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開頭最近看新聞,發現俄烏沖突中的俄軍裝甲部隊,他們的主戰坦克上面都套了個鐵籠子。哎,這個非常有意思哈,這籠子到底是做什么的?根據公開報道,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中,最有威力的武器就是"FGM-148"標槍反坦克導彈,外號
開頭
最近看新聞,發現俄烏沖突中的俄軍裝甲部隊,他們的主戰坦克上面都套了個鐵籠子。
哎,這個非常有意思哈,這籠子到底是做什么的?
根據公開報道,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中,最有威力的武器就是"FGM-148"標槍反坦克導彈,外號"坦克開瓶器"。
而俄羅斯之所以在坦克上面加了一個鐵籠子,其實是為了對付這玩意。
那么問題來了:
標槍反坦克導彈到底有多厲害?
被它瞄準的坦克,真的就沒有一絲生存的機會?
標槍導彈
標槍導彈是美國在1989年研制,并于1996年正式服役,專門是用來擊毀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的導彈。
很顯然,它的出現極大地挑戰了陸地之王 - 坦克的地位,讓坦克不再像過去那樣橫行霸道。
先來看看它的樣子:
標槍全武器系統是由導彈和發射裝置組成,全重僅為22.7公斤,導彈彈體重11.8公斤,全長108厘米,彈體直徑12.6厘米。
導彈的最前面是紅外線導引頭,中間部分是串聯破甲彈,后面的部分是固體推進器,它的有效射程為75米至2500米,命中率高達95%。
標槍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有如下幾大特點。
首先就是軟發射。
一般的導彈就是點火,然后biu的一下就發射出去了,但是這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后坐力非常大,發射噴射出來的火焰溫度會非常高,從而射手會被灼傷。
但軟發射就不一樣了,它采用的是兩級點火。
在導彈離開發射架管前會燃燒大概0.1秒,此時動力非常小,然后在彈出一段安全距離之后,第二級火箭發動機開始工作,直至奔向最終的目標。
其次就是射后不理。
什么意思?就是說士兵發射完導彈之后可以迅速離開發射點,不用一直盯著,這個功能太重要了好吧。
先說一個被美軍淘汰掉的龍氏反坦克導彈,在導彈發射出去后,發射人員還必須持續對目標進行紅外照射,直到命中目標為止。
要知道在戰場上生存環境十分危險,當你發射導彈的時候,敵方伴隨坦克的步兵,就可能會注意到你的位置。
這時,你是走還是不走?
你說我就不走,我這導彈飛出去沒人盯著怎么行,它怎么能擊中目標?那么等待你的結果就是被敵方打死。
那怎么辦呢?
哎,給導彈加上一個"發射后不管"的功能不就行了嘛!
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個功能可算得上一項黑科技。
那么標槍導彈是如何做到的呢?
簡單地說是這樣的:在發射前,士兵可以通過里面的熱成像儀進行搜索,搜索到敵方坦克之后鎖定,然后軟件會進行提取目標的紅外特征,告訴系統要擊毀是這個坦克。
接著在導彈發射出去之后,標槍導彈的導彈頭它也有紅外成像儀。
當看到敵方的坦克時,并對已經鎖定的紅外特征進行匹配,發現要摧毀的就是它的話,就會自動識別和跟蹤目標,即使目標在快速的移動,也能一舉將其命中。
有了這個功能是不是爽多了,想在哪發射就可以在哪發射。
但是這帶來了標槍導彈的一個劣勢,就是比較貴。
說個數據吧,在90年代的時候,一枚標槍導彈就可以輕松突破10萬美元,其中紅外導引頭的價值就超過了7.5萬美元。
而現在,一枚標槍導彈的造價已經高達20萬美元了。
但是要說貴嘛,也不貴。
要知道俄羅斯"T-72"主戰坦克每輛造價約200萬美元,而改進后的"T-90"造價約為400萬美元。
用20萬美元的東西,就能擊毀400萬美元的坦克,還是比較劃算的!
