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我方特邀竹映月江“小二,來兩斤牛肉,一壇好酒”。“來啦,客官!”店小二端上酒菜后,俠客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盡顯江湖兒女本色,酒足飯飽后隨手丟下一錠銀子。這段經典的劇情幾乎成為武俠劇的標配,然而,劇中的俠客隨手灑錢雖然足夠瀟灑,但他們
作者:我方特邀竹映月江
“小二,來兩斤牛肉,一壇好酒”。
“來啦,客官!”
店小二端上酒菜后,俠客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盡顯江湖兒女本色,酒足飯飽后隨手丟下一錠銀子。
這段經典的劇情幾乎成為武俠劇的標配,然而,劇中的俠客隨手灑錢雖然足夠瀟灑,但他們錢數給的對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且讓我們穿越到江湖中,一起看看俠客們身上的煙火氣。
一、小二的難處
影視劇中的小二如果有發言機會,相信他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太難了”。
無論是《新龍門客棧》還是《武林外傳》,亦或是《水滸傳》中林立的酒肆,共同的特點便是所有來店里吃飯的客人,不是綠林好漢就是江湖豪杰,再不然就是大內侍衛、捕快殺手。
總之一個比一個能打,誰都不好招惹。
這樣的客人即便扔的銀子少了,相信小二也不敢去索要,若是一言不合惹怒了客人,后果那是相當嚴重。
畢竟某乎的熱門問題“如果穿越到古代開店,你會在店里掛什么水牌”的問題下,其高票答案是:“要打出去打”!
不過,銀子扔少了的情況在古代實際生活中很少發生,因為古代的銀子很值錢。
如果俠客們都按照影視劇中呈現的那樣丟下一把銀子就走的話,相信店小二絕對不會反對這種土豪結賬方式的。
二、銀子的價值
古代流傳下的文獻卻清楚地記載著白銀的價值。
據史料記載,古代的白銀長期處于稀缺狀態,而那些為數不多的銀礦還多半都為伴生礦,這直接導致歷朝歷代的白銀產量都低得可憐。
兩漢至南北朝時期,銀礦開采量極少,等到唐朝進軍南方后,白銀的開采量才漸漸提升,然而直到唐宣宗時期,白銀平均課銀量也僅有2萬兩(唐朝一兩約為40克左右)。
到了兩宋時代,宋朝政府為了滿足給“遼、金、西夏”等國上貢的巨大需求,開始一邊加大白銀開采力度,一邊瘋狂提高煉銀技術。
于是宋代的白銀產量突飛猛進,高峰時期一度達到平均每年約20萬兩的課銀量,但這樣的產量依舊少得可憐。
明代時,無法忍受白銀低產量的大明王朝開啟了鄭和下西洋及海外貿易的新征途,獲得了大量白銀,大明王朝的白銀儲備量才算有了一點點起色。
然而即便如此,繼承了這份家底的清王朝依舊是個貧銀國,以致于晚清政府在簽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后,籌措白銀時舉步維艱。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白銀就這么靠著極低的產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貴金屬”。
宋朝澶淵之盟中,答應每年給遼10萬兩白銀,就能換來邊境安寧。
《紅樓夢》中劉姥姥說:“二十兩銀子夠莊稼人過一年的了”。
因此,如果這樣珍貴的白銀被俠客們隨手扔給了店小二,相信店小二不會覺得錢給少了,只會懷疑收到假鈔了。
三、貨幣的流通
古人確實想出了在商品貿易時,用密度和銀相近的鉛來冒充白銀的方法。
為了防止這種在銀子里鑄鉛的造假手段,通常店小二們在收到整錠的銀子后,第一件事就是用鋼剪,把這塊銀子剪碎。
若是遇到銀兩給多了的情況,店小二會將碎銀子剪得更碎,然后稱出需要的重量。
這手絕活深深震撼了明末的一位神父,他在手札中寫下:
“在中國,連孩子們都會估量銀錠的重量和成色……每個中國人做這件事情(剪銀子)時都非常熟練,如果需要二錢銀子或者五厘銀子,他們往往一次就能鑿下準確的重量。”
為了最大程度使用貴重的白銀,人們還隨身攜帶類似銅鈴的東西,用來收集剪銀子時產生的銀屑。
由此看來,若是影視劇中的俠客們真能做到將貴重的白銀隨手扔出付賬的地步,那妥妥實現了財務自由,難怪他們能路見不平一聲吼,縱馬江湖逍遙度此生了。
參考資料:《中國貨幣史》《金融五千年》《史記》
項羽為何執意不肯過江東,杜牧不懂,但王安石很明白
聯金滅遼時,宋軍打不過遼國殘兵,真的只是戰斗力問題?
金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