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20年前河里常見的6種小魚,如今都“價值不菲”,家鄉若有是福氣年底了在我的家鄉這邊,不少養魚的農民朋友又要開始放水抓魚了,老家的話說就是“干塘”。記得20年前,到了干塘的日子,當主人把魚塘里的大魚撈了以后,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會去魚塘里面撿
前言
20年前河里常見的6種小魚,如今都“價值不菲”,家鄉若有是福氣
年底了在我的家鄉這邊,不少養魚的農民朋友又要開始放水抓魚了,老家的話說就是“干塘”。
記得20年前,到了干塘的日子,當主人把魚塘里的大魚撈了以后,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會去魚塘里面撿漏,因為在一些泥坑、水溝或者是泥巴里面,藏著不少的好東西,像泥鰍、螺絲、黃鱔、河蚌都是常見的河鮮,除此以外最多的就是各種小魚小蝦了。
當時如果運氣好,一天光是撈這些小魚小蝦也能搞到幾十斤,這也是孩子們的樂趣之一,誰也顧不上冬天的寒冷,只要有魚撿,高興的得不得了。
可是現在又到了村里干塘的日子,但是放干水以后,發現好多之前常見的魚類,如今卻都很少見了。本想著去捕撈一些野生魚來當寵物魚養殖的,可是卻是空手而歸,實在是可惜啊,現在好些小魚都已經很少見了。
在20多年前,這6種小魚在河里就十分常見,當時是多到沒人吃。如今卻都成為了稀罕貨,簡直是“一魚難求”。若你的家鄉還有,那是好福氣,記得要好好保護。
第一種:溪石斑魚
前不久看網上一些博主的視頻,有人就養殖這種魚,居然一條就要賣到十幾塊錢,一些品相好的更是要二十元以上一條,可是依然有不少人購買。
溪石斑魚,這是一種只屬于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主要是棲息在岸邊石頭底部,或者是水下石頭多的溪流中才有。
這種魚的個頭不大,但是卻很好分辨,因為它的身上有著這種魚獨有的一種“胎記”,就是身上有著很明顯的黑色花紋。
在過去很多的溪流都能見到這種小魚,有些愛吃的人就常去釣它們,如果找到溪石斑魚的窩,一上午能釣10余斤。而不愛吃魚的人,就不喜歡這種魚,因為它處理起來太麻煩,本來魚就很小,要把內臟去掉才行,尤其是魚卵更是千萬不能吃。
第二種:刀片魚
刀片魚也叫四方皮、鏡魚、彩圓兒,苦扁屎等,小時候一直不知道它的學名,后來才知道它叫鳑鲏,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土著魚類。
之所以得名刀片魚,是因為這魚很薄,看起來就如刀片一樣。鳑鲏其實是一種繁殖能力很強的 魚類,雖然個頭不大,但是愛成群的活動。
記得在我的家鄉20年前,去到河里、水庫里一網下去,能撈上來幾十斤的鳑鲏。當時卻很少人吃它,很多人都說它太苦了,而且沒什么肉。一般都是撈上來喂貓狗和雞鴨了。
但是想不到的是鳑鲏卻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魚類,就連日本天皇也喜歡這種魚,還特意到我國引進它去養殖。而近些年鳑鲏在我國也開始走紅了,它憑借著顏值而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在城里的一些寵物魚市場,鳑鲏都是論條賣,少則3-5元一條,貴的要上十元一條。
第三種:刀鰍魚
刀鰍魚是一種長得很像泥鰍,卻非常危險的魚類。這種魚的背上有一排隱藏起來的倒刺,非常的鋒利。如果徒手去抓它,就很可能會被它的倒刺劃傷。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以前的刀鰍魚都沒什么人吃,撈到了也是踩死了,或者是直接放生了。當時還有人說這種魚不好吃。
但是如今野生的刀鰍魚已經十分少見了,而在市面上這種魚的價格也是不斷攀升,有些地方它已經賣到了100元一斤了。并且還是供不應求,因為很少人養殖它,而野生的又非常有限。
第四種:塘翻皮
這是我家鄉的一種叫法,因為這種魚以前在干塘的時候,經常在一些水溝里面見到這種魚,所以而得名。它的學名叫中國斗魚,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小型魚類。
在過去斗魚都是用來喂鴨子的,只因為當時這種魚實在是太多了。經常在一些水溝、魚塘里面見到,甚至在稻田附近的水渠也能捕撈到這種魚。
當時一般都是用這種魚來喂鴨子,也有些小孩子喜歡抓它來當寵物養殖。不得不說這種魚很漂亮,并且生命力很強,很好養活的。一個小水盆,放一點水草就可以了。
可能是因為以前這種魚愛在臟的水溝里面生存,所以認為它很臟,不能食用。可是如今斗魚在觀賞魚市場成功闖蕩出來一片天地了,一條斗魚就要賣到5-10元錢。
試想一下,鯉魚、白鰱魚的價格都不到5元一斤呢,可見它的價格是真不低。
第五種:稱星魚
這樣也叫七星魚、山花魚、山斑魚、點秤魚等,學名叫月鱧,是一種長得很像泥鰍的小型魚類,但是它的身上卻有像秤桿上的星斑一樣的小斑點,因此而得名。
稱星魚同樣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只在一些水質清澈沒有污染的小溪或者是河流中才有分布,尤其是和地下暗河連通的一些深潭附近,這種魚是比較多的。
但是現在稱星魚已經非常少見了,這也讓野生月鱧在如今的價值變得極為珍貴了。在市面上這種魚已經能賣到上百元一斤的高價了,并且還供不應求。不過目前也有人養殖稱星魚了,就算是養殖的價格也要四五十元一斤。
第六種:土鯽魚
土鯽魚這可是現在很多釣友們都喜歡垂釣的一種魚類,別看這種魚個頭不大,一般也就是一二兩一條,并且身上的小刺特別多,但是用它熬湯還是非常滋補,并且美味的。
以前因為可吃的魚類多,土鯽魚這種個頭小,魚刺多的魚并不受待見。可是當時河里、水庫里面的野生土鯽魚卻非常多。
但是現在養鯽魚的很多,卻是一種三倍體鯽魚,這種鯽魚的個頭大,有些好幾斤重,并且因為生長快,魚腥味種,肉質也不佳,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吃土鯽魚。
即便是價格比工程鯽貴上數倍,依然不少人愛買。可是卻很難買到野生的土鯽魚了,多數都是工程鯽冒充的,除非是自己去野外垂釣。
結束語
在20年前,以上這6種野生魚在河里面都是十分常見的,說多到沒人吃也并不是夸張,以前它們都是不怎么受人待見的。
可是如今卻都價值不菲,并且還有錢也未必買得到,只因環境的變化,過度的捕撈等原因,讓好些魚在一些地方都已經難見蹤影了。
如果你的家鄉還有這些魚類,經常在河里面見到它們,只能說明你的家鄉環境還很好,而這就是一種福氣。希望大家能行動起來,好好保護它們。
各位網友朋友們,以上這六種小魚,在你的家鄉還多嗎?你們認識這些魚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侵權可刪除!)
馬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