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概述他說,他一看到那一坨坨黑乎乎的東西就興奮,越黑越高興!在他眼里,牛糞不再是臟兮兮令人討厭的糞污,而是價值不菲的黃金;別人養牛,一頭頂多能賺幾千元,他養一頭牛卻能凈賺六萬元!而且,成本低到別人養牛的一成,利潤卻是一般養牛人的20倍。?他養
概述
他說,他一看到那一坨坨黑乎乎的東西就興奮,越黑越高興!
在他眼里,牛糞不再是臟兮兮令人討厭的糞污,而是價值不菲的黃金;別人養牛,一頭頂多能賺幾千元,他養一頭牛卻能凈賺六萬元!而且,成本低到別人養牛的一成,利潤卻是一般養牛人的20倍。
?他養牛數千頭,養了5年卻還舍不得賣。他養牛基本不花錢!卻頻出養牛怪招,讓員工“苦不堪言”。他帶領員工摳牛屁股,掏牛糞,摳出來的卻是年入上億元的財富。
他就是豫西山區小縣的黃保全。那么黃保全是如何靠牛來賺取人生不一樣的財富,一年賣出上億元的收入呢?。
?提起豫西的黃保全,他在當地人眼中可謂是個怪人。他本來已經是身價上億元的大老板,忽然有一天卻突發奇想,非要去養牛。并且他養牛的方法總是別出心裁,屢出怪招。
在同行眼里,黃保全養牛簡直稱得上是無本養牛,雜七雜八地加起來,他養牛的成本頂多也只有別人的一成。而且他這牛,一養就一口氣養了五年,到養成的時候,卻舍不得賣。就是這樣,他每頭牛的利潤卻高達很多養殖戶的20倍。靠著這些牛他一年的銷售額就能達到上億元。黃保全究竟是如何養牛的呢?
用酒糟“無本養牛”創造傳奇人生
當初,黃保全養牛,完全跟他一個養殖場有關。每當黃保全走進這個養殖場,他都顯得格外的興奮,因為這里養殖的東西,價值不菲。黃保全在這里究竟養了些什么呢?
黃保全養殖的就是河蚌,河蚌跟黃保全養牛又有什么關系呢?
原來,黃保全養河蚌是要用蚌肉來釀酒。1995年,黃保全利用自家的家傳補酒秘方辦起了酒廠,河蚌肉就是他用來釀酒的一味重要原料。
酒的暢銷曾經讓黃保全一年賣過上億元。
2005年,黃保全為了保證蚌肉的原料需求,收購了當地一家廢棄的河蚌養殖場,還做起了珍珠生意。可這時候,酒產量的增加讓酒糟處理成了問題。酒廠一個月就要產生50噸的酒糟,一個月積累下來,就成了令黃保全頭疼的大事。眼看著僅憑處理給農戶養豬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其時,黃保全無意中了解到:酒糟可作為喂牛的好飼料,一頭牛一天要吃幾十斤草料,如果用酒糟來養牛就不愁酒糟沒辦法處理。于是黃保全就決定用養牛來解決酒糟的問題。
孩子們堅決反對:酒廠搞得好好的,養牛不占用資金呀?你把資金鏈拉得太長了,錢接續不上怎么辦?
