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生活家軒轅飛影購買理由當年《UCG》雜志社出版的《游戲年鑒十年》,如今擁有的小伙伴應該不多,十年太快,這本書寫的是1998-2007年的十年,現在一回首,又十年過去了。人類科技近幾年發展特別快,十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生活家 軒轅飛影
購買理由
當年《UCG》雜志社出版的《游戲年鑒十年》,如今擁有的小伙伴應該不多,十年太快,這本書寫的是1998-2007年的十年,現在一回首,又十年過去了。
人類科技近幾年發展特別快,十年之間手機筆記本電視都翻天覆地了,游戲的進化也讓人非常感慨,以前只有錢買掌機系列,如今三大主機也算在手,而游戲的樂趣依然不變,借這本書回憶下十年前的十年。
內容賞析
《UCG》小編多邊形寫的序,十年前《UCG》算是TVGAME的主流雜志了,雖然不便宜,但是每個月最期待的就是發售日那幾天去小賣部詢問發售了沒,慶幸買了這本《游戲年鑒十年》。
如今紙媒沒落,需要另尋出路,這本書起碼可以當做過去成就的見證。
《十年》也附送了游戲十年金曲CD,十年的歌曲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這張CD只能說是個人情懷選擇。
比起如今瘋狂的千萬級(甚至上億用戶)手游市場,TVGAME當年游戲大作的標準都是百萬,只要突破百萬,那么都可以堪稱是大作。
游戲歷史上銷量前十的游戲全部是任天堂的,即使在第三方極度匱乏的時期,任天堂也穩如泰山,霸氣就兩個字。
水管工大叔《馬里奧》系列無疑是鎮社之寶,第一名就是《超級馬里奧兄弟》,銷量突破4000W,無法被超越,而馬里奧相關的所有游戲加在一起超過2億,這還是十年前的數據...
而索尼也靠《GTA》的三作擠進了TOP10-20,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開放性世界游戲,不得不說GTA從一開始就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龐大的百萬大作,里面必定有你玩過的作品。
“黃金眼”是UCG的一個特別欄目,最開始是沒有的,也許學FAMI通的打分制,但是畢竟那會中文多親切,也是我非常關注的欄目。
從上到下游戲按卡片式排版,從左到右3個小編打分,10分制,“15分或以下”屬于垃圾GAME,“16~20”屬于不過不失,“21~25”屬于熱血推薦,“26~30”屬于黃金珍藏,我基本看到黃金珍藏的游戲都想去嘗試一下。
每次看小編七嘴八舌討論游戲也挺有趣,而且經常會有矛盾意見。
接下來就是游戲年鑒十年的總目錄,都是按卡片式來展示,并且詳細標注了每個欄位的含義,平臺、版本、人數、發行公司、發售日期等,該有的內容都有了,幾乎可以當作一本游戲辭典來翻閱。
1998
1998年真的是好早了,耳邊仿佛響起了那英王非的“相約一九九八”,而我又回憶起了武漢那特大洪水...跑題了。
98年已經過了FC系大紅大紫的時期,這個時候PS主機異軍突起,“所有游戲在這里集合!”這句經典宣傳語簡單卻分量十足,索尼也確實做到了。
估計現在有很多玩家都不認識這個像寵物蛋一樣的玩意,PocketStation,索尼退出和Playstation聯動的掌機,通過紅外線傳輸數據,按道理索尼的第一代掌機不是PSP,應該是這玩意。
至于SS、DC、土星、世嘉(SEGA)這樣的詞匯也只有暴露年齡的人才懂了,當年并不像現在只有三大主機鼎立,而是百花齊放的時代,SS是SEGA推出的主機,也有許多好作品,只是后來并沒有延續輝煌。
在主機大戰上任天堂暫時落后索尼,但是掌機市場依然是他的天下,當時我也慶幸父母給我買了第一臺GB,純黑白的,但是已經足夠了。
98年9月即將發售GBC,當時我連這個消息都不知道,天天沉迷在GB那小方屏的游戲海洋之中。
都看到任天堂在掌機界享用這么大個蛋糕,很多廠商都坐不住,比如SNK在98年8月就公開了NEOGEOPOCEKT(簡稱NGP)這款掌機,可以看到當時左搖桿就出現了。
畢竟是格斗大廠,這個上面主要推的也是格斗游戲,手感和性能都好于GB,可惜游戲機再好,也需要龐大的游戲數量支撐,NGP也是沒能熬過冬天。
98年9月,世嘉宣布11月發售DC主機,SS的繼任機種,是一代經典主機,機能強大,還帶有網絡功能。
當年知名的《夢幻之星Online》就是主機護航的作品,當時看到那畫面,還能和世界各地的人聯機,我是無法想象的,不過依然是看看而已。
