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年的1月,燃油版微型車在產的就只有北汽昌河的北斗星,以及它的改型北斗星X5。北汽這番操作確實夠狠,反正車販子們是滿頭黑線,廠家產新車,這些人屯的二手車就爆冷了。之前炒到好幾萬,張嘴閉嘴正宗JDM和情懷,現在呢倒貼過戶手續(xù)費都沒人要了
2022年的1月,燃油版微型車在產的就只有北汽昌河的北斗星,以及它的改型北斗星X5。北汽這番操作確實夠狠,反正車販子們是滿頭黑線,廠家產新車,這些人屯的二手車就爆冷了。之前炒到好幾萬,張嘴閉嘴正宗JDM和情懷,現在呢倒貼過戶手續(xù)費都沒人要了。
講講車型歷史更有意思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北斗星引入國內基本除了排放標準和配置,基本相貌改變不多。北汽昌河此次又是把北斗星經典的相貌又請回來了,我要是再去介紹一下20年前的老車長啥樣,肯定會被大伙吐槽沒得可寫了。都20年了,北斗星的保有量也不低,我改行攤煎餅都比當討人嫌的復讀機有說頭,有的05后小孩可能不知道復讀機。我們當年上學時候聽英語磁帶用的,理論上是學英語的,實際上和小霸王學習機,好記星電子辭典并列成為娛樂用品。那時候CD是高級車才能有的配置,很多國產車就只有收音機,磁帶機甚至加錢都沒得選,自動倒帶那也是高級配置,用車機當復讀機那也是有錢人家孩子的炫耀。
上世紀80年代,正是改開初期,中日關系火熱,很多日本車廠都來華尋找合作伙伴。軍轉民的昌河機械廠開始研究制造微型客車,那時候很多地級市的企業(yè)都開始造車,類似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是個機械相關的廠家就敢上馬。1982年昌河機械廠仿制的鈴木carry微面下線,成功在南方市場當了小爆款,很多縣市用它來跑農村客運。1995年,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可以說當時造車的利潤挽救了昌河飛機。
2001年,昌河鈴木引入了第一代鈴木wagon R,本代車型血緣關系和奧拓有點關系,它還有個兄弟叫歐寶歐捷利,當年進口到國內售價高達15萬,那時候普工月薪才800塊。當年的鈴木可是請來了當紅小生小李子做代言人,現在小李子的顏值和北斗星的輝煌一樣成為歷史了。
不過鈴木做得非常正確的事情就是采用了四缸發(fā)動機,避免夏利那種口碑雪崩的命運。不過早年間由于申報目錄的緣故,北斗星最早那批是不能進三環(huán)不能走長安街的。直到2002年4月才改成6字頭的轎車編碼,并且通過國三排放。
不過在當時剝離非主營業(yè)務的背景下,長安+昌河+哈飛的合資局面驟然發(fā)生變化。鈴木本想借機整合在華業(yè)務,大眾才兩家合資廠,鈴木三家一起生產可以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哪知道長安在整合昌河和哈飛汽車業(yè)務的時候引發(fā)兩家工人的不滿,直接導致昌河鈴木名存實亡,自此以后鈴木就把發(fā)展中心移交到長安鈴木身上。直到后來被北汽2012年納入囊中之后,昌河汽車才贏得了正式的發(fā)展。不過鈴木后期也沒引入什么新款wagon R,由于退出中國市場的緣故,昌河那邊只有當年的一些合資技術留下來。
看膩了的外觀
JDM小方盒子Kei-car ,大視野車窗+鹵素燈,不過當年國產的時候車寬還是根據中國消費者的意愿加長了點。車標已經換成了北汽昌河的車標,行李架是高配才有的,不過能裝什么我心里也沒底。
