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的福利制度就那么幾樣,但很多人還不會算這筆帳。養老保險絕對是我們這輩子最值得購買的保險!因為社保這東西,會伴隨我們一生,在人生中生病住院、工作入職、結婚生娃、買房買車、退休等某個時刻,你總要用到。這篇文章全文近一萬多字,建議好好收藏,找
中國的福利制度就那么幾樣,但很多人還不會算這筆帳。養老保險絕對是我們這輩子最值得購買的保險!
因為社保這東西,會伴隨我們一生,在人生中生病住院、工作入職、結婚生娃、買房買車、退休等某個時刻,你總要用到。
這篇文章全文近一萬多字,建議好好收藏,找個機會閱讀學習。畢竟養老保險這東西,你總有一天需要用得上。
希望我獨家整理的這份養老保險的實操性指南,確保你能最快解決問題。
1、養老保險是什么,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有什么區別?
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年輕時,每月或每年交一筆錢給國家存起來;退休后,再從國家手里每月領一筆錢,保障老年的基本生活。一般來說,各省市的養老保險都能分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就是上班族按職工待遇交的養老保險,每個月個人和公司各交一部分。
只要你在職,不管是國企、事業單位還是私企,單位就必須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這說的就是職工養老。
說完了職工養老,我們接著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這是給沒有工作單位的人準備的養老保險,只要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生)不符合職工養老參保條件的,都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居民養老。居民養老是農民和城鎮居民重要的養老保障,但參保是自愿的,不是一定要交的。
居民養老有2個特點:
1)繳費是個人繳費金額+政府補貼,自己交的錢越多,政府補貼的也越多。
2)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政府補貼)。
居民養老支持一次性躉交保費,也可以每年繳費,繳費至少要交15年。具體情況請多留意當地政府或居委會公布的政策。
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有什么區別?
社保要以城市政策為準,養老也不例外,這里以深圳為例,看看二者的區別。
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職工養老是月繳保費,交多少跟自己的工資相關,單位會幫我們交大部分;
而居民養老全部是自費,而且按年繳費,繳費比職工養老少,最后領養老金的時候也會少很多。具體如何繳費,交多少錢,怎么交更劃算,更方便,后面會詳細說到,接著往下看。說完了養老保險是什么,接著我們說說養老保險怎么交錢。
2、養老保險怎么交錢?
其實,每個上班族都在交養老保險。但每個月交多少?
以后能領多少錢?絕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25歲的小明同學剛在深圳工作,按他的基本工資 5000 元交,那么每個月繳費:
到這,很多人就有疑問了,小明5000就要交1100的養老保險,我工資比他高,但我的養老沒這么多呀,五險一金加起來都不到這數。
別急,這里的繳納比例21%不一定就是個人工資的 21%,而是繳費基數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來自于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
一般來說,繳費基數是上年月均工資60%至300%區間。
舉個例子:假如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是3000,那最低繳費基數是3000×60%=1800元,最高基數是3000×300%=9000元;
如果你工資是1500元,比最低基數還低,那就按1800交社保;如果你的工資是一萬,那就按照最高基數9000交社保。
如果你工資正好在繳費基數之間,就要以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
但是實際操作中,很多小企業為了節約支出,不是按這樣定基數,而是以最低工資標準繳納,自然養老交的就少了。當然,我們也不能說繳費基數高就一定好,因為繳費基數越高,那么個人交得就越多,每月工資拿到手的錢就少。
人數眾多,眾口難調,很多公司都是按照最低標準來交,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可以保證每個人拿到手的工資會多一點。好壞取決于個人收入。
除了繳納基數,職工養老還要注意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個人賬戶:這個賬戶里的錢就是我們每個月工資扣繳的養老保險金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屬于個人資產,放在賬戶里也是有收益的,比如說2019年人社部公布的養老金個人賬戶的收益率為8.31%,還挺高的。不過雖然是我們的錢,但是不能隨意提取,要按照當地政策提取。
比如說退休時沒有繳滿15年,也不想補繳,很多城市就允許將個人賬戶余額一次性提取出來。統籌賬戶:也被稱之為公共賬戶。
進入統籌賬戶的錢就是公司給員工交的那部分保費,這錢跟我們沒什么關系,是用來給現在正在養老的人發養老金的。也就是說,跟我們養老關系最大的還是個人賬戶,個人賬戶錢越多,退休后,養老金也越多。
居民養老交多少可以自己選,比如深圳居民就是在180-4800元 的范圍內,任意選擇一個繳費檔次,每年交錢就可以。
不過居民養老只能在戶籍地交,相對于職工養老會有限制。全職媽媽、農民、自由職業者等沒有工作單位的人群,都可以交居民養老;
也可以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職工養老,至于怎么交最劃算,后面會有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
3、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真有那么好嗎?