再者,標槍導彈它有兩個串聯的戰斗部。
干嘛這么設計呢?別急,聽我慢慢跟你說哈。
我們知道坦克的皮非常厚對吧,這么厚要怎么破呢!
于是在二戰期間,誕生了一種反坦克武器,它就是破甲彈。
這是一種采用空心裝藥方式,以爆炸時產生的高溫熔解金屬藥罩,產生金屬射流進行穿甲的炮彈。
破甲彈這么厲害,有沒有破它的辦法?
也有,那就要靠反應裝甲,就是坦克受到反坦克武器攻擊時,能針對攻擊作出反應的裝甲。
比如在坦克外表掛一層炸藥,當受到反坦克導彈攻擊時,炸藥先引爆,這樣就能對反坦克導彈進行干擾破壞。
當然了,反應裝甲也有很多缺點,比如只能使用一次,要是有多個反坦克導彈過來還是涼了。
但不管怎么說吧,這種辦法既簡單又高效。
那反應裝甲能不能破?
當然也行,搞兩個戰斗部就行了,一個戰斗部來引爆坦克上的反應裝甲,另外一個戰斗部來擊穿坦克裝甲,標槍導彈就是這么干的!
其實回顧下整個發展歷史呀,就覺得非常有意思!
有矛就有盾,作戰雙方都在斗智斗勇,破甲彈被反應裝甲所破,而反應裝甲又被兩個戰斗部所破,未來兩個戰斗部會不會被其他方式所破呢,估計很有可能哦!
俄羅斯坦克鐵籠子
最后呢,標槍導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撞擊能力特別強,它有兩種攻擊模式,一個是直接攻擊模式,另外一個是攻頂模式。
重點說說后者吧。
坦克一般正面和側面的裝甲防護是比較強大的,而頂部裝甲防御會比較薄弱,那如果能從天而降打它的天靈蓋,那是不是可以一擊必中了。
標槍導彈就可以做到這一點,當它彈出發射筒后,會迅速向上攀升到150米的高度,然后再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直接刺向坦克最薄弱的頂部。
那給坦克頂上加裝個反應裝甲,行不行?
這也無濟于事呀,于是俄國人就想出一種辦法,那就是在坦克頂上面再加一個鐵籠子。
為啥鐵架子就有用啊?
道理很簡單呀:標槍導彈不是有兩個戰斗部嘛,那么這樣一來的話,一個戰斗部就會先打在籠子上面,而另外一個戰斗部就會打到頂部的反應裝甲上面,這樣一來坦克是不是就安全了。
戰斗民族不愧是戰斗民族,講真哦,這個辦法雖然笨一點,但是也挺實用的。
中國反坦克武器
那中國有沒有類似的反坦克武器呢?有。
比如被稱為中國版的"標槍"-紅箭-12,它是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于2014年研制的第三代反坦克導彈。
它的發射箱長1.25米,彈徑0.17米,破甲深度1.1米,紅外制導發射模式時,有效射程2000米;電視制導發射方式時,有效射程為4000米。連同發射箱導彈重17公斤,所以單兵也能執行反坦克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紅箭-12也屬于那種發射以后不用管了,能自行尋找目標,這源自彈頭上裝備有目標形象記憶(紅外成像)功能的紅外導引頭。
仔細看紅箭12的發射管,為啥上面還是英文的“Red Arrrow 12”?這武器已經能耐了,都用于出口了。
感悟
最后再多說幾句吧。
大家發現沒,其實在戰場上,矛與盾一直都在對抗,矛能殺傷敵人,盾能免于敵人的殺傷。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又有了更厲害的武器(矛),也有了更堅固的防御(盾)。
沒有擋不住的矛,也沒有擊不破的盾,只有矛與盾不斷的對抗,才能促進軍事科技的發展。
當然這里不是說一定要戰爭才行,戰爭是不好的,戰爭最后傷害最深的還是咱們平民老百姓,所以還是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吧~
王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