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楊利娟曾經的小鎮姑娘,當服務員一個月掙120,卻在她43歲這年,成了世界500強上市公司CEO。小鎮姑娘叫楊利娟,這家五百強,就是海底撈。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宣布卸任,楊利娟接棒。有人說這可真是逆襲哈!打工人的天花板了吧!你以為這是前人栽樹后
1
楊利娟
曾經的小鎮姑娘,當服務員一個月掙120,卻在她43歲這年,成了世界500強上市公司CEO。
小鎮姑娘叫楊利娟,這家五百強,就是海底撈。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宣布卸任,楊利娟接棒。
有人說這可真是逆襲哈!打工人的天花板了吧!
你以為這是前人栽樹后人摘桃,其實更像是臨危受命前途未卜!
現在的海底撈是個什么情況?內憂外患壓力重重,2020年初逆勢擴張,結果是去年一年把前三年的利潤造光!全國關店無數,口碑下滑,菜量服務市值一塊兒跟著縮水,就這局面,對于楊利娟來說這哪是高升啊這是火坑啊!
不過,這位小鎮姑娘可能已經習慣了。畢竟在海底撈工作了20多年,數不清多少次,她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都能寫個餐飲界的出師表了!
那問題來了:這個出身窮苦,初中文化的川妹子,憑什么一次又一次,挑起了市值千億的餐飲集團的大梁?海底撈又是怎樣培養出了這個最牛服務員?
2
海底撈
上世紀,1994年。
那一年,吃洋快餐是一件既昂貴又時髦的事兒,而國產餐飲品牌寥寥無幾。
那一年,16歲的楊利娟為了替兄還債,不得不輟學打工,打工的地方,是四川簡陽。
那一年,23歲的張勇剛經歷兩次創業失敗,第三次,他拉著幾個哥們湊了八千塊,開了家差不多能放下四張桌子的火鍋店,取名海底撈。也在四川簡陽。
那時的楊利娟文憑沒有閱歷沒有技術也沒有,好不容易在一家小餐館當起了服務員。為了保住這份工作,楊利娟特別賣力,說話做事也很利落。
偶然來吃飯的張勇,很快被這個伶俐的小老鄉吸引了,覺著像是既懂事兒又會來事兒的樣子,就問問:你在這里做,一個月多少錢?
楊利娟回答,120元。
張勇說,去我那里吧,我們給你160?;?!什么神仙老板!其實從創業第一天起,張勇幾乎就是這個風格,甭管公司開多大,他開出的工資,一直比同行高。俗話說是豪橫,有點文化的講法叫:千金買馬骨!不管怎么說,這種老板難得吧!呵呵呵呵可惜楊利娟拒絕了。
不知道她覺得不靠譜像騙子,還是對自己打工的第一個地方有感情,總之,兩人的第一次會晤無疾而終,直到后來那個小餐館倒閉,實在找不到工作的楊利娟,才來到海底撈。成了海底撈的第一位女服務員。這兩人終于有了交集,兩人的命運也從此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入職沒多久,就出事兒了!
3
結義
楊家的債主找上門來,急得楊利娟不知如何是好!沒想到公司一揮手出了800塊直接擺平,這是楊利娟當時五個月的工資。大恩不言謝,好好打工還錢吧!可公司會計發話了:張大哥說,這債算公司的,不用還。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能幫你無償還債的伯樂,我只能為你兩肋插刀!
楊利娟什么態度?張哥幫了我,我要好好表現!
之后的三年,楊利娟因為表現突出,被一路提拔,從服務員到領班,再到大堂經理,19歲就成了海底撈的第一個店長。
當然,有些家人表示:呵呵呵,畢竟是老鄉嘛!懂的都懂。
呵呵呵,那你可能不懂張勇。
盡管創業屢敗屢戰,但他絕不僅僅只想當一個小館子的小老板。幾張桌子小門頭撐死當一個縣城里的土財主,哪比得上走向世界,星辰大海那樣波瀾壯闊?
但一家小小的火鍋店想要突圍,就跟楊利娟這樣的小鎮男女,想達成命運逆襲一樣艱難。那怎么辦?必須要不走尋常路,就地取材,沖出縣城!張勇要求店里員工們學電腦,考駕照,寫日記,認真讀書。
隨之而來的反彈也可想而知,你要是個小學沒或者初中沒畢業的服務員,每天端盤子掃地忙得渾身散架,好不容易休息了老板還讓你讀書、學習,你會不會一肚子邪火?這老板腦殼有包嗦!
楊利娟什么態度?張哥不會害我,聽他的沒錯!
發了工資,別的小姑娘去買裙子,楊利娟卻一頭扎進書店。
在公司急需用人的起步階段,做一個指哪兒打哪兒的忠臣。也許這沒多少技術含量,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4
擴張
1999年,海底撈邁入第二階段,走出四川,去西安打市場。
有句話說:南方才子北方將,陜西冷娃排兩行。冷娃是啥意思?冷峻板正又倔又硬!經常店里上一分鐘還吃著火鍋唱著歌,下一秒就吵起來甚至還動手了!再加上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初進外地,舉目無親,門店開業半年,一直虧損沒啥起色。
這不是單個門店不成功這么簡單,想要星辰大海你起碼先能出省吧?主場龍客場蟲就別談什么突圍了!關鍵時刻,張勇喊來了楊利娟救火。
西安店里的冷娃們,對這個空降店長很不服氣:“不就是個只有小學文憑的鄉下丫頭嗎?憑啥管我?”
