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老先老腿?”這么說不科學,但老年人膝關節疼痛的還真是多,尤其沿海地區,環境潮濕,這個問題發病幾率更高,有時候晨練或者夜跑,經常會發現步態蹣跚的老人,看著他們走路,都可以感受到一種壓抑,腿腳不靈便,生活質量很差!個案癥狀張阿姨62歲,膝蓋
“人老先老腿?”這么說不科學,但老年人膝關節疼痛的還真是多,尤其沿海地區,環境潮濕,這個問題發病幾率更高,有時候晨練或者夜跑,經常會發現步態蹣跚的老人,看著他們走路,都可以感受到一種壓抑,腿腳不靈便,生活質量很差!
個案癥狀
張阿姨62歲,膝蓋疼痛病史大概有10年了,這3年越來越重,腿彎不下,伸不直,平躺在床上,膝關節后側會留一個拳頭的高度,看過很多地方,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是特別理想,醫院的醫生建議她做一個置換,大概花費要10萬,她一直糾結……
做過核磁,半月板II度損傷,骨質增生,膝關節積液等,可是這在沒加重之前就這樣,3年前加重拍片沒什么變化,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為什么退變沒怎么發展,疼痛變得嚴重了?這也是她一直不做膝關節置換的原因!
道理很簡單,是由于長期的膝關節疼痛,腿伸不開,慢慢的有的肌肉過度使用,有的肌肉廢用性退變,痛點越來越多,韌帶也由于長期的不活動,逐漸縮短,導致關節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差,疼痛也變得越來越明顯。
疼痛分析
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觸診一下膝關節周邊,哪些部位會存在緊張和疼痛,先通過按摩的方式,把肌肉和韌帶的痛點解除,不過阿姨這個難度是相當大,一共有這4大項問題,還好是單側腿,不然會更加的麻煩!
1.腘肌損傷
記住,如果一個人走平路不痛,上下樓梯痛,蹲起困難,一定要觸診腘肌,這個肌肉緊挨著脛神經,脛神經有一個關節支會走到髕骨的后方,如果是在上下樓的時候,出現髕骨里面痛,必須觸診一下腘肌有沒有痛點,不要只盯著CT或者核磁看到的膝關節退變。
2.髕韌帶損傷
她走平路也痛,如果走路的時候,腳抬起來的時候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疼感在膝蓋的偏下方,一定要觸診一下髕韌帶有沒有疼痛,髕韌帶損傷的人,可以觸及到髕骨下方的韌帶肥厚、緊張,往往還會伴隨髕骨軟化。
3.髂脛束緊張
髂脛束是大腿外側的一個結構,如果出現緊張,除了會造成膝關節疼痛,還可能誘發膝關節外翻,有的人跑步的時候,膝關節偏外側會有不適感,很多人稱之為“髂脛束摩擦綜合征”,就是典型的要處理髂脛束的一個疾病,阿姨也有……
4.股外側肌勞損
股外側肌是大腿內收肌的一部分,它出現痛點,可以導致膝關節上方外側出現痛點,且如果過于緊張,和股內側肌不平衡,髕骨就會被拉到一邊去,會出現膝關節閉鎖的現象,也是膝關節外翻的一部分原因!
按摩來處理
當出現肌肉和韌帶疼痛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把每個痛點解除掉,恢復肌肉的彈性和功能,放松韌帶的緊張,只要以疼痛感覺舒適的力度按摩,每天一次,每次一個點3~5分鐘,堅持下去,痛點就會改善!
有問題別拖
她這個膝關節早期可能僅僅是一個部位出現疼痛,可是由于長期不好,身體代償,累及各個方面出現問題,這個時候可以想象出來,為什么別人去做一樣的方案有效果,她的效果卻很差,就像系繩子,別人系了一個結,她多個,很難解得開,要一個個來!
術后為什么不好?
有的人膝關節手術效果很差,這是由于手術只處理的是膝關節的退變,肌肉、肌腱的痛點仍然存在,如果是這些問題導致的癥狀,手術根本就處理不到,因此,膝關節疼痛,一定先學會找出來痛點,把它們按摩消失,如果還是不好,才考慮其他辦法。
估計也有人已經做了手術,效果依然不太理想,那么可以試著從我分析疼痛的角度去學著找一下痛點,記住我寫的量,每天一次,每次1個點3分~5鐘左右,重要的是每天堅持做,不是一天做的時間過長,不然有害無益!
劉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