輪胎方面,我就多說幾句。165/65 R13的輪胎很好找,因為北斗星這款車在國內保有量太大了,原廠的passage輪胎應該是四川橡膠輪胎的產品,之前昌河鈴木也用過很多品牌的輪胎,幾年前是飛德勒輪胎。換個好點的輪胎對舒適性是有幫助的,制動力也會有所提高,原廠胎就是圖個便宜。雙六幅金屬輪轂證明它是高配車型,低配用的鋼圈,我更喜歡掛鈴木車標時期老款的4.5JX13金屬輪轂。
側面也是和數年前一樣,居然還貼著VVT和排量標,大車窗也是個不錯的亮點。車窗除了乘客采光,對駕駛員的視野提升也很有效。這小車最經典的地方就是憑借身材優(yōu)勢能見縫插針地停車。
尾部變化只有北汽昌河的logo和字樣,Suzuki的車標不見了。頂配和低配的區(qū)別是多了個后雨刷,我對廠家表示十分佩服。其實早年間北斗星賣得火的時候,還有早期版本加裝前后金屬防撞保險杠的車型,只不過這都是4S強加的精品。
公安部令第124號:
有下列情形之一,在不關系安全和識別號牌的狀況下,機動車所有人不用辦理變更登記:
(一)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加裝前后防撞裝置
由于不用上車管所報備,還有提升安全的部分作用,這精品當時反而成為不少車主主動加裝的類型。可惜現在沒幾輛車加裝之后去討論油耗會提升多少,論壇上改裝北斗星的帖子也少了很多。
活化石內飾
如果你想了解20年前的車是什么水平,看看北斗星就知道了,水杯位置還在擋桿和中控之間的地臺上面,不好使還挺坑爹。
高配車型的優(yōu)勢就是有遙控鑰匙和中控鎖。方向盤抓握感比早年間強了點,這可能是比早年間車型升級的地方。方向盤唯一的功能鍵是喇叭,揚聲器就是聽個響的狀態(tài),收音機操作還挺繁瑣。有懷舊情節(jié)的人開開這車,原汁原味的千禧年水平。
加了塊電子屏終于有了現代車型的味道,胎壓、油耗、電量、水溫都在這看。然后沒然后了,他沒有什么配置,高配才有后視鏡電動調節(jié),連電加熱這么多年都沒搞出來。
我是真不知道這車怎么讓年輕的讀者理解,沒有大屏的車是什么樣子的,中控屏幕就和早年的日本進口VCD尺寸差不多。比早期版本現在的北斗星把手動空調的撥桿式換成了旋鈕式開關,也算個進步吧。
也不能說全盤是沒有進步,好歹廠家加了個USB接口。這年頭新車大多數采用手機無線互聯(lián)或者車機內置軟件播放音樂,MP3播放器和收音一體機十年前看起來挺不錯,AUX接口現在已經用的不太多了,我都把連接線都轉手掉了。原廠沒有的倒車雷達和倒車視頻影像完全可以用安卓車機替代,幾百塊就搞定了。
對了,我小時候那輛北斗星是手搖玻璃,現在的北斗星已經是電控升降車窗,可喜可賀。多說幾句,原本鈴木把持的時候很多零部件都是德爾福這種大廠的東西,昌河基本08年以后就大多替換成國產件了。組裝工藝上面到底沒我小時候那輛原版鈴木那么強,現款多少有點松散。
微型車的身材做出緊湊型車的空間
這輛車最IMBA的地方就是簡直像開掛一樣,用微型車的身材做出了緊湊級的空間。原版鈴木合資的北斗星是非常厲害,連主駕座椅底下都有給女孩子的換鞋托盤,副駕還有個果蔬儲物槽。現在嘛因為成本原因已經取消了,落地北汽手里你就祈禱下海綿不塌了就行。這座椅包裹性稍微有點,舒適性很一般。好歹座椅可以做到冬暖夏涼,還是很好打理的。前排絕對無壓力,我們高中教導主任一米九三都能坐進去,他心狠手辣地開著北斗星抓了我三年買校外食品。這個數據絕對沒錯,要不對不起我三年寫過的一摞檢查。
儲物盒比一些緊湊型SUV還大,好像又可以讓一堆自主車和合資車找個地縫鉆一下了。我小時候哪有電子證件這么一說,保險標、年檢標、環(huán)保標都必須貼在車窗左上角。這個副駕手套箱在當年就是放行車手續(xù)和隨車工具的地方。這個角度能看到油門的位置,油門是下踏式的長時間踩油門確實很累,而且像我這種穿45號鞋的胖人面對這種小車確實很難做跟趾動作。
