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胡雪巖是清末有名的商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富有傳奇色彩。他從一貧如洗,發展成風頭無兩的“紅頂商人”,卻在晚年被迫抄家,在凄苦貧寒去世。傳聞胡雪巖去世時,曾交代家人把他的壽衣撕下一角,交給一個神秘人,這是真的嗎?這個神秘人是誰,胡雪巖這么做的
胡雪巖是清末有名的商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富有傳奇色彩。他從一貧如洗,發展成風頭無兩的“紅頂商人”,卻在晚年被迫抄家,在凄苦貧寒去世。
傳聞胡雪巖去世時,曾交代家人把他的壽衣撕下一角,交給一個神秘人,這是真的嗎?這個神秘人是誰,胡雪巖這么做的用意又是什么?
01 紅頂商人發家史
胡雪巖出生于安徽,家里非常貧困。從小,他就給人家做苦工,換錢補貼家用。
四處打工中,胡雪巖偶然去了信和錢莊當伙計,在這里,他勤快上進,做事靈活,得到了錢莊老板的青睞。
錢莊老板有意培養他,但還是想測試他的品行。一次,錢莊老板故意在地上扔了些銀子,看他如何應對。
盡管生活窘迫,但年幼的胡雪巖看到銀子后,并沒有私吞,而是完完整整的放到了柜臺上。
經此一事,老板對胡雪巖非常信任,覺得他心性堅定,是個可造之才。
錢莊老板沒有兒子,自此,便把他當接班人培養。教他經商之道,指導他錢莊的運營。
錢莊老板臨去時,拉著胡雪巖的手說:“順官,我去后,錢莊的生意就交給你了,你要誠心經營,切莫墮了我們徽商的名聲。”
說完,錢莊老板就撒手離去了。胡雪巖在床邊痛哭不已,連連保證,一定用心經營錢莊。
胡雪巖頗通經商之道,錢莊在他的手里日漸壯大。胡雪巖不僅經營錢莊,還善于結交貴人,玲瓏剔透。
1881年,左宗棠奉命出使邊疆,收復失地。胡雪巖聽后,動起了心思。他托人引見,見到了左宗棠。左宗棠初見他并不客氣,彼時,左宗棠非常繁忙。
當時的清政府積貧積弱,左宗棠出征新疆,軍需嚴重不夠,他早已心急如焚。四處籌措中,能抽空見一個商人,已是給了天大的面子。
胡雪巖深知左宗棠風風火火、直來直去的性子。見面后,并不虛與委蛇,卑躬屈膝,而是直截了當表明來意:“聽聞大人即將赴疆,雪巖心生佩服,愿奉上10萬石糧食和1000萬兩銀票,助大人凱旋。”
左宗棠聽后,心中大動。胡雪巖這一舉,可謂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左宗棠為人正直,并不私吞胡雪巖的錢財,他當即向胡雪巖表示:“定為你請功。”
出征邊疆的左宗棠老驥伏櫪,但銳氣不減當年。一年時間,就收復了大片疆土。凱旋后,左宗棠將各位將領的功績一一上報慈禧太后,其中也包括胡雪巖。
慈禧太后知道此事后,便賞賜了胡雪巖一件黃馬褂,封二品官職,授予一頂二品紅頂。自此,胡雪巖的從商生涯到達了巔峰,成為了中國史上少有的“紅頂商人”。
02 創辦慶余堂,救民于水火
清末,中國動蕩不安,在杭州城內外,傳染病導致的死尸遍地都是。胡雪巖見此情景,想到了年幼時的自己,頓生惻隱之心。
他聯系了幾位名醫,悉心研發藥方,籌建了慶余堂,期望拯救清朝百姓于水火之中。
慶余堂選址位于現代杭州歷史文化街區清河坊,現今,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古建筑群。
在慶余堂內,胡雪巖邀集眾多名醫研制藥方,“局方紫雪丹”等多種名方至今流傳于世,是治病救人的良藥。
在慶余堂內,胡雪巖推行“戒欺”和“真不二價”的經營理念,就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使得慶余堂名聲大噪。在民間,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慶余”之稱。
在清末的動蕩中,慶余堂的出現,讓百姓有了一個可信賴的醫館,一些疑難雜癥也有了治愈的可能。現今,慶余堂已經成為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傳承場所之一,是杭州的地標性建筑。