黃保全的老婆說:錢夠花得了,眼看半截入土的人了,還折騰個啥勁啊!原來回家滿身酒糟味,以后這滿身的牛屎味還不把全家熏死!老婆對黃保全這個角色的轉變有點接受不了。
?工人們也都不理解黃保全,酒廠運營好好的,這牛屎和酒串味了怎么辦?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黃保全卻因為養牛,成了當地的傳奇。
黃保全養牛成本很低,牛給他帶來的效益卻非常高。當地很多養殖戶一頭牛只能賣一兩萬,最多只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潤,養一頭牛能純賺四五千元,可是黃保全養一頭牛卻能收入六萬多,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黃保全準備養牛前,先是到各大牛場參觀學習。可看了很多的養牛場后,黃保全卻語出驚人:難怪許多人養牛不賺錢,原來問題都出在了這兒。黃保全總結出了很多養牛戶養牛不賺錢的主要原因。
黃保全說:(看著)大家養牛的熱情很高,但我斷定他們養牛,賺不了幾個錢,我就圍繞著如何降低養牛成本來想辦法,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利用下腳料養牛成本最低,養牛最賺錢。因為成本越低,養牛賺的錢就自然越多嘛。
2006年,黃保全的牛場建成,開始養牛。一般的酒糟為固體酒糟,可黃保全酒廠生產的是米酒,酒糟是液體酒糟,如何讓牛喜歡上這樣的液體酒糟,又成了黃保全要解決的一個大難題。
當初,黃保全養的全部是印度奶水牛,這種印度奶水牛食性較雜,也喜歡吃酒糟,但是這種液體酒糟奶水牛卻不喜歡吃。印度奶水牛肉是廣東等發達地區人的最愛,國內養這種奶水牛的人還幾乎沒有,將來牛的銷路也不會成為問題。
用酒糟養牛比別人多賺70%的飼草錢,牛就是我的寵物
為了讓牛喜歡吃酒糟,黃保全可謂費盡了心思。
黃保全先讓人將液體酒糟稀釋后讓牛自由飲用,但幾乎所有的牛連口都懶得張。黃保全又讓人把酒糟拌在草上,一層草上面放一層酒糟,誘導牛在吃草的同時,不得不連帶著酒糟一塊兒吃下去那么一點點。這樣,所有的牛就慢慢適應了吃酒糟。用酒糟喂牛的方法,一頭牛一天就可以消耗掉十斤的酒糟。
酒糟含有一定的酒精度,牛喂食后很安靜,能夠安心趴臥和反芻。牛的皮毛也更加發亮柔順,吃食也不再挑揀。別人養牛兩年出欄要一萬多塊錢的成本,黃寶全用自己酒廠的酒糟來養牛,卻能比別人省掉70%的成本。
能省下來的也是錢,黃保全養牛就比別人至少多賺了70%的飼草錢。
黃保全每天到牛場看牛兩次,堅持上午和下午看牛,十多年來雷打不動。
黃保全說:人家養寵物,我就養牛,牛就是我的寵物。
花生殼喂牛惹來的麻煩
黃保全養牛有兩大特點:一是養一頭牛的成本比別人低到一萬元錢,二是黃保全養一頭牛的收入高達六萬多,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提起2009年那場冰雪災難,想必許多人都還記憶猶新。當時,正是黃保全的牛大部分可以產小牛的時間。其時,百年罕見的低溫在許多地區持續一個多月,也嚴重威脅到了牛場的生產經營。
那一年,黃保全的牛場已經擴大到1000頭的規模。零下二三度對印度奶水牛來說不亞于一場災難。
印度奶水牛不耐寒,低于10度以下不進食,甚至會被凍死。但就是這場凍災,讓黃保全做出了一系列的荒唐事,大伙提起來都會笑。
為了防止牛被凍死,黃保全讓人買來柴禾,給牛烤火取暖,這一烤就烤了幾十天,花了黃保全近10萬元。工人們笑黃保全是被錢給燒的。
然而,更搞笑的事情再次發生了!
大雪之后,牛吃的草料成了稀缺物資,掏高價都很難買到。逼著黃保全又想出怪招:挨家挨戶收購花生殼給牛吃,這下可坑苦了所有的牛。
吃了花生殼的牛全部出現了嚴重的便秘癥狀,牛拉不出,被憋得狂躁不安。黃保全也急得坐立不寧。為了保住自己的牛,黃保全又想出看似荒誕卻很實用的“怪招”,讓工人從牛肛門里往外掏起了牛糞。
一時間,黃保全牛場工人掏牛糞的場面幾乎成了一道“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獨特風景,引來十里八鄉許多看稀罕的群眾。
?黃保全說:許多人開始下不了手,感覺臟兮兮的。第一把掏下去的時候,只感覺到牛糞蛋蛋很扎手,很硬,一個個像算盤子一樣的。
那么,黃保全又是如何讓工人們掏牛糞的呢?
