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之前發表的關于日本海軍九六式25mm高炮的文章中有讀者提到面對空襲同樣無力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在服役之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之一,然而初次作戰中俾斯麥薄弱的防空火力加上火控難以配合的防空炮,使英軍在沒有損失一架飛機的情況
在之前發表的關于日本海軍九六式25mm高炮的文章中有讀者提到面對空襲同樣無力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在服役之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之一,然而初次作戰中俾斯麥薄弱的防空火力加上火控難以配合的防空炮,使英軍在沒有損失一架飛機的情況下順利地投中了2枚魚雷,其中1枚炸毀了右舷的方向舵,使"俾斯麥"號失去了控制,無法逃避皇家海軍的追擊。而當時俾斯麥號上裝備的SKC/30 型37毫米高射炮則被許多人指責是防空無力的根本原因,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款一直被吐槽的SKC/30 37毫米高射炮,以及對俾斯麥當天對空作戰表現的分析。
俾斯麥號戰列艦
性能參數
SK-C/30型高炮于1930年設計,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產,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單門火炮全重243千克,總長度8.2米,身管內刻有16條長2554毫米的膛線,身管長3.071米。膛室容積為0.5升,發射藥為0.365千克,最大發射膛壓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彈重0.745千克,長度為1620毫米,最大射速為80發/分(雙炮160發/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時射程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為1078米/秒。俯仰角度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轉速率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為3度/秒,裝備有獨立的射擊炮瞄設備,及優良的彈道性能。
實戰效果
但是!由于采用人工裝填,使得實戰中的射速根本不可能達到80發/分,通常情況下除炮手外需要四人裝填,從圖片里可以看出兩人身前的肚兜里裝著炮彈,再由另外兩人裝填。這種裝填方式效率極低,可以說是二戰期間最差的防空炮之一。
然而俾斯麥艦糟糕的防空表現只是因為裝備了這款高炮嘛?接下來我們從多方面來分析一下當天的戰斗。
俾斯麥防空火力
八座雙聯裝 105毫米/65倍徑SK-C/33/37高平兩用炮
八座雙聯裝 37毫米/83倍徑SK-C/30高炮
兩座四聯裝 20毫米/65倍徑MG C/38高炮
12座單裝 20毫米/65倍徑 MG-C/30高炮
我們可以看到,俾斯麥艦裝備了三種口徑的防空炮。其中20mm和37mm高炮需要炮手目視配合簡易瞄具進行瞄準,并且會配一名外部的火力引導員。而105mm的大口徑防空炮則使用火控系統,輸入不同的參數進行計算瞄準。
105mm高炮的問題
俾斯麥號戰列艦裝備有4座SK-C/33型和4座SK-C/37型65倍口徑10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但是由于SK-C/33型及SK-C/37型高射炮的采用了復雜的結構工藝,延誤了原定的出廠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剛服役時只安裝了上層建筑第一層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訓練結束后,"俾斯麥"號返回碼頭時于上層建筑第一層甲板的后部又安裝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原本計劃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貨后,再替換下先前已安裝于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后才發現SK-C/33型與SK-C/37型專用的火控系統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后的"萊茵演習"行動中,無法對來襲的英機形成有效的對空火力。
而根據德國艦船火炮測試部的報告,SK-C/37型火炮的炮架被發現了嚴重的缺陷,影響了火炮在使用時的高低射界,這篇報告最終得出結論:"C/33和C/37型火炮對低空飛行的飛機很難造成威脅。"而魚雷機的攻擊方式恰恰就是低空接近目標。
20mm高炮的問題
俾斯麥艦的20mm小口徑高炮采用彈匣供彈,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MG-C38型的射速僅220發/分(理論射速480發/分)射擊時還必須由專人在炮位左側用手持式小型光學測距儀為炮手提供目標參數,炮手用常規準星瞄具對目標瞄準,實戰中難以形成足夠密度的近程對空火力。(可以看到與日軍九六式高炮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對空戰果分析
在當日的戰斗中,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共派出了15架劍魚,其中有13架參與了攻擊,命中2枚魚雷。英方資料顯示共有5架劍魚被擊傷,因此說俾斯麥上的防空火力全部打空了是不對的。但關鍵的一點在于劍魚這種老式雙翼飛機似乎特別抗揍,劍魚的機身及機翼大部分是由布制蒙皮覆蓋,炮彈可能直接穿過飛機而無法造成有效的傷害。而且在發動攻擊的當晚,根據英軍的報告,劍魚很晚才起飛,并且當時天氣狀況不佳,有限的能見度使得防空火力的精度下降,同時也使得觀測員校準更加困難,而在北大西洋的高海況條件下,也使得對空射擊精度下降。
不過我們不能否認德軍炮手在眾多不利因素下的表現,在英軍的報告中寫到:"德軍的高炮極其準確,使得最后兩架劍魚沒有參與攻擊,他們發現每次轉向都遭到精準的高炮火力。不得不放棄攻擊。"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由于各國海軍對空中的威脅認識不深,艦只上所配備的防空武器無論是從性能還是數量上都不能與二戰末期相比,即便是以強大防空火力著稱的美軍,在戰爭初期使用的四聯裝25.4mm高炮和12.7勃朗寧機槍也被認為效果不佳。當然德海軍的艦艇防空經驗非常之少也是限制其對空火力發展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盡管雙聯裝 37毫米/83倍徑SK-C/30高炮是一款極其糟糕的武器,但俾斯麥的覆滅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好啦,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果你喜歡的話不妨點個贊~~~有什么問題可以在評論區一起討論呀~~~近期會主要寫一寫有關軍艦防空的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哦~~~
李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