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水流云在草青青養老金是萬眾矚目的民生,每年養老金的調整都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2021年城鎮職工養老金調整實現了17連漲,1.27億退休職工已受益,且新增加的養老金已于7月底前基本發放到位。那么,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調整情況進展得如何了呢?(
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養老金是萬眾矚目的民生,每年養老金的調整都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2021年城鎮職工養老金調整實現了17連漲,1.27億退休職工已受益,且新增加的養老金已于7月底前基本發放到位。那么,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調整情況進展得如何了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至少已有上海、北京、山東、西藏等17個省份調整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已惠及約7000多萬城鄉老人,每人每月上漲金額為5元~100元不等,且新增加的養老金也已基本發放到位。今年兩項養老金的調整目前合計已惠及近2億人。
本文將帶朋友們重點對2021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情況進行全面回顧。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歷史回顧
1992年農村養老保險(老農保)開始試點,2009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農保)試點,2011年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2014年起,新農保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并,統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居保)。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對象為16歲~60歲,未被職工養老保險覆蓋的本地居民,自愿參保,按年交費,可自主選擇繳費檔次。
最初國家設立的年繳費標準分為12個檔次,分別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各地可以根據自己地區的實際情況,設立地區繳費檔次和標準。
目前全國不同地區最低年繳費標準為100元~1000元不等,最高年繳費標準為2000元~9000元不等,繳費標準差距懸殊。其中,符合地方政策的特困群體可以按照規定,享受政策優惠。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年滿60歲時,如果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且終身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由基礎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其中,國家統一制定月最低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待遇和個人費水平的高低無關。最低基礎性養老金標準范圍內費用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支付。
但各地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超出部分由地方財政支付。因此全國各地基礎養老金標準不同,即使是同一個省,不同市縣,基礎養老金標準也不盡相同。
至于個人賬戶養老金,其計算辦法全國統一。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金額(含參保人歷年繳費本金、政府補貼本金、集體補助本金及收益)除以139。參保人死亡后,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除政府補貼金額以外的部分,可以依法繼承。
2、全國31省份居民基礎養老金現狀
地方經濟水平不同,財政狀況不同,地方政府考量不同,基礎養老金水平差距懸殊。依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水平和給付水平的差異,全國31省市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與養老金給付情況可劃分為三類:
第一類:高繳費、高給付
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三大直轄市。
第二類:低繳費、中等給付
包括重慶、西藏、青海、海南、浙江、江蘇、寧夏、廣東、新疆、內蒙古、山東、福建、安徽等13個省份。
第三類:低繳費、低給付
包括廣西、河北、遼寧、湖南、甘肅、云南、陜西、吉林、江西、河南、黑龍江、山西、湖北、四川、貴州等15個省份。
可見,地區經濟水平越發達,地方財政實力越雄厚,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越高。目前全國基礎養老金最高的地區是上海,每月1200元,其次是北京,每月850元,而全國最低的地區每月不到100元,地區差距可見一斑。
3、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趨勢
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特點是起步晚,繳費水平低,給付標準低,總體保障水平低,調整周期長。2009年~2014年,最低月基礎養老金標準僅為55元/月,2015年、2018年、2020年分別調整為70元/月、88元/月、93元/月。
不過,2018年1月23日,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推出《關于建立城鄉居民養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此后,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頻率加快,并仿效城鎮職工養老金,越來越多的地區的基礎性養老金開始向高齡老人和繳費年限長的老人傾斜,開啟了城鄉居民養老金調整的新紀元。
對比2021年17省份調整城鄉居民養老金的相關通知,可以梳理出以下三大新趨勢。
第一個趨勢
部分地區的基礎養老金陸續開始體現出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即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部分,參照基礎養老金按適當比例額外增加養老金。
如,西藏地區就規定,繳費年限超過15年,每多繳費1年,每月加發基礎養老金的5%。江西則規定,繳費超過15年的,每多繳一年,增發基礎養老金的2%。
第二個趨勢
超過半數的地區開始為高齡老人額外增加基礎養老金。如,廣西,65歲以上老人在增加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每月額外再增加5元。江西,65歲額外加3元, 80歲以上額外加6元。西藏,65歲額外增加10元,70歲增加20元。
第三個趨勢
絕大多數地區已經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定期調整機制。如江西規定,基礎養老金每3年調整一次。
4、已調整地區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一覽
今年居民養老金已完成調整的17個省市中,大多數地區每月上漲5月~20元。其中,2021年上漲金額最高的地區是上海,由2020年的1100元,調整為1200元,每月上漲了100元。調整后,具體標準如下。
上海:1200元
北京:850元
山東:190元
西藏:185元
海南:183元至193元
浙江:180元 (2021年8月1日起執行)
江蘇:173元(南京500)
寧夏:150元
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50元
內蒙古:140元(2021年7月1日起執行)
廣西:131元(2021年7月1日起執行)
湖北:125元
江西:115元
甘肅:113元
安徽:110元
吉林:108元
貴州:93元(65歲以上老人基礎養老金額外增加2元)
備注:除單獨標注外,均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5、2021年其它省份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現行標準
天津:307元
青海:175元
廣東:170元
陜西:136元
福建:130元
湖南:113元
河北:108元
遼寧:108元
黑龍江:108元
四川:105元
河南:103元
山西:103元
云南:103元
重慶:95元
結語
近年來,大多數地區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調整節奏在不斷加快,部分地區一年一調,部分地區兩年一調,少數地區三年一調。并且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向繳費年限長的老人及高齡老人傾斜,額外增加養老金。
展望未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很大的發展和調整空間。但居民養老金領取人數巨大,短期內想大幅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水平,縮小與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差距,單靠財政資金還不客觀,存在著心有余,力不足的現實問題。
要根本性解決問題,需要多措并舉。如逐步適當提高繳費水平,優化居民養老金待遇結構,加大城居保基金委托投資,建立有效的多繳多補,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但一切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真金白銀,要慢慢來。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