黃保全說:掏糞前,要用肥皂水先將手潤滑一下,然后選擇好位置站好。特別是掏糞的站姿一定要講究:一是方便掏糞,掏糞時不能讓牛感到不適;二是防止被牛橫掃到下身。因為牛一感到不適,就不高興了,牛就有一點努責,它一有努責,就要掃人。
最好的辦法是有人從旁邊不停地給牛按摩,不讓它努責。牛一旦努責了,牛身的幾個位置就會鼓起來,工人掏下去的時候,可避免直腸黏膜出血。
不是花生殼絕對不能喂牛,而是喂牛時的配比不能超過牛日糧的百分之二十。量過大就會引起牛的便秘。從牛肛門里往外掏牛糞這種事,在當時聞所未聞,讓很多人聽了都覺得好笑。
用水果皮喂牛一頭牛凈賺6萬元
黃保全正是靠著這些方法讓牛場平穩度過了2009年。但冬季草料不足的問題依然讓黃保全很發愁。這時候,黃保全到當地一家果脯加工廠辦事,看到老百姓送水果的牛很喜歡吃果皮,讓黃保全受到了啟發。黃保全想:當地有不少的水果加工廠,對水果加工廠來說,果皮都是廢物,有的還要雇人花錢往外拉。如果用水果皮喂牛,即解決了冬季飼草不足的問題,還幾乎不用花錢,等于“無本養牛”,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此,黃保全激動不已,仿佛發現了一座金礦。
?黃保全找到水果加工廠,果然一拍即合。有的答應免費拉,有的還給他一定的運費補貼。
黃保全心里樂開了花!
可沒過幾天,麻煩事卻又找上了黃保全:一大半的牛,陸陸續續不吃草了!這可絕非小事,一下子又將黃保全架到了干柴垛上。
黃保全說:水果皮中含一種類似菠蘿酶的成份,菠蘿酶腐蝕牛的口腔,讓牛生了嚴重的口瘡,口腔、舌面大面積潰瘍,牛就吃不成東西了。新鮮的果皮也不易儲存,時間稍長就變質腐爛發臭。黃保全又到處尋找鮮果皮儲存的辦法。
黃保全找到河南科技大學,向專家們請教,專家們就不吝賜教,指導黃保全用菌種發酵法來解決鮮果皮儲存的問題。專家們手把手地教,黃保全認認真真地學。
果皮經過發酵,十幾天后果真變得干透透。后面新鮮的果皮拉來,再與干透的果皮混合,鮮果皮就又迅速變干。這么一倒騰,果皮儲存上幾年都不會變質。
正常情況下,一頭牛一天要吃十多塊錢的飼料。黃保全用來喂牛的酒糟和果皮幾乎沒成本,加上人工成本最多不過3~5元。
嘗到甜頭的黃保全就加大了對果皮的加工存儲量,把周邊的水果皮統包了,為此,還小賺一筆處理果皮的運費補貼。
水果加工廠的老板們說:廠里的果皮太多了,不及時處理,氣味難聞不說,還招蚊蠅滋生細菌。認識黃總之前,這也是廠里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花點小錢讓黃老板拉走,這對雙方也是件雙贏的合作。最主要是幫廠里解決了企業最大的難題,所以大家都樂意互助互贏,所以花點小錢也無所謂了。
2010年,黃保全的牛達到了2000多頭,由于大部分是母牛,他還是舍不得賣,這讓許多人感到很意外。
更出人意料的是,在五年后,這些舍不得賣的牛,每一頭牛都能給黃保全多賺不少錢,讓黃保全的年收入高達上億元。
用酒糟、果皮喂牛,牛糞養黃鱔、泥鰍,用牛奶加工奶酪,一年多收入上千萬
黃保全是如何讓2000頭牛實現年收入上億的呢?
2010年4月,黃保全突然承包上千畝的廢棄的魚塘,花了幾百萬引種鱔魚、泥鰍種苗,開始用牛糞養殖黃鱔和泥鰍。黃保全養牛還沒賺錢,他又把酒廠每年賺的錢投資進去養黃鱔、泥鰍,更是激化了他與家人的矛盾。
女兒 說:父親太能折騰,一家人都替他捏一把汗,一是擔心他身體吃不消,二是酒廠效益很好,干養殖業心中沒底。很抵觸他這樣干,就一致反對他。
在外人眼里,父親干的都是掙錢的大買賣,很風光,實際上,我們幾個孩子在物質上根本沒有任何過多地享受過,所有的資金都一直用在了投資上。
黃保全說,用牛糞養魚,利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蟲的生物鏈技術,是廢物利用,幾乎不用再投入養殖成本。花小本賺大錢,為什么不干!
