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醫生,我胸悶好多年,想排查下有沒有冠心病。有醫生叫我做冠脈CT檢查,也有醫生叫我做冠脈造影,究竟哪個更好呢?”在心血管內科門診,我經常遇到有很多病人咨詢類似的問題?,F在我們就來談談,冠脈CT和冠脈造影這兩種針對心臟血管的影像學檢查,究竟各
“醫生,我胸悶好多年,想排查下有沒有冠心病。有醫生叫我做冠脈CT檢查,也有醫生叫我做冠脈造影,究竟哪個更好呢?”
在心血管內科門診,我經常遇到有很多病人咨詢類似的問題。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冠脈CT和冠脈造影這兩種針對心臟血管的影像學檢查,究竟各自有什么特點,更適合哪些患者。
冠脈CT技術的發展史
1972年,G Hounsfilde博士成功地將傳統的X線攝影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發明了CT并因此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30余年來,CT的硬件及軟件技術經歷了數次跨越發展,CT也逐漸應用于心臟領域并成為一項成熟的技術。多層螺旋CT使心臟CT檢查技術進一步發展與普及。
冠脈CT是什么?
冠脈CT是冠狀動脈CT的簡稱,是一種針對冠狀動脈的無創檢查。是經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利用螺旋CT(一般要64排CT或以上效果為好)掃描再經過計算機處理三維重建技術,顯示心臟冠狀動脈成像的一種檢查方法。能基本了解冠脈病變部位及狹窄程度。
冠脈CT的優勢在哪里?
冠狀動脈CT是一個“無創、快速、準確”的冠心病檢查手段,比起冠狀動脈造影,冠脈CT最大的優點就是無創。利用多層螺旋CT,可以比較準確的評價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如是否存在管壁鈣化、心肌肌橋、血管畸形變異、血運重建的效果、血管內是否存在斑塊等現象。
冠狀動脈CT檢查特別適用于高度懷疑是冠心病的患者進行診斷性排查、也很適用于對冠狀動脈造影存在恐懼心理、或無法完成冠脈造影的患者。如果冠狀動脈CT檢查結果為陰性,則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
冠脈CT有哪些局限性?
冠脈CT可能不能發現早期冠脈病變、不能充分顯示冠脈細小分枝;對冠脈支架內再狹窄的評估受限;對冠脈成像的清晰度、準確度及冠脈血流的動態觀察,不如冠脈造影。
冠脈CT對被檢查者的配合要求比較高。心率過快、心律不齊都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甚至無法完成這項檢查。此外,冠狀動脈CT檢查對心臟血管狹窄程度的判斷,其精準性不如冠狀動脈造影。
冠脈造影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檢查呢?先了解下冠脈造影的前世與今生。
1929年,25歲的德國醫生Werner Forssmann進行了世界首例心導管檢查術,記錄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心導管影像,因此獲得了1956年諾貝爾醫學獎。1958年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放射科Mason Sones醫生開展了世界首例右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術。緊接著,Judkins和Amplantz等醫師發明了專門用于冠狀動脈造影的導管,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逐步開展起來,成為冠心病診斷史上的里程碑。1973 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陳灝珠教授開展了國內首例冠脈造影。如今,冠脈造影檢查在全國很多二級或以上的醫院都已經開展。
冠脈造影是什么?
冠脈造影的全稱是冠狀動脈造影術。是用特制的心導管通過橈動脈或者股動脈送到主動脈根部,分別插入到左、右冠狀動脈口,注入少量的造影劑,通過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在不同的投射方位下攝影,可使左、右冠狀動脈及其主要的分支得到清晰的顯影。
冠脈造影的優勢在哪里?
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就是說,有沒有患上冠心病,最終得由冠脈造影的結果說了算。冠脈造影是一種微創的介入手術,雖然屬于有創檢查,但是安全系數還是相當高的。
冠脈造影可以動態多角度展示血管情況,對病變評估更為準確,也能對治療方式提供精確的指導作用。對心率和其他條件要求更低,適合更多人群進行造影檢查。可根據造影結果,同時進行直接介入治療。也就是說既可以發現問題,也可以迅速解決問題。冠脈造影受血管鈣化等影響較小,可較好的判斷冠脈血流的動態情況。
冠脈造影有哪些局限性?
冠脈造影屬于有創操作,盡管安全性很高,但風險性略大于冠脈CT。檢查費用與冠脈CT相比,費用更高些。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建議優先考慮做冠脈造影來進一步明確診斷。
1、反復出現胸悶、胸痛的老年人,心電圖提示有多個導聯ST段明顯壓低或者抬高的改變;2、45歲以下,出現原因不明的胸部不適,伴不良生活習慣,常規的心臟檢查如通過冠脈CT還不能確診的;3、長期屬于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近1-2個月突然出現心絞痛癥狀加重的情況;4、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癥狀的患者;5、既往做過冠脈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史,病情穩定后又再次出現心絞痛癥狀頻頻發作的患者;6、既往有植入支架史,雖然無特殊不適,但醫生認為有必要復查的患者。
冠狀動脈CT和冠狀動脈造影都是評價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病變以及指導治療的重要手段,兩者各有優缺點,也各有利弊。所以最終選擇何種的檢查方式,要聽從??漆t師的建議來決定。您現在更加明白了嗎?
#清風計劃# #清風醫生說# #月薪萬元-新作者扶植計劃開啟#
何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