Bandai這個眼鏡廠大家都很熟悉了,活躍在ACG各界,特別是玩高達的模友是又愛又恨,誰能想到當年他也是主機廠商。
不過推出的是Wonder Swan這個掌機,特別是這款掌機還是GB之父橫井軍平參與開發的,再加上SCEI和Square這兩大游戲方表示大力支持,所以WS一度是GB最強的敵人,輝煌了好一陣子。
98年11月,Square不務正業的去拍了一部CG電影《最終幻想 靈魂深處》,賠的血本無歸,現在看來確實很爛,但是當時我就沖著最終幻想的大名依然想辦法欣賞了一遍,畢竟以前玩游戲最愛看的就是CG啊。
1999年
99年2月,SNK繼續推出彩色的NGPC,就像GB之后的GBC一樣,游戲畫面就是這樣一點點進化的,從馬賽克,到彩色馬賽克,到2D,到3D等等。
《仙劍奇俠傳》的大名應該無人不知了,但是也估計有很多人不知道在SS平臺上也推出過,島國的玩家們不知道被感動了沒,第一作放在任何時候看都是經典,也佩服大宇當時的決策,只是軟星現在彎路越走越遠了。
99年9月,DC發售大獲成功,而SCE也立刻召開發布會,表示宣傳投入1.5億美元用于PS2的宣傳,比DC高出50%。
這樣的場景在現在的手機友商之間也經常看到,畢竟都是商業,嘴炮也是要打的,吸引玩家群體是場惡仗。
2000年
2000年最大的消息應該就是3月XBOX的雛形亮相,比爾蓋茨也發現了游戲這個巨大的市場,打算進來分一杯羹,當時誰都不看好。
不過微軟到底是資金雄厚,先來日本請客拉伙,表示各位第三方多多捧場,錢,我微軟多的是。
2000年的主機大戰悄悄打響,任天堂也不會一直甘心只稱霸掌機市場,代號“海豚”的次世代主機也發布了,也就是后來的NGC。
NGC的機能其實也強于PS2,但是如今的結果大家也知曉。
PS2太早站穩腳跟了,NGC只能去挑戰XBOX,而且又沒有各種第一方大作護航,等馬里奧塞爾達出來的時候,主機銷量低又導致游戲銷量低,最終惡性循環。
而且那個年代的游戲業界也是暗流涌動,很多第一方第三方的關系都不像現在這么和諧,經常是站隊了之后就不會去另外一家,比如任天堂和史克威爾的恩怨大家都很熟悉,那時很多任系玩家都玩不到《最終幻想》系列。
2000年10月,第三方廠家幾乎都和PS2配合撈金,不亦樂乎。任天堂和微軟為了拉攏第三方,只有降低權利金,就是每賣出一份游戲就需要交給主機廠的錢。
本來這兩家賣主機都是虧著賣,這下錢更少了,微軟是財大氣粗,使勁砸錢,但是任天堂可是肉痛,也算是后期失勢的因素之一。
2001年
任天堂很明白自己該干什么,既然自己是掌機強者,那么就繼續鞏固自己的天下,2001年3月舉行了GBA發布會,一卡四人對戰,3月21日發售引發排隊熱潮,我在國內都激動不已,早已開始饅頭泡面來省下游戲基金。
GBA發售的時候任天堂先丟出大招《超級馬里奧A》,無人能敵,玩家紛紛買賬,GBA從發售開始都順風順水,不過我沒有入首發,因為資金還沒攢夠,并且震驚我的并不是《超級馬里奧A》這款游戲。
4月任天堂老社長山內薄說“E3上展出NGC,如果屆時沒有得到好評,將會考慮暫緩發售”,這言論聽起來怎么都不自信啊,看來老任也沒有100%的把握。
很久之后我買到GBA之后也入了《皇家騎士團外傳》,在遇到火紋系列之前,這款戰棋類游戲也深得我心,就是戰斗感覺太簡單了。
前面說過GBA讓我震驚的不是《超級馬里奧A》,而是這款《黃金的太陽》。
GBA上的全新作品,我第一次是提著800個硬幣到JS那里買到GBA主機的,在老板辛苦數硬幣的時候,我用《黃金的太陽》開機試玩,從GB時代一下跳躍到這種究極畫面,簡直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號稱最強2D掌機的GBA上,《黃金的太陽》硬生生的擠出了3D效果,經典回合制RPG,手機28只精靈,魔法靠精靈組合而成,最后還能召喚出究極召喚獸。
要知道召喚獸在那個年代是很有吸引力的賣點,以前玩不到《最終幻想》,總是羨慕里面的各種召喚獸,出場極其華麗。
《黃金的太陽》里面不同的武器在戰斗中是會顯示出造型的,光這一點在那個年代都很新穎了,總之要不是老板提醒我錢數完了可以走了,我估計要在那站著打一天。
2001年9月Capcom與任天堂聯合發布會,宣稱《生化危機》今后是NGC獨占游戲,此時應該會有許多人會跟我一樣“呵呵呵呵呵呵呵~”,這也算游戲歷史上有名的“生化危機獨占”事件了。
還有玩家信誓旦旦說加入生化危機跨平臺了我就砍頭,然后生化危機4在NGC上慘遭滑鐵盧,三上真司不忍自己的孩子就這么掛了,趕緊給孩子找后爸,宣布跨平臺后銷量觸底反彈,成為經典作品,任天堂心里mmp...
