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查理·芒格經常講一個有關馬克斯·普朗克的笑話。普朗克獲得諾貝爾獎之后,到德國各地作演講,每次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于新的量子物理理論的。時間一長,他的司機記住了講座的內容。司機說:“普朗克教授,我們老這樣也挺無聊的,不如這樣吧,到慕尼黑讓
查理·芒格經常講一個有關馬克斯·普朗克的笑話。
普朗克獲得諾貝爾獎之后,到德國各地作演講,每次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于新的量子物理理論的。時間一長,他的司機記住了講座的內容。
司機說:“普朗克教授,我們老這樣也挺無聊的,不如這樣吧,到慕尼黑讓我來講,你戴著我的司機帽子坐在前排,你說呢?”
普朗克說:“好啊。”
于是司機走上講臺,就量子物理發表了一通長篇大論。后來有個物理學教授站起來,提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演講者說:“哇,我真沒想到,我會在慕尼黑這么先進的城市遇到這么簡單的問題。我想請我的司機來回答。”
好啦,我講這個故事呢,并不是為了表揚主角很機敏。
我認為這個世界的知識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普朗克知識,它屬于那種真正懂的人。他們付出了努力,他們擁有那種能力。
另外一種是司機知識。他們掌握了鸚鵡學舌的技巧;他們可能有漂亮的頭發;他們的聲音通常很動聽;他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實他們擁有的是偽裝成真實知識的司機知識。
我的觀點:當今社會互聯網非常發達,所以想要理解一樣東西的皮毛,甚至去表面上知道一件事,一個道理,一個技術非常容易。但是這些行為都是一個所謂的“鸚鵡學舌”技巧,并無法通過外表了解本質。他們往往只善于表達,闡述,但是無法深層次地去理解和運用,這就是人與人,成功與失敗的差異。
就好比在今天所要提到的重點,“價值投資”也是如此!
許多人不認同價值投資,甚至反駁價值投資,認為美國可以有價值投資,因為美國股市是一個牛長熊短的市場,而A股是一個熊長牛短的市場,不適用于價值投資。
但是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大家口中的“價值投資”其實就像是“鸚鵡學舌”的技巧,只知道皮毛,不懂得深入挖掘和運用。
究其緣由無非就是三點:
第一,不相信價值投資;
第二,不理解價值投資;
第三,不實踐價值投資;
這三點往往是大部分散戶所犯的錯誤。
但有意思的是,那些相信價值投資,理解價值投資,實踐過價值投資的人,往往能夠通過價值投資的策略在A股里獲利滿滿,并且周而復始的運用。反而那些不相信,不理解,不實踐的大部分散戶,一直虧損,一直投機,一直輸多贏少。
到底什么是價值投資?
在股票市場里,所謂的價值就是用來決定股價的東西,而決定價值的東西則是估值。所以正確的分析順序應該是先從估值下手,再來判斷價值,最后決定股價是否合理。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散戶都是顛倒著做的,甚至僅僅用所謂的股價高低來判斷價值和估值,這才導致了錯誤的操作和失敗的結果。
要知道,股價是圍繞著價值波動的,并且受到外界因素和投資者情緒的影響,時高時低。所以,我們要在股價低于價值的時候買入,在高于價值的時候賣出。
而價值則是有估值決定的!這樣你就應該了解,誰的優先級更高了吧。
這里要舉個例子,為什么許多人總是會把“中國石油”的長期下跌,甚至創出新低來噴擊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反應了一個問題,他們不了解價值,不知道估值,只看股價。
我們可以從中國石油的走勢圖和估值發現,在中國石油上市的時候估值就處于了一個歷史高位,處于高估、風險較大的周期。(因為當時不是市盈率定價,而是市場定價,有些類似于如今的科創板,沒有首日44%的限制)
所以,既然過早透支了未來的空間,那是比需要通過長期下跌來擠泡沫。
當你明白了估值、價值、股價的關系和優先級后,其實就能夠理解中國石油的走勢為什么是如此的,也更不會去拿它噴擊價值投資,反而會覺得價值投資是真的有效。
如何判斷價值?