繳納養老保險,可以讓我們在老了,沒有勞動能力的時候可以有一筆穩定收入。
要評價它好不好主要看三部分,能領多少錢,收益怎么樣,有什么優勢。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
能領多少養老金,這直接關系到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質量。
我找了養老金領取的計算方法,希望能通俗易懂地展現給大家。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之前繳納的養老金總額 ÷ 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說的是養老金待遇計劃發放的月數。
目前我國60歲、55歲和50歲退休職工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分別為139個月、170個月和195個月。
計發月份發完,個人賬戶的錢也就都發完了,但并不是說不能領養老金了,而是同樣養老金數額,之后全部從統籌賬戶出。
基礎養老金 :(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本人指數化工資 :(目前自己的工資 ÷ 目前的社平工資)× 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如果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0,你當月的繳費基數是3500,3500÷3000=1.16,這個1.16就是你當月的繳費指數。
舉個例子具體看看能領多少錢:30 歲的 A 先生,每月的基本工資是 5000 元,那么他每個月要交的養老保險是這些:
個人繳納:5000 x 8 % = 400 元單位繳納:5000 x 16 % = 800 元
假設 A 先生每年的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一致,都按 5% 的速度上升。
那么在 A 先生 60 歲退休時,一共累計交了 31.9 萬。在退休后的第一個月,A 先生領取的養老金是:
個人賬戶養老金:31.9 萬 ÷ 139(60歲對應的記發月數)= 2294 元基礎養老金:7855 *( 1.05^30)*(1 + 5000 / 7855 ) / 2*30 % = 8334 元
所以兩個賬戶加起來,第一個月合計領取的金額是1.06 萬。
我計算了從 60 歲到 80 歲一共能領多少錢,如下表:
通過計算可以看到:小 A 從 60 到 80 歲的時候,一共領取到了 446 萬的養老金。
和職工養老一樣,居民養老也有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累計繳納居民醫保至少15年
如果到了領養老金的年紀,不符合領取條件,同時不愿意補繳或者延長繳納期限,國家規定是可以一次性將個人賬戶的余額提取出來的。所以養老金是不會虧本的。居民養老的養老金一樣是按月計發,從60歲開始領錢。
居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計發金額
基礎養老金是國家補貼的養老金,隨著政策變動而變動,說白了,這部分錢國家說發多少就發多少。
2018年1月1日起,全國最低標準為每月88元。還有一些額外的補貼,導致不同的標準,一般從100元到150元不等。比如說一線城市補貼會相對多一些,北京的人均基礎養老金是每月280元。個人賬戶計發金額=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 計發月數。舉個例子:
B女士以4000元的檔次,每年繳納北京居民醫保,退休時累計交了17年,個人賬戶余額是6000元。居民養老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以目前的計算方法,個人賬戶每月計發60000*170=431.65再加上基礎養老金的280,每月養老金數額是711.65元,每年是8539.86元,7年多點就可以回本。
隨著政策的變動,基礎養老金上漲和一些補貼,實際領的養老金會多一點,回本時間更快。但總的來說就是養老保險費交的多,養老金領的多,交的少,領的少。居民養老的作用非常有限,北京作為帝都,一年也就是600多塊錢,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其他地區可能會更少。