?黃保全說:發酵過的牛糞,沒有臭味,也就沒有氨、沒有氮,它就不會污染水體。
魚也并不是直接去吃牛糞。而是將發酵過的牛糞堆放在魚塘邊,一下雨,雨水將牛糞沖進魚塘,水體中就滋生大量的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黃鱔、泥鰍提供了充足的鮮活食物,魚就生長得快。靠著這些魚,黃保全每年又多收入600多萬元。
2013年,黃保全牛場的規模達到4000多頭,每年出欄公牛數量達到500頭。為了賣這些牛,黃保全三下廣東,與廣東的客商談合作。由于黃保全養牛主要以酒糟、果皮為主,牛肉質量深得廣東人喜歡,一頭牛都能賣到2萬元以上,僅此一項年收益都在1000萬元以上。
奶水牛產犢后奶水很充足,牛犢吃不完。黃保全又琢磨著如何在牛奶上做些文章。奶水牛產的奶與黑白花奶牛產的奶有很大的不同,濃度很高。黃保全就想:如果把奶水牛的牛奶做成奶酪,按當時的市場行情,一斤賣上150元應該很受市場歡迎。這樣下來,一年又能多收入幾百萬元。
開發牛糞升值,每噸牛糞高達3000元
正當黃保全牛場眼看著一步步迎來巨大收益之機,2015年,黃保全突然魚不再多養,牛也不愿意再多賣,大伙暗地里都覺得黃保全真是太瘋了。
原來,黃保全幾千頭的牛場,每天都有上百噸的牛糞產出。為了解決這些牛糞,黃保全多次向有關科研人員請教,在科研人員的指導下,黃保全每天在新建的塑料大棚里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直到有一天,看到牛糞上長出一種叫姬松茸的藥食兩用菌。
由于松茸菌是一種世界公認的高營養補品,藥食兩用,價值不菲,很受市場歡迎。而黃保全卻用不值錢的牛糞發酵后培育出了珍稀的松茸菌,“子榮母貴”,用來培育松茸菌的牛糞,其價值自然也就身價不菲了。
黃保全戲謔地說:俗話說鮮花插在牛糞上,我就讓比鮮花珠貴多的松茸菌真正插在了牛糞上。
為了讓牛糞物有所值,黃保全免費提供牛糞給當地農戶實驗,免費提供技術,農戶種出的松茸菌卻按最低保護價回收。
黃保全免費送了一年半的牛糞有機肥,到2016年收獲松茸菌后,試種松茸菌的農戶成效顯著,喜笑顏開,差不多每畝凈賺6000塊錢。消息一傳開,最高興的還是黃保全。因為有錢賺,就連一些大型種植戶也找到黃保全,要與他合作種植松茸菌。
黃保全的牛糞有機肥一下子漲到了3000元一噸,成了當地農戶的搶手貨。
?黃保全的牛養殖到三年才讓出欄,一頭牛的養殖成本卻不到四千元。一頭牛賣兩萬多,利潤就有一萬六以上。更賺錢的是,一頭牛每天產出七八十斤糞便,這些糞便發酵出來的有機肥一年就有14噸多,一噸3000元,一頭牛產生的有機肥就能賣四萬多元,賣公牛、加工奶酪、加上有機肥,一頭牛產生的效益就達到六萬多元,一年銷售額高達上億元。如今,黃保全僅有機肥一年就能賣出近4萬噸。
黃保全說:幾十年來,干的最有價值的一件事,就是把污染變成財富,讓牛糞能變錢。這是我下半輩子一個最大的夢想。
黃保全最擅長的就是變廢為寶,他還利用果皮中的果酸,溶解河蚌殼給牛補鈣,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給黃保全節省上百萬元。
黃保全的想法往往與眾不同,經過他手的廢品、都能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別人眼里的廢物,最終都能給黃保全帶來億萬財富。
年近60歲的黃保全,可謂是拼盡一生的財富,利用大伙都嫌棄的下腳料喂牛。又借牛肚子這座天然轉化器,讓牛拉出來的糞污,為他帶來人生不一樣的財富。在黃保全眼里,牛肚子簡一直就是一臺印鈔機。把牛肚子變成印鈔機,讓牛糞轉化成財富,正是他一直以來的一個大夢想。為了讓夢想成真,他甘心情愿吃苦,擔風險。不成功,也不后悔!
關注葉子,不迷失!每天分享不一樣的養牛干貨,讓養牛路上的你少一些挫折和失敗,多一份成功的保障,用我失敗的經驗教訓做你成功的階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將你寶貴的經驗和做法發在評論區,供老鐵們學習交流!
謝謝閱讀!
馬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