直到某天,店里來了三個小混混,喝醉之后解酒撒瘋鬧事兒,男服務員們忍無可忍把他們好好教訓了一頓,沒想到,小混混逃跑之后居然帶了幾十個大漢,抄著家伙一副要把門店推平的架勢。誰見過這陣仗啊,大家都嚇傻了。
店長楊利娟什么態度?這店是張哥花了好多錢裝修起來的,絕對不能砸!
于是只有80斤的她擋在最前面,不說鎮住了那些混混,也應該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這人?什么情況?所幸沒鬧大,事后楊利娟做筆錄,人問:你們老板是誰?她講:“老板叫張勇,在四川;西安這兒,我說了算!”
從此,西安門店的員工徹底折服,誰見了都叫一聲:楊姐。也許他們發現,這個川妹子,也是個冷娃!
在海底撈開疆拓土的第二階段,楊利娟做了那個能橫刀立馬,沖鋒陷陣的大將。緊接著她不光讓海底撈在西安開了下去,還一口氣連開七家。之后又開到美國,開到新加坡,全是楊利娟親自選址。
幾乎一夜之間,海底撈成為中國餐飲界的新生力量,巔峰的時候,所有商學院都在講海底撈的成功案例。一向穩重的張勇也有點飄了。接受采訪的時候他說:我們擴張這么快,自有手段!
這個手段是啥?海底撈的“師徒+抽成制”。人稱餐飲界的九陰真經——都知道很牛,但學會的沒幾個!還容易走火入魔!
簡單講,就是我帶出一個楊利娟,很牛!要是有10個楊利娟,各自帶出更多小楊利娟,那不得牛大了么哎讓我叉會兒腰!同時師傅徒弟之間有錢一起掙!
每個店長都能拿到自己管理餐廳利潤的0.4%+徒弟管理餐廳利潤的2.8%至3.1%+徒孫管理餐廳利潤的1.5%。師父帶徒弟,徒弟帶徒孫,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一波無窮盡也,讓張勇和楊利娟在2018年敲響了港交所上市的銅鑼。
現場張勇捂住了耳朵哈哈大笑,而他如果知道接下來爆發的各種問題,估計也會想把耳朵堵住。
九陰真經,開始讓海底撈走火入魔。
5
走火入魔
從2018年到2020年,海底撈在師父、徒弟和徒孫的的利益綁定下,開始了分幫結派的內卷。據說,在他們內部,至少形成了五大家族,為了擴大各自的規模和收益,爭相開店,搶地盤。
手握重權的店長,對店址的選擇開始松懈,對徒弟的考核也變得睜只眼閉只眼,重心放在了拼命舉薦徒弟開店。
短短三年,他們新開了1200多家店,甚至于一公里內有三四家海底撈,兩公里內有七家海底撈。
這些門店之間為了爭搶客源,又比賽似的發放優惠券,你發10元,我發20元。
張哥是楊利娟的張哥,對其他人來說,把眼前的錢搞到手更重要。
這是什么?外人沒打進來,自己人先亂了。
自亂陣腳還遇上天災,2020年對于幾乎所有餐飲企業都是毀滅性打擊,反向擴張的海底撈很快感到巨大的資金壓力,企圖漲價被網民痛罵,悄咪咪減少食材分量變相漲價還被懟上了熱搜,股價更是應聲而落,差點跌回了發行價。
此時海底撈想走出困局,就必須進入第三階段,擺脫創業初期所依仗的江湖氣息,實現大企業必需的標準化管理。
這是刮骨療傷,某種意義上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啄木鳥計劃”出臺了!而楊利娟,再次沖在了最前面,充當了那只毫不留情的啄木鳥。她面對的不再是西北那幾十個兇狠的大漢,而是海底撈這顆搖搖欲墜的大樹里深藏不露的害蟲。
她依然不負眾望,對內把管理升級,對外砍掉了300多家門店,今年1月,海底撈的翻臺率提升了7%,春節期間,翻臺率已經和去年春節持平?,F在看起來,已經成為楊總的她,依然沒有辜負張哥,和張哥的海底撈。
有人說楊利娟這只啄木鳥,啄著啄著,把老板張勇給啄下去了。也許是標題黨,也許是張勇眼看大器已成安心交棒提前養老,那個當年一心感恩信任忠實于張哥的小鎮姑娘,現在已經成了持有海底撈1.797億股股份,任職16家企業的,一個龐大餐飲帝國的接班人。
草根逆襲的故事,可能要告一段落了,而有一個問題,一直讓我反復思考:我啥時候也能遇到一個幫我還債的好老板??!
劉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