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個來自中國香港與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一款仿生眼。其功能與人眼非常相似,將有望應用于醫療、AI及機器人領域。
這款仿生眼由一個半球形的人工視網膜和一系列傳感器組成,后者模仿人眼中的光感受器,可以實時捕捉并傳遞圖像。研究人員已將相關技術嵌入球狀體中,便于植入人眼。
據了解,團隊已在動物和人體身上對這款仿生眼進行了相關試驗。除了醫療領域,研究人員還計劃將其應用在AI及機器人領域。
多年來,科學家與醫生們不斷探索如何以人工形式代替人體的組成部分。這些實驗成果不僅可以提高有需求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以挽救其生命。
不過,在這些探索中,開發人造眼的過程還充滿著諸多挑戰。這是因為人眼與大腦的交互方式較為復雜,所以如何使兩者更好地交互是一大難點。
據悉,該團隊由三組研究人員組成,分別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范智勇團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團隊已將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于學術期刊《自然》。
中美科學家合力打造仿生眼:已在動物和人體身上試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10月發布的《世界視力報告》,全球至少有22億人視力受損或失明。這款仿生眼的開發及廣泛應用,無疑可以提高有需求者的生活質量,使其過上更加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