03 商業帝國 轟然倒塌
胡雪巖的商業帝國不斷壯大,錢莊、醫館、絲綢遍地開花,一時風頭無兩。隨著生意的壯大,他內心的貪婪開始暴露。
不僅生活奢侈,他還貪圖女色,專門收集了“十二金釵”享樂。做生意時,也不再嚴謹。
1882胡雪巖看上了生絲的生意,想壟斷這門營生。他派人到處搜羅生絲,想把生絲盡數拿下,這樣,生絲的價格就由他做主了。
在胡雪巖的指示下,他管轄的店主到處搜尋,花了近2000萬兩銀子買下了市面上的所有的生絲。
然而令胡雪巖沒想到的是,這一年,生絲的產量格外好,歐洲的生絲供應豐富。
胡雪巖搜羅生絲事被他的對家盛宣懷知道后,盛宣懷心生一計,想以此整治胡雪巖。
盛宣懷先是聯系了手里有生絲的商人,威逼利誘,命令各商人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生絲,生絲的價格因此一落千丈。
由于胡雪巖在初期囤積時,花了大量資金,手里資金流轉不足,此時,只能以低于成本價拋售生絲,這讓胡雪巖大大虧了一筆。
這時,盛宣懷再生一計。他命人放出消息,聲稱:“胡雪巖因為生絲一事大受影響,他的錢莊已經沒錢了,取不出錢了。”
這消息,不是通過官方渠道放出的,而是命令小廝在酒館、茶館、飯莊傳出的,一時間,人心惶惶。
百姓都以為,胡雪巖的錢莊真的沒錢了,紛紛奔走相告。沒存錢的人只是聽了個熱鬧,存了錢的人擔心自己的錢財打了水漂,趕忙去錢莊取錢。
一時間,胡雪巖的錢莊里,烏泱泱的人,全是取錢的。
錢莊哪里備得了這么多現銀,人們取不到錢,更堅信了胡雪巖沒錢的傳聞,在胡雪巖的錢莊里鬧事。掌柜的一看,趕緊讓人報告胡雪巖。
等胡雪巖各方籌措,把錢莊的事擺平后,已元氣大傷。生意一落千丈,曾經的商業帝國,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
1885年左宗棠去世,胡雪巖失去了左宗棠的庇佑,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左宗棠去世后,有人趁機告發胡雪巖勾結外國商人,原因是他代表清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的時候向朝廷多報了利息,慈禧太后聽后,一怒一下,下令對胡雪巖抄家。
因為有御賜的黃馬褂,胡雪巖保住一命,可家財盡數充公。曾經的“十二金釵”也紛紛逃走,只剩下胡四夫人和九姨太還愿意陪在他身邊。
幾人逃到了一處茅草屋,在這里,胡雪巖度過了他余生最后的時光。
04 臨終遺言,撕壽衣一角,給神秘人
1885年11月,福州終日陰雨,木欒樹開著紅色的花,在雨幕里氤氳一片,看不清樣子。撐著油紙傘的路人行色匆匆,邊走邊咒罵著這惡劣的天氣。
九姨太穿著一身粗布褂子,拎著一包藥從藥房出來。昔日的綾羅綢緞早已在抄家時盡數化為烏有,同樣不在的,還有她精致的容顏。
昔日美人在流離中,早已風華盡失,臉色蠟黃,面容憔悴,比一般婦人更顯滄桑。九姨太抬頭看了眼天,凄涼地想:人世間,錢也好,命也好,哪有什么是不變的呢。
回到破敗的草屋,這是胡雪巖現在棲身之所。屋里破敗不堪,到處是土,幾個喝水的杯子斑駁得掉了漆。
突然聽得胡雪巖咳了起來,粗重的喘息在通過肺子時,發出嘶吼聲。
九姨太忙扶起胡雪巖,給他順氣:“老爺,妾身買了藥回來,待會喝了您就舒服了。”胡雪巖側頭看了她一眼,喘息著沒說話。
從被抄家起,胡雪巖就終日郁郁寡歡,不喜說話,胸悶氣短。大夫道是太執著,看不開。
九姨太匆忙去熬藥,柴火發出星星點點的光,藥的苦味彌漫在整個草屋里。胡雪巖被苦味刺激得清醒了點,粗啞著聲音喊人。
九姨太在火爐前看著火,羅四夫人近前去照顧胡雪巖。看著他蒼白沒有血色的臉,羅四夫人心疼不已:“老爺,您休息會吧。”
胡雪巖不耐煩地揮手打斷她:“你去,拿筆來。”
羅四夫人不解,仍是順從地取了筆墨來,這是抄家時帶出來的,唯一一點值錢的東西了。
羅四夫人輕輕展開,胡雪巖抖著手一筆一劃,劃得用力,仿佛是發泄他經年累月的怒氣,她低頭一看,紙上赫然寫著:“胡氏一族,日后不得從政,不得經商,不得娶李姓女。”