其實都可以理解,畢竟都是商人,要是卡婊一直騎士精神不變卦,也許后面就沒有生化危機了。
12月GBA的《逆轉裁判》發售,可以說這個IP系列是在GBA這個平臺上成功的,游戲文字冒險一直不算熱門主題。
但是這個游戲通過線索一點點找出證言矛盾的地方嗎,找出兇手的那一刻非常有快感,成步堂的飛機頭也深入人心,我每作必玩。
2001年11月XBOX發售,比爾蓋茨親自賣出第一臺主機,在北美還是有很多玩家買賬的,由此開始了TVGAME三國時代。
2002年
GBA上的《光明之魂》也是我早期玩過的作品,其實劇情內容都不算出彩,但是就是類似大菠蘿一樣的多職業和刷怪逛迷宮,耐玩度比較高。
好處是還可以聯機,在網絡匱乏的時代,多人面對面聯機的樂趣即使是現在也找不回來的。
上一篇文章就曬了火焰之紋章完全事典,GBA上的第一作《封印之劍》就是我的第一次結緣。
豐富的人設,經典的劇情,武器相克系統,多樣的轉職系統,精心設計的地圖,還有令人想砸主機的斗技場,自從PC上的《炎龍騎士團》之后我以為再也玩不到這么好玩的戰棋游戲了。
(看配圖的迪克有沒有覺得很像海賊王的索隆)
GBA的《露娜傳說》,號稱“曾經感動了100萬人的角色扮演游戲”,因為是冷飯炒作,估計玩的人不多,但是從GB鄉下走過來的我,依然成為了第100萬零一人。
5月主機大戰中,微軟和任天堂都宣布了主機繼續降價,日子不好過啊。
GBA《黃金的太陽》續作《被開啟的封印》,第一作可謂大獲成功,第二作也是必玩。
比第一作強化了很多,解謎動作都增加了,好玩度不減,可是最后在DS上出了一作后就再沒消息了。很多人都奇怪這么經典的IP為何不再發展下去。
最近看到switch上最想玩到的游戲,其中就有《黃金的太陽》,希望現在的任天堂能為我們實現吧。
7月BANDAI發售彩色的SwanCrystal掌機,這也快接近SW的末期了,但是不得不說,SW上的經典游戲還是很多的。
11月諾基亞居然也來攪局,發布新手機N-Gage,這個估計很多人有過,我基友就買了一臺,這也算是跨時代的產品了,能插游戲卡,能打電話,而且還有許多游戲大作,只是貴的離譜。
GBA的《銀河戰士》也是第一方經典IP,只是我之前沒接觸過,心想頂多就跟魂斗羅差不多,誰知道這個橫版設計游戲會這么讓人沉迷。
硬核難度不輸魂斗羅,還有經典的劇情,主角還是個萌妹子,還能變形成球體穿越各種隱藏機關,目前就在等switch上的新作了。
《口袋妖怪》一直是任天堂的大型“殺手锏”,每次發售都如同“妖怪級”的銷售量,其實我也是每作都會玩,但是這種收集和刷怪的過程一直讓我無法堅持到最后。
日本是有好友交換,國內交換妖怪的人太少了,很多都是自己開金手指了。
2003年
1月老任又公開了GBA SP,折疊更小巧方便攜帶,最重要的是加入了LED燈,再也不用擔心變成盲人阿炳了,只是手感犧牲了不少,不過我依然選擇買買買。索尼的PS2銷量突破5000W臺,基本提前宣告主機大戰獲勝了。
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盡管Square之前和老任有矛盾,但是GBA的銷量都看在眼里,而且掌機開發游戲比主機要輕松許多,于是《最終幻想戰略版A》誕生了。
當年我一直口水別人可以玩《最終幻想》,盡管不是正作,但是戰棋類真好符合我的胃口,必玩之。
許多人都說幼齒向了,主角都是小孩子,但是GBA確實吸引了很多新玩家入場,所以老史的定位一點也沒錯。
并且功力擺在那里,劇情一點不含糊,小孩子最后一點點的成長都是玩家共同經歷的,豐富的職業系統,該有的最終幻想因素都體現出來了。
四月1日應該是愚人節玩笑的消息卻成真了,SQUARE和ENIX合并了,簡稱SE。
要知道兩家都各有重量級IP,S有《FF》(最終幻想)系列,E有《DQ》(勇者斗惡龍)系列,并且都是公認的日本國民RPG,居然合并成一家公司了?