養老金的收益高嗎?說完了能領多少錢,具體要看看養老金的收益情況,值不值得買。
因為居民養老金額有點少,這里主要說說職工養老,前面說到A先生從60-80歲能領446 萬的養老金,看起來是不少的,但如果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它的收益真的高嗎?我通過 IRR,計算出了養老金在一些年份的具體收益率:
可以看到:在 70 歲時,社會養老保險的收益率可以達到 8.80%,看起來是很不錯的。
因為這里的保費只算了個人繳納的部分,沒有計算單位繳納的部分,所以收益才會這么高。
另外,我們還要考慮到當時的物價水平,實際利率會有點縮水。當 A 先生 60 歲時,社會平均工資已經有 3.4 萬了。
而 A 先生每個月領取的養老金只有 1 萬左右。養老金占社會平均工資的比值只有 31%。按 2018 年北京社會平均工資 7855 元的 31% 來算,相當于每天領不到 100 塊,可以保障生活,但不能保障質量。換句話說,國家養老保險,只能保證我們活著而已。
外出旅游、休閑度假,還是不要想了,要有其他的收入來源。總的來說,養老保險還是非常值得交的。
養老保險有什么優勢?除了收益情況,養老保險還總結出這么幾個優勢。
1)養老保險能幫你抵御通貨膨脹
養老金的發放,會和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掛鉤。以北京為例,月平均工資從1993年的377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7855元。25年的時間翻了20倍。
因此我們領的養老金,是跟著平均工資一起漲的,一定程度上就能抵御通貨膨脹。2)公司幫忙交錢
這里針對的是職工養老,表面上我們自己交養老保險,實際上公司也會幫我們交更多,基本都是個人的1.5倍以上。
比如北京,個人繳費是工資的8%,公司則是16%,相當于我們交1塊錢。公司就交2塊,之后通過統籌賬戶發放,也算是我們的隱形收入。
3)可以強制儲蓄
說出來可能不好聽,但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都是短視的,胡亂花錢沒有規劃。
如果沒有國家強制繳納養老保險,大部分人都攢不下什么錢,以后的老年生活也會沒有著落。
4、養老保險交15年和25年有什么區別
先說結論,如果你交15年,隔壁老王交了25年,那退休后,老王的養老金至少是你的2倍。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養老交夠 15 年就行了,社保繳滿15年是不是不用交了?
這問題也經常上我乎熱搜,那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呢?我以深圳為例,看下養老金的領取規則:
可以看到,達到一定年齡時,只要養老保險累計交滿 15 年,就能領取養老金。那繳 25 年是不是浪費呢?其實不夠 15 年,只是剛好有了領養老金的資格,但能領多少,跟繳費時間有很大的關系。以職工養老為例,我們來簡單了解下計算過程: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養老保險交 15 年和 25 年,差距有多大?
我以 30 歲的 小B 為例,每月工資 5000 元,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3500 元,那么每個月交的養老保險為:
個人繳納:5000 x 8 % = 400 元單位繳納:5000 x 16 % = 800 元
假設 小 B 每年的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一致,都按 5% 的速度上升。我們分別來看下,養老保險交 15 年 與交 25 年的區別:
直接說結論:退休時,如果交了 25 年養老保險,會比只交 15 年每年多領 3.2 萬,多了近 80%。如果用 IRR來計算收益率,同樣交 25 年的收益會更高,具體見下圖:
養老保險是交的多,領的多,因此如果你想退休后領更高的養老金,建議大家繳滿 15 年后,也要繼續繳納。
5、養老保險怎么繳費?