胡雪巖寫罷,筆一丟,躺下接連喘氣:“我去以后,你告訴緘三(胡雪巖兒子)他們!”胡雪巖手指著剛寫好的字跡,手指止不住地顫抖。
羅四夫人哭著收好筆墨,點頭稱是。
九姨太一邊煎藥,一邊看著黑漆漆的窗外,沒多久,雨點就大了起來,像豆子一樣,砸在地上,咚咚地響。雨太大,進了屋子,羅四夫人趕忙去處理。
屋里,聽著胡雪巖發出越來越粗重的喘息聲,九姨太不放心,返回屋子,扶起胡雪巖,給他拍背。
胡雪巖并沒有好轉,越來越沒有力氣。他伸出手扯著九姨太的粗布衣襟,喘息著說:“我死后,可能會有個戴鐵帽子的神秘人來,你到時候,將我的壽衣撕下一角給他。”
九姨太聽得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這是老爺結識了什么人,還是有什么未完的事情。但胡雪巖已經氣若游絲,說不出什么話了,九姨太只好點頭答應。
胡雪巖說完,力氣就越發地少,整個人動也不動,只是還睜著眼睛,九姨太一邊哭,一邊請夫人過來。
待得羅四夫人到來,胡雪巖已經閉上了眼睛,只是微微地還有呼吸,又過了一刻鐘,連呼吸也沒有了。
窗外,雨下得更大了,噼噼啪啪的雨聲砸在地上,羅四夫人和九姨太在床邊痛哭,深夜冷雨里,一代著名的商人就這么去了。
05 神秘人與壽衣的秘密
胡雪巖去世后,羅四夫人和九姨太操持后事,給他辦了個簡單的葬禮。
一口薄皮棺材,一身粗布壽衣,草草送他離去。趁人不注意,在入棺前,九姨太偷偷撕下了壽衣一角,藏在袖子里。
葬禮當天,來吊唁的人少之又少。曾經在胡雪巖輝煌時與他結識的人,早已不知去了何處。
在來的人里,九姨太果然看到了一個戴鐵帽子的人,她心里一驚,壯著膽子走過去,將一角壽衣遞給他,就快步走開了。
神秘人摸到衣角愣了下,又不相信地走進棺槨看了看,最后搖著頭走了。后來,聽有經驗的人說起,九姨太才知道,這個神秘人是盜墓賊派來的探子。
每當有大戶人家去世,盜墓賊都會派探子來打探,是否有珍貴的陪葬品。
胡雪巖讓九姨太將壽衣的一角給他,他一摸壽衣的料子是粗布的,就能知道,胡家已沒什么值錢的東西了,也不必再來盜墓。
不得不說,胡雪巖極其聰明,生前就將死后的事都算好了,這樣的做法,免得自己死后再受打擾。
也正因為這份聰明,使得胡雪巖的墓被保存得很好,直到100多年后,才被慶余堂老藥工趙玉誠發現。
胡雪巖的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鷺鷥嶺,是重要的歷史遺跡。鷺鷥嶺上,蒼翠的樹木環繞中,矗立著一座簡單的墓碑,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簡單而莊重。
也許這并不像人們想象中,一位顯赫商人的墓碑該有的華麗,但是,這簡樸的樣子,卻仿佛是他生命最后的注解。
胡雪巖的傳記,很多人寫過。關于胡雪巖的一生,也可以有很多解讀。他心思活絡,聰明伶俐,憑著自己的打拼,擺脫貧寒致富,實在不簡單。
他創辦了慶余堂,“真不二價”和“戒欺”的理念,至今對商業經營有啟發作用。
然而他創造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卻沒有防范風險,以至于被對手稍加使計,就毫無還手之力。他在清末的局勢中發家也在亂世中消亡,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但無論怎樣,胡雪巖的一生和他的經商智慧,都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相信很多人看過胡雪巖跌宕的故事后,不僅留下許多感慨,也一定會有許多思考和啟發。
參考文獻:
1.《紅頂商人胡雪巖:萬貫家財三天盡》;韓先洲;《民間傳奇故事》2020年11期
2.《“紅頂商人”胡雪巖成敗原因評析》;馬菲菲,龍進;《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年4期
3.《黠商還是官員:胡雪巖真相》;劉緒義;《書屋》2019年8期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