判斷價值就是要先看懂估值,而估值無非就是看業績和市盈率的變化,這些數據最簡單,最直白,也最有代表性。但是根據公司業績和利潤的不同,對于估值的判斷是完全不同的,導致股價的變化更是各不相同。
當前,因為業績的變化,估值的走勢,出現了兩種類型的個股。
第一,就是成長股,走出的是貫穿牛熊的股價上漲行情;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個股的業績和利潤都是呈現一個復合增長的趨勢,少則10%,多則30%,直接決定了他們的估值和價值軸心不斷上移。那么股價自然也會圍繞著這個上移的核心軸出現高低波動,但是你會很明顯的發現,它們的股價低點和高點都越來越高了!
最具代表的就是貴州茅臺了吧。
貴州茅臺2018年全年凈利潤為352億元人民幣,預期為340.93億元。2018年全年總營收為772億元人民幣,全年營收736億元人民幣。2018年每股收益28.02元。貴州茅臺2018年毛利率91.25%,比上年增加1.42個百分點。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45.39元。
更重要的是,貴州茅臺2001-2018年凈利潤復合增速為31.7%,直接帶動了估值長期處于低位,這也是機構抱團,堅持持有的最大理由。
第二,就是周期股,走出的是牛漲熊跌的周期波動行情;
他們的特點就是業績和利潤處于一個相對較穩定的區域里,沒有所謂的復合增長,也不會有所謂的持續虧損。所以,相對的價值判斷指標比較平穩。
我們可以在牛市里發現,他們常常因為炒作的熱情而推高股價,但是業績和利潤并沒有跟上,從而導致了高估。
同樣的在熊市的周期里,因為股價被悲觀的情緒所打壓造成大跌,但業績和利潤沒有明顯的下滑,從而導致了低估。
而高估的時候就應該進行逢高拋售,低估的時候更應該大膽布局買入。
這樣的個股就像是一個班級里常年保持10-20名次的學生,如果突然有一次考試跌至了40名以外,說明他的發揮失常,但是未來回到正軌的概率相當大。
同樣的,如果有一次他的考試發揮超常,考到了第一名,那么未來繼續保持第一的難度其實也很大。這就是類似于股市里估值、價值、股價帶來的分析和判斷。
為什么所有的價值投資者都不希望大家去買那些業績時虧時贏、甚至業績出現變臉的問題股、垃圾股呢?
就是因為一只個股如果業績出現了時虧時贏,非常不穩定的情況,其實就對于估值的判斷難度系數非常高,甚至沒有投資的價值,還有很大的風險。
因為業績時虧時贏,你就無法找出那根所謂的價值核心軸,對你的分析和判斷自然造成了干擾。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只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盈利,或者長期復合增長的個股進行分析,這就相對容易得多。
為什么同樣20倍的市盈率,有些個股是機會,有些個股卻是風險呢?
如果你不懂得分辨個股的風險,可以看下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識破機構利用“市盈率”來制造低估值,高價值的假象!
這就好比一個學生總是在10-50名次之前徘徊,今天11名,明天22名,后天15名,下一次又是40名、50名。你就很難從這些雜亂無章的規律之中判斷出他的一個真實水平,甚至總結出他下一次的成績會在什么名次。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判斷一只個股值不值投資,就要看估值,然后去判斷價值。
可惜大部分的散戶都是用消息面、短期的業績變化、以及股價來判斷價值的,所以才會導致被機構欺騙,被數字迷惑的結果。
只有你真正懂得了價值投資,理解了價值投資,并且親身去實踐了價值投資,你才會明白,價值才是衡量一只個股最重要的指標。而我們只需要在分析和判斷價值的方法上更深入、研究得更透徹,其實就可以享受價值投資帶來的豐厚回報。
但是大部分的散戶總是喜歡把簡單的東西弄復雜,把心思花在投機取巧、圖表研究上,那么方向錯了,即使你再怎么努力,自然都是徒勞的。
那么,看完了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所啟示呢?下一步我們應該如何做?
其實很簡單,你可以通過手機端的頭條APP軟件,搜索“A股好公司”,然后從許多大V現成的分析文章之中,篩選出你覺得不錯的公司或者個股。
然后通過剛才學習的價值投資策略,進行進一步深入分析,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看中的個股進行投資,就行啦,這就是所謂的“借力”思維方式。
還等什么?趕快行動吧!
張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