后排正常身材能坐進去,稍微胖點就會頂到椅背,要么就是犧牲下腿部支撐蜷縮乘坐,后排其實是兩個人乘坐正好,三個成年人就有點擁擠。別看沒有后排中間的頭枕,行車手續(xù)上面標注了它是五門五座車,短途應急確實可以。小時候那種孩子坐腿上,行李放車頂上的舉動再也看不到了。
還得我這個當年的小乘客親自出馬,有的人說這車不能放倒后排純屬搞笑呢,原廠用戶手冊就寫明白了要拆掉后排頭枕才能放平。部分地區(qū)就干脆用北斗星直接送快遞,還有部分小生意人也用北斗星來做生意,為什么北斗星優(yōu)勢這么大?因為人家是轎車手續(xù),一般查車的時候不會緊盯轎車,而是抓面包車載貨抓得嚴。
不放倒座椅的時候能放四桶5L大豆油,放倒座椅之后空間拓展非常給力。山地車和滑雪板都能放進去,不顧及山地車漆面的人可以直接放,愛車的朋友肯定要自備固定繩才能安全運輸。
動態(tài)有提升也有下降
昌河北斗星是使用了K14B-D 1.4L發(fā)動機,現在版本沒有自動擋車型了,只有傳統(tǒng)的5速手動變速箱。VVT技術是昌河自己加進去的,電子節(jié)氣門的響應沒有原本鈴木那么暢快。掛擋行程比較長,掛入感沒原版那么清晰,離合器結合點比較低。我前面說過,這車由于空間原因,油門剎車太近了,像我這種穿大鞋的不踩錯踏板就不錯了。這車換擋可沒大眾那么干脆,換擋時間大概得有1秒。仍舊和原版一樣,5500RPM發(fā)動機自動斷油,國六到底還是有影響,百公里加速成績跌到了12.4秒。
1.4L的動力絕對夠用,97馬力推動一臺890kg的微型車要是不夠用,那才叫滑天下之大稽。開起來比較輕快,0-60KM/H內有很好的響應性,0-80KM/H以內還算平穩(wěn)駕駛。上高速以后雖然我曾經想過這車開起來得挺晃悠,實際上遠比我想象的要好,比一些面包車還穩(wěn)。超車必須留出來充分的提前量,因為這車想超速都難,過了110KM/H再加速都是慢慢等的狀態(tài)。北斗星采用了前麥弗遜后非獨立單縱擺臂式的懸架,為了空間犧牲了不少舒適性和操控。其實顛簸的程度和二代飛度差不多,又是暴露年齡的時刻。不過快速變道還是不要打太急了,這小車過彎側傾可不小,入彎必須提前踩著剎車或者滑行過去。
轉向手感非常輕,但是毫無路感,高速有些遲鈍,虛位有點大。本身重心就有點高,想拿北斗星完成秋名山的炫酷操作實在是太難了,我勸你放棄。剎車層面,前盤后鼓這種小車你也不能說啥,才四萬不到,好歹在國標強制要求下配備了ABS剎車。不過制動力釋放一般,45米的剎車湊合看吧,反正就一個微型車。百公里6.3L的油耗還是挺厲害的,我覺得非常不錯了,畢竟國六車油耗要比國五要高一些。
榛名總結
北斗星現在的競爭優(yōu)勢就是:空間大、省油、耐用、便宜。
比別的它也沒什么優(yōu)勢,雖然一些新能源微型車也沒好多少,但是至少人家用車便宜,就像老頭樂一樣。全系無氣囊這種問題,你不如想想這車能解決入門的用車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這小車是跑市內和市郊的,高速行駛很少很少。普通人嘛,錢才是生命線,做點小生意拉貨也可以。
用車是真便宜,輪胎一百多一條,機油也是一百多灌滿了。由于身材嬌小,很多車沒法停進去的小地方就是它的車位,對老舊小區(qū)還是很合適的。也有部分老司機退休以后用北斗星買菜釣魚逛花市。
手動擋不是問題,問題是廠家需要升級配置了。能讓北汽跑過國六復產的車證明市場有強大的需求,只能說它是目前無可替代的,除了自己家的北斗星X5沒有競爭對手。因為別家燃油版微型車都停產了,再戰(zhàn)5年也是可以的。
祝你好運,我肯定是不會選了。因為當年的小乘客已經人到中年發(fā)福,需要一個更大更寬敞的車了。
金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