,就今天行不?或者明天晚上?”
陳師傅看我當真了,說:“哈哈,逗你呢,我給領導開車,也不喝酒。”
我說:“不喝酒,吃飯也行啊!”
陳師傅雙手合掌,說:“得嘞,謝謝您了。有時間一定一起吃飯。”
然而,我沒等來陳師傅的這個時間。
我再從門口過時,沒有看到陳師傅。問別的師傅,他們說陳師傅已經疼痛難忍,不得不住院了。
過了幾天,我聽到了陳師傅去世的消息,止不住潸然淚下。他只有45歲,孩子還不到20歲,他就這樣去了。
人生的痛苦啊、遺憾啊,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啊。但有什么辦法呢?逝者已去,惟愿他們安息。我們活著的人,還要不斷努力,好好活著。
親愛的朋友,您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并關注我吧,我還會持續更新,謝謝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