因為如果有單位,單位會給員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不用我們費心,這里主要說說個人要怎么交養老保險。
個人交養老保險又分個人交職工養老和個人交居民養老。
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就可以自己交社保,下面來看具體方法。
1)微信交社保
以 貴州省 為例,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 1:從微信的支付頁面進入 “城市服務”,選擇 “社保”,點擊進入后,選擇對應的 “社保繳費服務”。
步驟 2 :進入該項服務,填好自己的信息后,點擊 “自主繳費”,會彈出繳費信息的頁面,選擇自己要交的險種,就可以直接交社保了。
除了給自己交,還可以幫別人交,只需填寫他人的身份證號和姓名即可,部分地區可能還要人臉識別。另外,一些地方還可以關注當地社保局公眾號 進行繳費,以長沙為例,可以關注 “長沙人社12333” 來辦理。一般來說,點擊公眾號菜單欄的 “服務大廳” 或 “辦事大廳”,根據頁面提示注冊賬號,填寫信息就能繳納。
2)支付寶交社保
除了微信,支付寶也能交社保。 以 浙江省 為例,在支付寶首頁搜索 “浙江稅務社保繳費”,點擊進入就能看到 “社保費繳納” 的頁面。
在繳費頁面填寫對應信息即可,支付寶同樣能幫別人交,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總的來說,微信和支付寶都是大家必備的 App,用哪個都很方便。各地情況會有一些區別,想參保的朋友記得提前打當地社保局電話問問,不要直接去,以防白跑一趟。
個人交職工養老。自由職業者,既可以交職工社保,也可以交居民社保。按靈活就業人員在戶籍所在地交 職工養老保險,福利待遇和普通職工一樣。如果以自由職業者參保,需要大伙帶著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就業失業登記證到當地社區的社保服務點或者區縣一級的社保局辦理參保業務(辦理業務之前先電話當地社保局12333確認,避免當地政策有差別)。
去當地社保或者稅務辦理社保繳納業務。咱可以選擇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基數來繳費,養老金的繳納比例是20%。很多城市也實行了線上繳費,但是第一次參保一般都要去趟現場的,辦理業務的時候可以問問如何線上繳費。
比如說深圳的朋友就可以在深圳社保局官網和深圳人社微信公眾號直接辦理個繳業務。
各地情況會有一些區別,想參保的朋友記得提前打當地社保局電話問問,不要直接去,以防白跑一趟。
我也為大家解讀過不少社保政策,通過以下途徑可以了解:
6、如何辦理退休?怎么領養老金?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無論是職工養老,還是居民養老;只要累計交滿15年,到了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比如深圳養老金的領取條件是繳滿15年,職工養老參保人達到退休年齡,居民養老參保人滿60歲。
那滿足條件后要怎么辦理退休呢?
如果是在單位交的社保,直接交給單位去辦就可以了,自己不用管。
如果交的是農村或者城鎮居民養老,已經交滿了15年而且到了60歲的話,就可以在生日的當月,帶上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等,去街道辦或村委辦退休手續。
還有以靈活就業身份交社保的,本人帶上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去當地社保服務點就能辦。當然了,要是自己不方便去辦的話,很多地方也能讓家人代辦。
只需帶上老人的身份證、戶口本、代辦人身份證、個人委托書即可。各地政策不同,具體大家也可以撥打社保電話12333咨詢。
7、多地繳納養老保險,怎么領養老金?
多地繳納養老保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多地繳納職工養老,一種是多地繳納職工醫保,戶籍地還交過居民養老。
先說多地繳納職工養老。如果你退休前回到了戶籍地交職工養老,那毫無疑問,以后就在這兒領養老金。如果你打算在外地退休,根據國家規定,一定要在當地交滿10年的養老保險,才有退休資格。比如老張走南闖北,在很多城市都交過養老,但只有一個地方交滿10年,那以后他就在這里辦退休。如果老張在多個地方社保都交滿了10年,那就說明他在這些地方都具備退休資格。
實際在哪兒退休呢,就取決于他最后參保地在哪兒。還有一種,老張在多個地方社保都沒交滿10年,那他就只能回老家去辦退休了。多地繳納職工養老,在退休前一定要辦理轉移合并手續,這樣可以累計算年限,同時把個人賬戶余額轉到一個賬戶里。養老金可以多領一些。
比如說你2015年在深圳交了1年,2016年在老家交了1年,就可以算交了2年,個人賬戶的錢直接就影響了每月養老金數量。那如果在外地交的職工養老,在老家交的是居民養老怎么辦呢?經常有朋友問我:
自己在外地工作,同時在老家和單位都交了養老保險,退休之后是不是能拿兩份養老金?
這里明確告訴大家,不可以。比如你2015-2020年同時在深圳和老家交了養老保險,那就只能算交了5年,而不是10年。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交了也是白交。所以,只能去社保中心退掉其中一個,個人賬戶里的錢會退給你,年限不能疊加累計。如果你在老家交的是居民養老,外地交的是職工養老,錯開了時間,
比如說2015-2020年在深圳交了職工養老,2020年開始在家交居民養老,這倆也是不能直接進行合并轉移的。
需要先在老家投保職工養老后,辦理社保轉移,把深圳的養老關系轉到老家,進行合并,
然后再根據當地的政策把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的賬戶、年限合并。具體怎么合并,接著往下看。
8、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都交過,能合并嗎?
