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骨關節炎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節退行性疾病,是全球第四大致殘性疾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骨關節炎不但可以導致關節疼痛、畸形與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可顯著升高心血管事件、下肢深靜脈血栓栓塞、髖部骨折及
骨關節炎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節退行性疾病,是全球第四大致殘性疾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骨關節炎不但可以導致關節疼痛、畸形與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可顯著升高心血管事件、下肢深靜脈血栓栓塞、髖部骨折及增加死亡率的風險。關節炎中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如何防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讓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關節科專家為您解答——
“這腿一天不如一天了,年輕時候還挺直的,現在羅圈的厲害了,而且還伸不直,真難受啊。”相信這是很多老年人日常中常有的抱怨,其實這是得了一種病——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退行性”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結構與功能漸進性的“不好”了,膝蓋也會因為“老了”而出現各種問題,這就是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的表現
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表現為膝關節僵硬,輕度不適,上下樓會有疼痛,同時伴有膝關節腫脹、怕寒。隨著年齡的增加或者疾病的發展,會出現關節的疼痛,嚴重的時候出現持續性疼痛或者夜間疼痛,再嚴重可能出現關節變形,導致畸形。如老百姓經常談到羅圈腿,就是骨性關節炎嚴重的表現。
人在平地行走的時候,膝關節承重相對比較小,上下樓的時候或者蹲起過程當中,膝關節的負重是平地行走的六七倍以上。在高負荷的狀態下,如果關節有問題,會首先表現出來。所以如果上下樓,特別是下樓的時候,感覺到膝關節疼痛,支撐不住或者腿發軟,一定要警惕膝關節是不是有問題,需要及早去醫院就診。
骨性關節炎的原因
1.年齡
骨性關節炎是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是人體整體衰老在關節的局部表現。跟皮膚衰老類似,軟骨愈合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幾乎所有人都有出現骨性關節炎的可能。
2.外傷
膝關節本身就有過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關節內的骨折或膝關節做過手術的人得骨性關節炎的概率要比同齡人高很多,發病年齡也會提前。
3.職業因素
對于某些特殊項目的運動員,比如舉重、越野、長跑,這些運動員的膝關節負重、磨損都會比一般人嚴重,得膝關節炎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4.特殊疾病
大骨節病、痛風、白癜風、牛皮癬等疾病也容易造成關節損害,出現早期關節炎的癥狀。某些代謝的失調,如鐵超負荷或過量生長激素,也有很高患骨關節炎的風險。
5.先天因素
有些人先天就有膝內翻或膝外翻,導致膝關節負重不均勻,一側比另一側的負重集中,這樣就會增加相應部位患關節炎的風險。
6. 肥胖
體重會增加關節的壓力,尤其是膝蓋。每增加1斤的體重就會對膝蓋增加額外3到4斤的重量。
如何治療?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大體可以分為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三大類
1、給關節做好保暖
防寒保暖關節很重要,膝關節炎患者平時可以做做熱敷,但要避開急性炎癥發作階段。急性炎癥發作期表現為關節腫脹、發熱甚至發紅,這個時候是不適合熱敷的,否則會加重炎癥反應。
2.合理使用護膝
護膝短期使用沒問題,既對局部保暖,又能保護關節的穩定。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佩戴彈性較差、包裹過緊的護膝。
3.合理飲食
富含蛋白質、鈣質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魚蝦、海帶等,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能營養軟骨及關節,也可以幫助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4.適度運動
適度的運動鍛煉不但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鍛煉肌肉,改善神經、肌肉、關節的新陳代謝
還不好使,怎么辦?
早期骨關節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延緩病變發展,應盡量采用無創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只能換膝關節嗎?當然不是!只有到了終末期骨關節炎才需要行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對于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我們提倡采用階梯性手術方案治療膝關節炎,包括保膝手術與全膝置換手術兩大類。實際上,膝關節炎患者并不一定是整個膝關節都壞掉了,85%的患者膝關節是從內側開始磨損,并且很長時間都只磨損了內側,對于這樣的患者,沒有必要把整個膝關節都換掉,可以采取保膝手術治療。就像牙齒上有個洞,把洞補好就是了,不用把整個牙齒都拔掉。
保膝治療
1、截骨手術正常情況下下肢力線通過膝關節中心,身體的負荷均勻地分布在內外側膝關節面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直腿”。膝骨關節炎病人可以發生畸形,如O型腿,腿長期是“歪”的,身體的負荷不能均勻分布,內側勢必長期受到更多的壓力,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疼痛在膝蓋的內側。臨床研究證明,早期年齡輕、疼痛重并有對線不良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可選用膝關節周圍截骨術,使膝關節的負重力線由損壞的關節間隙轉移到相對正常的關節間隙,改善關節負重異常狀態,降低骨內壓,促進新的關節面形成,減輕癥狀。將“歪”的腿重新擺“正”,從而減輕了癥狀。
2.單髁膝關節置換術,指將膝關節一側病變間室的磨壞的軟骨去掉,再將人工假體替代性地固定上去。
而對于年齡較大的全膝骨關節炎患者,病變不僅僅局限于一個間室,疼痛嚴重經正規保守治療無效,且功能明顯受限時才考慮全膝關節置換術
總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中老年人常見病。對于畸形較輕、較年輕、較活躍的患者,首選保膝治療。保膝治療是一種既可糾正畸形,減輕疼痛,又可保留患者自身膝關節的本體感覺,最大程度的保留關節的運動功能和舒適性的一種治療方案,可以延緩關節置換的時間,甚至終身不必置換關節。
專家簡介:張斌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關節創傷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骨關節學組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數字骨科學組常委,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骨與關節修復重建分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人工關節置換3D打印分會副主任委員,沈陽醫學會關節外科分會委員。主要專業特長:從事骨科臨床工作28年,對髖、膝、肩、肘關節置換有豐富的手術經驗,率先開展了髖關節微創置換手術,患者迅速恢復。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行保膝治療,患者獲得非常滿意效果。
陳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