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似乎大部分的實體門店老板對于“收銀系統”的了解不夠全面,加上最近的疫情影響,實體門店生意受到很大的沖擊,作為服務實體門店的我們也挺清閑,剛好有時間梳理一份【收銀系統如何買】系列文章,供各位新開店的老板、已開店但收銀系統用得不順的老板參考,方
似乎大部分的實體門店老板對于“收銀系統”的了解不夠全面,加上最近的疫情影響,實體門店生意受到很大的沖擊,作為服務實體門店的我們也挺清閑,剛好有時間梳理一份【收銀系統如何買】系列文章,供各位新開店的老板、已開店但收銀系統用得不順的老板參考,方便各位進行收銀系統選購。
收銀系統
“收銀系統”一詞,在百度百科里有解釋:
收銀系統專門針對各個行業開發的軟件包括超市、酒店、理發、美容、餐飲業等顧主精心設計.。
這個解釋把收銀系統等同于收銀軟件,這非常誤導人,甚至是錯誤的。我們先把”收銀“和“系統”2個詞拆開來看:
收銀:是銷售過程的最終環節,這一動作的完成標志著交易達成(賣家收到貨款、買家獲得商品/服務)。
系統:系統一詞來源于英文system的音譯,即若干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體。
結合我多年服務老板的經驗,這樣理解“收銀系統”比較準確:
收銀系統是由收銀軟件、收銀機等收銀設備組成,用于處理銷售過程的某一或全部環節,目的是為了幫助商家提高銷售效率。
直白的理解是:收銀系統=收銀軟件+收銀設備(包括收銀機)
收銀機與收銀設備
收銀設備是個大分類名詞,收銀機、掃碼槍、盤點機、點單機等產品分類都屬于收銀設備的范疇。
收銀機本質上是一臺計算機,但是配置比我們平常用的電腦會低很多,原因主要是運行收銀軟件不需要太高的硬件配置,反而是對持續運行的穩定性(質量)、功耗(成本)有更高的要求。畢竟收銀機承載了核心的銷售業務,質量不過關影響生意,功耗高又增加電費。
以往收銀機的操作系統主要是windows xp、windows7,隨著安卓系統的發展,近幾年多了安卓收銀機,相比之下,安卓收銀機主要有如下優點:
1. 安卓系統的應用市場比windows的規范,不會有惡意軟件,日常基本不需要維護;
2. 安卓收銀機比windows收銀機功耗低得多,一年的電費可以省下不少。
收銀機會貼合不同業態的收銀過程,開發出不同形態的產品,主要有如下2類:
餐飲類(帶觸摸屏)
餐飲收銀機款式示意,圖為電容觸摸屏、集成打印機的款式
適合的業態:奶茶店、火鍋店、自助餐廳、西餐廳、中式酒樓、燒烤店、水果飲品店、甜品店、咖啡店、鹵味熟食店、零食堅果店、面包糕點店、西餅店、糕點咖啡店、中西餐店、快餐店、茶樓、海鮮檔等。
零售類(帶鍵盤)
零售賣場收銀機款式示意,圖為包含打印機、客顯、鍵盤、錢箱的集成款
適合的業態:超市、便利店、百貨、精品生活超市、水果店、服裝店、鞋帽店、建材家私城、母嬰用品店、童裝店、女裝童裝店、奶粉專賣、綜合購物廣場、社區超市、家具商場、家紡家飾店、箱包皮具店、服裝鞋帽店、彩妝店。
隨著消費浪潮的變遷,收銀機也慢慢出現更多的形態,以貼合實體門店加速銷售的需求。
手持、移動、多功能集成款:
安卓手持一體收銀機,支持wifi/4G,集成打印機、攝像頭、掃碼槍功能
顧客自助:
顧客自助結賬一體機,集成打印、掃描、人臉識別等功能
收銀軟件
按照百度百科關于軟件、應用軟件的定義:
軟件(中國大陸及香港用語,臺灣稱作軟體,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應用軟件是為滿足用戶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軟件。 它可以拓寬計算機系統的應用領域,放大硬件的功能。
結合上文關于“收銀”的解釋,收銀軟件可解釋為:
收銀軟件是為滿足商家在經營過程中,提高銷售效率的應用程序,它與收銀設備結合組成收銀系統,從而實現高銷售效率。
收銀軟件不像收銀機那樣在購買前可以進行直觀的對比,收銀軟件的選型在業內一直是個大難題,包括我公司從2014年起所代理的收銀軟件也換了3家,中間的選型、評估需花費極多的時間和精力,以下是一份同一軟件廠商面向大零售業態、不同規模層次的軟件功能對比列表:
excel表部分截圖,總共226行,圖片僅76行
這樣的對比表還只是同一軟件廠商的功能對比,而不同軟件廠商之間,面向同一業態(例如都是餐飲收銀系統)的對比就更加復雜,很多時候同一功能在不同軟件廠商之間的表述不是同一個詞,例如記錄門店所有商品信息的(條碼、名稱、品牌、類別、零售價、進貨價等)功能,在A廠商叫“商品檔案”,B廠商叫“商品庫”;有些收銀系統不把“商品類別”獨立為1個功能模塊,而是內嵌到創建商品的流程里。
收銀系統如何買
收銀系統承載了門店經營過程中最為核心的銷售業務,而收銀軟件作為實現高銷售效率的關鍵組成,建議各位門店老板先進行收銀軟件的對比選型,再考慮收銀設備,即
選好軟件,再考慮硬件,最后進行整體投入評估。
丁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