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南華早報》放出了一條新聞:《China’smilitaryisusingspiderexcavatorstobuildroadsnearIndianborder》翻譯過來什么意思呢?“中國軍隊正在使用蜘蛛挖掘機在印度邊境附近修建公路。”蜘
《南華早報》放出了一條新聞:
《China’s military is using spider excavators to build roads near Indian border》
翻譯過來什么意思呢?
“中國軍隊正在使用蜘蛛挖掘機在印度邊境附近修建公路。”
蜘蛛挖掘機?
你說的不會是游戲里才存在的東西吧?
不是。
《南華早報》指的蜘蛛挖掘機,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全地形挖掘機。
中印關系緊張,兩方均在邊境開始建筑工事。
法新社的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已經在邊界部署了一百多輛工程車輛。其中不少是全地形挖掘機,
而印度,只有三四十輛。
雖然一百多輛不全是全地形挖掘機,但是無論從基建能力、還是投放能力,中印雙方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現在我們或許在笑談青藏高原上的“蜘蛛高達”,但成就多大,困難就多大,這臺全地形挖機屬實得來不易。
這種機械技術是歐洲Kaiser公司首創,中國當時一直都對它垂涎三尺,但是因為最關鍵的液壓技術不過關,一度只能擱置。直到2000年后,徐工終于在液壓技術上有了突破。
2001年,徐州重工接下全地形挖掘機的研發任務,全世界僅僅只有三個國家掌握全地形挖掘機技術,研發過程完全要依靠逆向工程拆解,實驗失敗了不知道多少次,甚至挖掘機開著開著就劈叉了。
而軍方對徐工的要求更高,測試場地既不是公路,更不是簡單的小丘陵小山包,而是需要符合能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勢特征運行作業的機器,于是他們就直接被拉了上去。
我摘錄了一段隨行記者的文字,大家感受一下當地自然條件有多惡劣。
試驗區是一個風口,自然環境相當惡劣,早晚溫差大,老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陽光明媚,一會兒風雨大作。夜里,經常是狂風暴雨夾著雷電,肆意的撕扯著厚厚的帳篷,大有把帳篷掀起的架式。營區旁邊一些野狗遇到我們就沒有離去的意思。一到夜里,風聲、雨聲、雷聲、狗叫聲,還有狼叫的聲音,混成一個交響曲。在這里,你可以一天體驗到一年的四個季節。當你早上還穿著厚厚的棉大衣時,到正中午,會熱得你恨不得脫得只剩下單衣裳,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地這樣做也許可以,可在試驗區卻萬萬使不得,因為稍不小心,也許只要幾秒的工夫就會讓你感冒,感冒發燒致命的,一旦得了腦水腫、肺水腫,弄不好還會
與全地形挖掘機研發工程同步的,是徐州重工的改制進程。2003年春,徐州政府向海內外發布消息,出售徐工機械大部分股權。
消息一出,國內外三十多家企業和基金聞風而至。
當時的徐工,是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集團,年收入154個億。它還肩負著一部分軍用項目的研發,全地形挖掘機只是我們知道的一個。
商務部頂住壓力,否決了收購合同。凱雷公司立刻帶著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來到北京,游說各方勢力。
凱雷第二次拿出的合同,要求收購50%股份,單價上漲六分之一。
凱雷第三次拍出合同,收購45%股份,單價在上次基礎上再漲11%。
商務部沒有否決,但是這份合同被拖了一年半也沒能執行。2008年7月,徐工和凱雷公司聯合聲明,協議期已過,收購合作中止。
就在漫長的商戰廝殺中,2006年,徐工的全地形挖掘機終于通過了軍方的驗收。
當年,全地形挖掘機就獲得了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甚至因為測試效果太好,兩臺樣機還被新疆軍區留下了一臺。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外界是不知道徐工這個神秘項目的。
直到2010年上海寶馬車展,徐工決定帶著全地形挖掘機參賽。
那一天,工程師坐在他熟悉的老伙計里,表演了原地起升360度大回旋。
世人才知道,原來中國已經悄悄掌握了這門技術。
2015年,全地形挖掘機登上《挑戰不可能》舞臺。
工程師要駕駛11噸重的步履式挖掘機爬上四米的高臺,
而最終倒計時結束11秒前,這臺蜘蛛挖掘機平安回到地面
現場響起煙花。
而其實,早在1994年,徐工就響應了當時轟轟烈烈的合資浪潮,和美國卡特彼勒成立了合資公司。
當時卡特彼勒占股六成,徐工四成。但是讓徐工沒想到的是,卡特彼勒利用這六成的控股權,讓合資公司高價購買自己美國母公司的設備,把
可以說,2005年收購徐工,只是卡特彼勒最后的臨門一腳。
如果收購成功,徐工也許就會像曾經的國內電機行業龍頭大連電機廠一樣,被外資迅速吞并、消亡,成為歷史中的一朵小浪花。
?
幸好,徐工沒有倒下。
2008年收購案終止之后,徐工自行成立了自己獨
現在的徐工,走的是一條大國重器的路子。
國內最重的挖掘機“神州第一挖”,來自徐工。這是一臺700噸極的液壓挖掘機,身長如藍鯨,體重相當于500輛小汽,一鏟子能鏟50噸煤
研發過程的辛酸,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我們能看到的,是徐工用12年的時間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前五。距離曾經想要收購它的卡特彼勒,徐工只差兩個身位了。
直到21世紀初,解放軍的裝備還落后世界一流軍隊一大截。中國軍迷們大多望著別人家的寶貝眼饞。
航母?沒有。隱身戰斗機?沒有。大型導彈驅逐艦?沒有。我們,什么都沒有。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我在歷史書上記憶最深的一句話。
但中國現在不是這樣了。
金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