有很多朋友都存在過兩種養老保險都交過的情況,
比如說工作一陣離職了,為了社保不斷繳,選擇自己交居民養老和居民醫保。還是以深圳為例:我跟深圳社保部門確認過,在深圳如果養老保險都交過,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互相轉。
需要注意繳納年限,只有居民養老可以接收職工養老的繳納年限,職工養老不可以接收居民養老的年限。
這主要影響的是退休,如果達到退休年齡,兩種養老保險繳納年限加起來才夠15年,
如果用居民養老退休,能夠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如果想以職工養老退休,居民養老的年限不能算,也就是說繳納年限是不夠15年的,
所以不能辦理退休,需要繼續繳納,或者符合條件也可以一次性交滿,直至滿15年。
9、退休前怎么辦養老保險轉移?
如果之前在很多城市工作過,退休前要咨詢一下當地社保部門,要不要提前辦理社保轉移。
為了方便大家轉移社保,很多地區都開通了網上辦理 服務,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下面以網頁版為例,講講具體的操作方法:第 1 步:查看轉入地是否開通網上申請服務選擇主頁的 “關系轉移”,點擊 “社保轉移申請轉入地開通地區查詢”,確保轉入地已經開通網上轉移服務,再接著辦理。
第 2 步:辦理社保轉移申請點擊左側的 “社保轉移申請”,根據自己的情況填寫信息。
這里也提醒一下:要進行轉移,必須在轉入地交了社保。比如想從深圳轉回老家,轉之前就要在老家交上社保。
第 3 步:查詢受理審核結果申請之后,如果想查詢進度,可以通過網頁左側的 “審核結果查詢” 和 “進度查詢”,隨時了解情況。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網頁版只支持 養老保險 的轉移,醫保以及公積金,還需要其他方式辦理,具體情況也可以咨詢社保局熱線:區號 + 12333 。
10、如果退休前,沒交夠15年怎么辦?參加城鄉居民社保的人全國多數城市現在都可以一次性補繳。
如果退休前,職工養老沒交夠15年,很多城市可以延遲退休繼續繳納或者一次性全部交完。
比如說深圳規定,下面3種情況的可以一次性躉交職工養老保險,滿足條件的可以線上辦理補繳手續。
11、社保斷繳會影響領養老金嗎?
前面也說到了,領取養老金有一定的累計繳納年限要求。養老保險要求的年限是累計繳納,斷繳1-2個月,影響不大,養老金領取的數額可能會少一點。
但是如果因為斷繳導致退休前養老保險沒有繳滿15年,領不了養老金,這可就虧大了。
另外,外地戶口如果想領養老金,需要在所選養老城市累計繳滿10年才可以。
比如想在深圳養老,盡管養老保險累計繳滿了15年,但在深圳沒有繳滿10年,那就不行。
12、我們可以提前退休嗎?
工作996,生病ICU,是很多互聯網工作者的痛,很多朋友說:未來看不到頭。那除了實現財富自由,養老保險能不能讓我們提前退休,領養老金呢?還真有些人可以。根據國家規定,有兩類人是可以提前退休的:第一,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員,男性滿55歲,女性滿45歲就可以辦理退休。
具體要求:從事有毒有害工作滿8年,從事井下、高低溫工作滿9年,從事高空、繁重體力工作滿10年。第二,喪失勞動能力。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在崗滿10年的,男性滿50歲、女性滿45歲可以退休。具體怎么辦呢?建議大家提前90天就去申請。
還在工作的,向單位申請并填寫《養老保險待遇申報表》,最后由單位提交資料給社保局。
沒有工作的,自己帶上身份證、戶口本、以及失業證等相關資料去社保局申請。最后,要注意,就算提前退休,想要領養老金,還是要交夠15年養老才行。
13、去世了,養老金怎么辦?
