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新一輪冷空氣東移南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普遍降溫,大多數農村居民開始燒煤取暖。但是讓他們苦惱的是,今年冬季取暖費用翻倍上漲,根本用不起,只能在床上多加床棉被。最近內蒙古、甘肅等地居民紛紛反映煤價漲得過于離譜。其中,甘肅煤價與去年同期相比
隨著新一輪冷空氣東移南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普遍降溫,大多數農村居民開始燒煤取暖。但是讓他們苦惱的是,今年冬季取暖費用翻倍上漲,根本用不起,只能在床上多加床棉被。
最近內蒙古、甘肅等地居民紛紛反映煤價漲得過于離譜。其中,甘肅煤價與去年同期相比翻倍,內蒙古煤價更加夸張,比去年同期貴了三倍。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年冬季取暖費用漲得這么厲害?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讓農民安全溫暖過冬?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
一,為何冬季居民取暖用煤漲得“兇”?
家住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王大爺說,前段時間他買了4噸煤,準備用于今年冬天取暖。但是價格已經漲得嚇人,每噸?需要2000塊錢,去年同樣的煤只要800塊錢一噸,質量差一點的則還更便宜,只要600元。今年一下子漲到了2000塊。王大爺說他活了50多歲,從來沒有見過煤價漲到1000元一噸以上,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活久見”。
當地的煤站老板則說,前期煤炭進價只要800元,他們賣900元一噸。但到了9月底和10月初,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現在批發價已經到了1900元,如果不賣2000元一噸,根本沒有利潤可言。
但是價格漲得這么貴,居民不愿意買,也舍不得買,所以生意不好做。這種情況在甘肅也同樣出現,去年煤炭價格600元一噸,今年一下子漲到1200元,翻了一倍。
當地老百姓算過賬,往年同期煤炭價格只要5毛錢一斤,今年價格已經漲到1.2元。本輪漲價是從八月份開始的,最初漲價幅度不大,到了最近一段時間,天氣變冷,煤炭價格明顯加速上漲。
對于北方居民來說,一個普通家庭,一個冬天下來,取暖用煤至少需要1.5噸。如果按照去年800元一噸的價格計算,一家人取暖費用只要1200元,但如果按照今年2400元一噸的價格,就需要花3600元。
對農民而言,煤炭價格暴漲,極大地增加了他們的負擔,讓他們根本用不起煤炭,也不敢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山西大雨導致煤價上漲嗎?
其實煤炭價格上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前段時間全國范圍內的限電也跟煤炭原料價格上漲有很大的關系。國內煤價整體走高,從而帶動了冬季取暖用煤的價格上漲。
而且,內蒙古和甘肅等地煤炭價格上漲,跟山西下雨沒有太大關聯。因為甘肅和內蒙自己也有煤礦,可以在本省內進行調節供應。據專家分析,這輪煤炭上漲是全國性的,上漲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今年很多煤礦企業在用地和環評手續方面不齊全或不合格,受到嚴格檢查,發生減產和停產,煤炭產量有所下降。其次,全國經濟快速恢復發展,各省對煤炭的需求量明顯增長。再次,居民用煤往往要經過多輪中間商轉賣,存在中間加價銷售行為,最后累積起來價格居高不下。
二、如何確保老百姓能夠用上平價煤取暖?
本輪煤價上漲,已經嚴重影響到老百姓的冬季取暖。在網絡上,就有當地的居民調侃:用不起煤炭取暖,只能躲在床上不起來,多加一床棉被,準備硬扛過冬。
冬天取暖事關民生,國家當然不會不管不顧。相關部門在注意到這種情況后,也立即組織采取了各種措施。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表態:
將組織重點煤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共同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措施。
在同一天,作為產煤大市的陜西省榆林市,就專門舉行了煤炭保供專題會議:
商討并確定了煤炭限價措施,當地煤炭價格將在現有市場價格基礎上下調100元,同時要求國營煤礦保供協價格不超過1500元/噸,國有煤礦的保供協價格不超過1200元/噸。
這些舉措的實施,對于穩定煤價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對于老百姓來說,今年居民取暖用煤價格上漲已成定局,還需要考慮除煤炭以外的其他取暖方式,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居民,可能還會重新啟用秸稈柴火等傳統取暖方式。
相關專家提出建議,一方面國家要從宏觀角度進行調控,確保農民冬季取暖問題得到解決。比喻采取限制煤炭價格和進行冬季取暖補貼措施,讓農民用得起煤。
另一方面,在農村生活的農民朋友,切記不要違反國家禁止秸稈焚燒政策,取暖方式應該合理有序。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你們當地今年冬天取暖費用是多少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