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于80后、90后來說,節假日喊上朋友一起去KTV唱歌或許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回憶。現在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多了,但人與人交流線下交流的機會卻少了,按理講KTV可能正在走向沒落,然而實際上,依靠著一些所謂的“服務項目”,部分KTV反而可能越發火爆。
對于80后、90后來說,節假日喊上朋友一起去KTV唱歌或許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回憶。現在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多了,但人與人交流線下交流的機會卻少了,按理講KTV可能正在走向沒落,然而實際上,依靠著一些所謂的“服務項目”,部分KTV反而可能越發火爆。
KTV服務項目曝光
據《澎湃新聞》報道,作為KTV 收入的重要來源,陪唱引發的種種風波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越發引人注目,原本部分存在的灰色服務在多次打擊后變得逐漸沉寂,然而各種“擦邊球”卻不斷出現,甚至引出了各種暗號和“曖昧不清”的服務項目,在被曝光后,針對這些項目的監管或許也要出現了。
報道指出,從2015年往后,我國的KTV行業其實就在呈現一定的衰退,注銷數量在不斷提升,這主要就是因為只能設備的普及以及娛樂方式的進一步變化,就連網吧在內的一些傳統娛樂業也經營困難,更別提KTV這樣的服務企業了。2019年,我國全國注銷或者吊銷的KTV數量就超過了4500家,而僅在6年前,KTV數量達到了巔峰的12萬家。
顯然,造成KTV開始不擇手段反復試探底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娛樂服務行業經營遇冷,但這些企業本身也沒有足夠的辦法解決問題。從這個角度看,KTV行業內的各種亂象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了。
一次消費能上萬
據了解,一般來講KTV的消費項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K歌、酒水和服務。
K歌的日常消費自然不必說,國內這些企業因為競爭基本都積累了足夠的資源庫,但此前行業內針對版權的整頓一定程度上讓不大注重版權的機構優勢降低。
酒水這方面的費用也同樣有困境,因為成本和監管等多重問題,KTV的酒水天然比其他地方的要貴得多,因此消費人群也少得多,過去姑且時興KTV,消費者多,酒水消耗也多一些,然而現在年輕人很少唱歌,年紀大的人往往成了常客,KTV的酒水大多開始無人問津了,原本部分企業還能通過嚴禁攜帶酒水的“霸王條款”來限制消費者,現在這招也不好使了。
于是很直接的,幾乎所有的成本壓力都砸到了服務項目身上,通過服務來帶動高價格的酒水消費,通過打擦邊球來提升客流,有時候甚至一次消費能夠達到上萬元,由此完成全方位的盈利和攬客。但同樣的,這樣的行為也就意味著KTV在違法的邊緣“反復橫跳”,這種風氣也不利于社會發展。
歪風是時候停止了
幸好,從2018年開始,我國針對性的打擊黑惡勢力的相關行動如火如荼展開了,連帶著其他的犯罪行為一起加大力度進行打擊,原本很多涉及違法行為的KTV都被勒令關門整頓,被打掉的一些“擦邊球”更是不少。
不過這顯然不是這些企業面臨的最為嚴重的沖擊,就實際情況看,這股歪風的根源在于一些過去的“灰產”持有者和企業試圖讓自己翻身導致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人不斷被挖出和接受制裁,從我國多年來的低犯罪率就能明顯看出,圍繞色情產業的根正在被緩慢清理,即便當下還有部分“漏網之魚”,但可以相信的是,未來必然有一天,這些違法行為都會被清理干凈。
從消費者角度看,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來自KTV的這些灰色產業,而且隨著我國人口素質的整體上升,可能未來樂意去KTV消費的人還會進一步減少,換句話說,過去屬于KTV本身的生存空間正在進一步減小,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當下一些“另類”KTV 的出現,整體市場也會更加正規以及合法化,在一些人心中的不良印象也會逐漸減弱。
轉型不該打“擦邊球”
實際上,由于生存空間的減少,KTV轉型本身并不該是個大問題,因為當下有一些電影院、餐廳或者娛樂綜合題選擇將KTV 和其他功能整合在一起,甚至可能上下還有健身房作為引流,然而很多KTV卻依舊被曝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明顯就是圖省事的結果。
因此從行業角度看,要想徹底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引導,目前有部分KTV公司推出了“移動K歌房”,在很多地方都成了不少年輕人休閑娛樂的新場所,這就是一種化繁為簡的新辦法,或許以后選擇去KTV唱歌的人會變少,但這種零散的移動空間可能就會成為“新寵”。
不管怎么說,作為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盈利,這沒有問題,但也必須有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常識,走“灰產”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而在未來,透明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或許也會給KTV 以新的發展路徑,這就需要各個機構的老板自己把握了,畢竟監管是越來越細致和嚴格的。
劉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