有不少人擔心如果退休前不幸掛了,那交的錢不就打水漂了?自己白交錢?首先,如果人沒了,單位交的那部分或者是國家補貼的部分就跟我們沒什么直接關系了,但個人賬戶的錢是穩穩在的。
養老保險保障內容除了養老金福利,還包含喪葬補助金、撫恤金。
如果不幸去世了,居民養老和職工養老都會講個人賬戶的余額返還,同時會給家屬一些補償金。
如果退休前身故,家屬可以領取參保人個人賬戶部分和撫恤金;
如果退休后身故,個人賬戶的錢還沒領完,家屬可以領取。
已經領完了的就沒了。職工養老一般交的會比居民養老多,所以補償的情況,也要比居民養老更好一些。
14、社保交滿15年,為什么領不了養老金?
我們前面說了,養老保險交了15年,可以領取養老金,那為什么有些人領不了呢。有這么幾種情況:1)沒到退休年齡交滿15年,一定要達到退休年齡后才可以領取養老金。如果交滿15年,還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可以繼續繳費,交的年限越長,退休后能領的錢越多。2)交成了臨時社保養老賬戶主要有一般賬戶和臨時賬戶之分。如果你在工作地交的是臨時社保,哪怕你交滿15年了,也是沒辦法在這個地方辦理退休的。什么是臨時社保呢?一般都是外出打工的人,如果男性已滿50歲,女性已滿40歲,這個時候在外地參加的社保就是臨時社保。這種情況只要把臨時養老賬戶的錢轉移到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地方就可以辦理退休了。一個是老家,一個是之前交滿10年的城市。
15、社保養老 VS 商業養老,哪個好?
確實,中國有十幾億人,國家養老只能保證我們的基本生活,想過得優雅體面是不可能的。大師兄也常常收到這樣的留言:買商業養老險,是不是比交社保更劃算?問這種問題的一般都是沒有單位的自由職業者,在自己交職工養老還是商業養老險種猶豫。二者其實很難直接對比,因為職工養老每年繳費和領取都是變動的,它會跟著社會平均工資增加。而商業養老金是固定的,這里我們不看其他保障福利,只看收益率。我以 30 歲的自己早北京交職工養老的何先生為例:
直接說結論,成人不做選擇,如果有條件建議都買。職工養老金,買!商業養老金可以作為補充。它們的差異有4點:收益要看壽命:如果長壽,例如超過 75 歲,職工養老金的收益更高,否則商業養老金更好。
職工養老回本更快:如果只看每年領取的金額,職工養老金一般回本更快。在這個案例中,職工養老 66 歲就回本,比商業養老早 4 年。
職工養老能抵御通脹:職工養老金會跟著社會平均工資上漲,能抵消物價上漲的影響。不過將來工資上漲多少,是無法預測的。
商業養老領取穩定:商業養老金每年領取的錢是固定的,勝在穩定,現在就知道退休后能領多少錢。
【寫在最后】
我做過很多次社保科普,很多人對醫保有用,好用是有深刻認識的;但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養老保險沒用,甚至有些怨氣。
其實養老保險是我們國家平衡貧富差距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如果收入很高,那確實會被收割,企業給交到統籌賬戶的部分,可能會拿不回來,這些人不愿意交,情有可原,因為一般能力很強,即使不強制企業交養老保險,這筆錢他們大概率也可以拿到手。
但是,但是,我看到的是說養老保險沒用的多是收入水平并不太高的朋友。這我就納了悶了,養老保險交的大頭是企業,這操的哪來的心?對于不想交養老保險的朋友,你們自問3個問題:
1)如果不強制企業交養老,這筆錢真的能到自己賬戶嗎?2)即使企業不用節約成本,把上交國家的部分給個人,你真的能存下錢養老嗎?3)養老金很少,但是在我們老了,沒有固定收入的時候,每月領養老金真的沒用嗎,蒼蠅肉不能吃嗎?
這篇科普的目的不是糾正這些覺得養老沒用的朋友,而是讓其他的朋友了解養老保險,不受他們的影響,可以享受國家給的福利。因為,當你老了,頭發白了,有養老金相伴,其實很贊。
保險是門復雜的學問,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這里我以多年的實操經驗整理了一份資料,里面包含有《社保手冊》、《投保指南》、《保險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識,資料詳盡,關注深藍保,私信回復 “福利” 可以免費獲取,希望能解決你的保險問題。
何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