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十個寶寶九個黃寶寶出生有黃疸很正常可“小黃人”住院那幾天粑粑麻麻表示有點吃不消!因為不能在旁陪伴如同骨肉相離,真心煎熬!于是深圳有家醫院出了個妙招家有“小黃人”不用住院了這家醫院可以上午來,下午走一個月前,寶安區婦幼保健院開設了新生兒科日間
十個寶寶九個黃
寶寶出生有黃疸很正常
可“小黃人”住院那幾天
粑粑麻麻表示有點吃不消!
因為不能在旁陪伴
如同骨肉相離,真心煎熬!
于是
深圳有家醫院出了個妙招
家有 “小黃人”不用住院了
這家醫院可以上午來,下午走
一個月前,寶安區婦幼保健院開設了新生兒科日間光療病房。
在這里,寶爸寶媽可以親自陪護在身患黃疸的孩子身邊,不用再經歷母嬰分離的煎熬,也不用再過著要“看天吃飯”而憂心忡忡的日子,更不需要承擔使用DIY藍光燈的風險。
目前,日間病房就診總數已達200人次,預約登記人數持續上漲。為了滿足患兒和家長的需求,病床數已增加至10張。
為啥要設置日間光療病房?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表示,在過去,要照藍光的黃疸寶寶需要住院,因為寶寶處于無陪護狀態,母嬰分離的焦慮較多。
為此醫生和護士經常要跟孩子父母解釋,浪費了不少工作時間,也干擾了治病,母親斷乳情況也會出現,設置日間光療病房,能較好地緩沖這些矛盾。
那么,日間光療病房和傳統的模式有啥不一樣呢?
日間病房原則上不抽血、不打針(輸液、補充白蛋白針、補充靜丙),而傳統的病房有可能需要。
寶寶住在日間光療病房,一般下午就可以出院,在院治療時間約8小時/次,治療完父母可以帶寶寶回家,有需要的再回日間光療病房繼續治療;
而傳統的病房,寶寶同樣要治療8小時/次,但因為治療期間不能回家,要和父母隔離,所以一般都要在醫院自己呆36-60小時,完成4-7次治療才能出院。
日間光療病房還有啥服務?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表示,在醫院內建立日間病房的初衷是為了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住在這里,爸媽和寶寶可以享受到很多“增值”服務:
增加了的10張病床,可以滿足黃疸寶寶的需求
可以幫助嚴重的患兒提前預約
在日間病房就診過的寶寶可以直接來復診查黃疸,不用再預約門診
開辟了就餐區域,在滿足院感要求的條件下,讓爸媽不會離開寶寶太遠
設置熱奶器、冰箱、充電線等方便家長照顧寶寶的設施
在病房照顧寶寶時,爸媽不僅能通過看宣教視頻學習,也能直接與醫護人員學習新生兒護理知識和技能
哪些“小黃人”可以過來體驗?
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快速、有效、經濟的方法,副作用小。但是不是所有的黃疸寶寶都要住院治療呢?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表示,如果發現孩子黃疸出現時間早、持續時間長,且程度較重,則需要留意觀察是不是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以便及時發現并治療,這種情況就要住院。
而對于日間光療病房,除重度高膽紅素血癥需要換血,以及新生兒重癥感染導致的黃疸外,都可以考慮選擇體驗。
作為父母,你應該知道......
01
黃疸對寶寶有啥影響
1.生理性黃疸多數不要緊
多數足月新生兒的黃疸在出生后 2~3 天出現,即使皮膚黃疸最明顯時,血清膽紅素亦不超過正常水平 221 μmol/L(12.9 mg / dL),這種一般就是「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多不需要進行干預治療,一般通過加強喂養、幫助排便等方法,可以讓新生兒安全度過黃疸期并逐漸消退。
而對于早產兒黃疸,目前尚無完全統一的干預標準,但應對措施會比足月兒更積極一些。因此如果寶寶是早產兒,建議家長更加重視寶寶的黃疸問題,及時向專業醫師咨詢。
2.病理性黃疸要小心
有些寶寶的黃疸在出生后 24 小時內就出現,或黃疸程度非常重,且黃疸消退時間明顯延遲,這些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對于這種黃疸,我們建議及時讓醫生給孩子做相應檢查。
因為如果放任黃疸繼續加深,后果會非常嚴重,新生兒可能發生「膽紅素腦病」,這就不單單是「要緊」,簡直快「要命」了。
即使沒有要命,也可能會造成智力低下、永久性聽力損傷、運動障礙等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后果非常嚴重。
02
什么樣的黃疸需要治療?
一般情況下,足月兒黃疸最明顯的時間生后第 4~5 天,早產兒則為生后第 5~7 天。而黃疸完全消退的時間,足月兒一般不超過 2 周,早產兒可延遲到 3~4 周,甚至更久。
事實上,什么水平的黃疸會對新生兒個體產生危害,受孩子狀態等多因素影響,不能簡單地用單一指標作為干預標準。
簡而言之,不能武斷地定一個「正常值」,也不能生硬地劃一條線:高于這個「要緊、得治」,低于這個「不要緊、隨它去」。
新生兒科醫生一般會結合寶寶的胎齡、日齡、體重、健康狀況、有無高危因素、是否能達到有效隨訪以及黃疸變化曲線等多項指標,來綜合判斷是否需要特別處理。
這個決定專業性較強,家長們還是把這個「難題」交給專業兒科醫生吧!
03
父母能怎么做?
醫院里聽醫生,回到家自己評估,有問題莫遲疑。
目前我國大部分健康新生兒還是在出生后 3~4 天出院,順產可能會提早至 2~3 天出院,越是早出院,剛回家幾天對黃疸的監測越要謹慎,有問題及時就診。
1. 大致估計黃疸水平
用肉眼粗略評估寶寶黃疸的程度:
黃疸一般最早出現在頭面部和眼睛,如果只有這些地方看到皮膚黃染,膽紅素水平大概是 5~6 mg/dL,可繼續觀察;
當波及軀干、四肢時,膽紅素約 10 mg/dL,如過寶寶出生尚不足 3 天,這種程度的黃疸需要引起爸媽們重視;
如果手心、腳心也出現了黃疸,及時送醫,讓專業醫生通過儀器進行判斷。
2. 警惕常見高危因素
有以下情況時,爸媽們最好更加留心一些。
熊貓血媽媽的二胎陽性血寶寶
O 型血的媽媽非 O 型血的寶寶
早產兒
低體重兒
患有 G6PD 缺乏癥(蠶豆病,一種遺傳疾病)
孩子存在體溫不穩定、精神反應差、嗜睡等表現
3. 幫助寶寶消退黃疸
加強喂養,促進排便。還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輔助治療的藥物,如腸道益生菌等。
總而言之
家有小黃人,爸媽記住3點
1.無需焦慮:新生兒黃疸大多是生理性過程,醫生指導下監測黃疸變化,必要時及時干預,寶寶多可以平安度過黃疸期。
2.但要重視:因為「高膽紅素血癥」不及時治療,會給寶寶造成不可逆嚴重損傷。
3.配合醫生:住院期間,黃疸評估可交由醫生處理;出院后 1 周內,家長要充分重視黃疸變化,有情況及時就診。
李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