后來業界分析也不奇怪,兩家日子都不好過,S拍電影虧的血本無歸,E不重視技術和主機發展,面子也不如錢包重要,于是紛紛相擁取暖,明智的決定。
《烈火之劍》,在《封印之劍》的基礎上更加完善,三主角推進系統。
5月份,索尼的“核彈”消息來了,將于2004年推出革命性掌機PSP,并宣言:“PSP是21世紀的WALKMAN!”這句話聽起來多感動的。
好久沒有看到WALKMAN這個詞了,不過后來事實證明PSP確實除了打游戲外,能上網,能聽歌,能看電影,能看電子書,比起現在的掌機功能都要豐富。
現在估計很多人知道《獵天使魔女》《鬼泣》等動作游戲,NGC上的《紅俠喬伊》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風格獨特的動作游戲,2D卡通畫風,但是特效華麗,BOSS設計個性十足,算是NGC上難得的佳作了。
《我的太陽》是著名制作人小島秀夫的作品,他的代表作《MGS》(也有《合金裝備》《潛龍諜影》的翻譯)的大名很多人聽過,在游戲中也有潛行的動作,屬于比較創新的一部作品。
2003年11月有太多重大消息,PSP的概念圖繼續遷動人心;神老任的神游公司終于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布神游機了,這是跨時代的進步。
現在很多人吐槽任天堂沒中文,殊不知老任是中國市場上邁出第一步的人,盡管結局不是太好;
另外中國正式宣布電子競技被國家列入第99個正式體育運動項目,感覺被社會擠壓的玩家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不知道雷電法王“羊叫獸”是什么想法。
神游主機代號iQue,盡管剛發售的游戲都是N64上面的落后了一個時代,但是《神游馬力歐》的游戲素質是毋庸置疑的,讓很多從來沒接觸過TV GAME的中國人嘗試到這個新鮮事物。
有些事情是要到很久以后才能產生影響的,神游機的出現是有意義的。
7月,索尼的PSP在步步逼近,老任也慢慢出牌,公布了NDS機型,其實老任開始并沒覺得PSP能造成多大威脅,畢竟掌機大佬當了那么多年。
《瓦力奧制造》這一個游戲里又有上百個游戲,不得不佩服任天堂的腦洞,這么多像是4399小游戲的游戲卻可以帶來這么多歡樂。
11月任天堂社長巖田聰訪問iQue總部,對中國市場還是很看中的。
12月PSP發布,超過千人排隊,本來安心玩GBA的我,也被打動了,居然有3D畫面,出現在了掌機上?新的掌機霸主正在慢慢成長。
這次我再也不用提著800個硬幣去買GBA,但是也被JS坑了2700入了首發,誰叫我當時還不怎么用淘寶。
可惜初期的PSP好游戲并不多,但是看到劃時代的畫面已經夠讓我激動了,《山脊賽車》這小游戲都讓我玩了好久。
2005年
1月,國家確認了ChinaJoy展舉辦地點為上海,并規定為每年7月,對廣大玩家又是好消息,遺憾的是至今我都還沒去過一次。
《戰神》在PS2上大放光彩,爽快的動作QTE,全程無尿點,高質量的CG動畫都讓人覺得這是個藝術作品。我玩的是PSP上的《戰神》,可以說是PSP上最強畫質之一了,動作一點都不打折。
PSP初期游戲不多,《天地之門》這款游戲是SCE出品,還是東風武俠風格,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游戲自帶中文,在那個年代是非常罕見的事,就是通關后對劇情沒什么印象了。
8月老任繼續榨干GBA的剩余價值,推出了GBM,最小巧的GBA掌機,屏幕也更小了,屬于消費情懷,很多人的視力因此下降了幾個度數。
9月份任天堂依然不參加東京電玩展,但是在TGS演講中公開了新的驚喜,“革命”的另類控制器,也就是Wii的控制手柄,老任一直在游戲性的方向上深入探索,這種控制方式確實吸引了很多眼球。
12月《怪物獵人P》誕生了,那一天PSP仿佛獲得了新生一樣。而我終于不再是用PSP看小說看電影,真真正正的進入了狩獵的世界。
MH系列累計時間超過了無數的游戲,也是我和基友聯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怪物獵人》對于PSP的意義就像《口袋妖怪》對于GB的意義一樣,名聲響徹全球。
2006年
2006年9月,索尼計劃發布PS3,微軟也準備好了X360,任天堂公布了Wii的發售計劃,新一輪的主機大戰即將打響。
十月美國最大的零售商GameStop開始接受PS3和Wii的訂購,銷量都非常火爆,Wii依然在機能上遜于PS3,但是最開始推廣體感的操作方式獲得了廣大玩家的喜愛。
沒想到這個時候GBA主機上還有大作在登陸,還是SE的《最終幻想V》,雖然是一碗炒冷飯,但是可見老史和任天堂的關系也不再是那么不可調和。
十二月Wii在日本上市,銷量數據依然不錯,還有《塞爾達傳說:黃昏公主》保駕護航,這一作畫風比較陰暗,人物也偏歐美系,在歐美相當暢銷。
2007年
第10個年頭了,PSP上的《怪物獵人P2》也發售了,盡管又是從零開始刷刷刷,但是我依然買單,還入了盟卡和各地小伙伴聯機,那個時候感覺游戲環境特別和諧,三貓了也不會有人噴的很慘,都是努力再來。
五月世嘉(中國)網絡科技公司正式宣布解散,如果世嘉把良心丟掉一點,能預見到現在的國內網游市場,應該能賺很大一筆,可惜他并不了解國情,接不了地氣,比較可惜。
七月,微軟X360著名的“三紅”事件爆發了,主機以三紅燈同時亮起為代表的死亡故障。
面對媒體和玩家投訴的巨大壓力,微軟承認了這個事實,并做出了補償措施,損失了11億美元左右,換做別的公司估計要一蹶不振了。
可是依然是那句話,微軟有錢,都虧了那么多了,不在游戲界搞出點名堂出來怎么行,繼續砸錢。
十月任天堂召開發布會,宣布原定PS3獨占的《怪物獵人3》將成為Wii獨占游戲,多么熟悉的既視感,這墻角挖的真好。
Capcom也對PS3玩家公開道歉,估計大家也習慣了。流水的主機平臺,鐵打的《怪物獵人》,如今最華麗的一作又回歸PS4了。
十一月“《傳說》系列”的開發商TELENET宣布破產,這個經典的IP系列也是非常有名,雖然我并沒有怎么玩過。
到了十年最后的一個月,微軟宣布X360成為2007年年末商戰的最大贏家,只是年末商戰,顯然也是熬過了危機,在主機大戰上,PS系列不說霸主,反正基本沒輸過,任天堂的Wii也刷新了玩家對游戲操作的新認知。
直到《游戲年鑒十年》的最后一頁,都是介紹各種游戲,沒有多余的廢話,這本書的信息含量非常高,不管多久都值得翻閱。
人生幾何 游戲幾何
十年雜志,十年游戲生活,伴隨了那段懵懂的青春,然后十年又過去了,這十年人生也變化了許多,自己也成長了許多。
生活中的各種原因讓我一度遠離了游戲,但是現在卻發現自己對游戲的喜愛一點都沒變。曾經只買的起掌機并且偷偷的玩耍,現在不知不覺也算三主機制霸了,盡管玩游戲的時間不多,但是能玩到自己喜愛的游戲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游戲界的第一方和第三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站隊劃分派系明顯,關系和諧了一點,許多游戲都出現了跨平臺的消息,造福玩家。
現今技術發展是相當快速的,游戲界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十年的變化是絕對比過去十年更無法想象的,也許有一天你我都會在《頭號玩家》的世界里相遇。
閱讀更多游戲內容 請點擊 了解更多↓↓↓
劉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