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淮海戰役,是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到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在這場關乎雙方生死存亡的大決戰中,雙方都調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了一場殊死搏殺。淮海戰役1948年秋,全國戰場
淮海戰役,是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到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在這場關乎雙方生死存亡的大決戰中,雙方都調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了一場殊死搏殺。
淮海戰役
1948年秋,全國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都取得了重大勝利,所有的軍隊不但在質量上,而且在數量上也不斷占有優勢。華東戰場上,國民黨軍統帥部下令以徐州“剿匪”總司令劉峙集團4個兵團,3個綏靖區以及位于平漢鐵路南端的第12兵團等部隊共29個軍79個師約70萬人,分別置于徐州至蚌埠及其兩側地區,以攻勢防御,抵抗解放軍的進攻。
當時在華東和中原地區的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兩大野戰軍共22個步兵縱隊,1個特種兵縱隊,就算是加上華東,中原,冀魯豫邊區地方武裝,也一共才60萬人,遠遠少于國民黨軍部隊。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希望東北野戰軍入關之后,集中兵力一起打敗華東地區的國民黨軍部隊,不過粟裕的一封電報加速了戰爭進程。
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還沒有完全結束,粟裕就向軍委建議:立即進行淮海戰役。不過此時粟裕提出的淮海戰役是先奪兩淮,再打海州,連云港。而毛主席根據粟裕的建議進行了擴展,為淮海戰役設立了更大,更穩妥的方案,目的也不僅僅是殲滅一個黃百韜兵團,而是力求殲滅國民黨徐州“剿總”主力。
解放軍在調兵遣將的同時,國民黨軍也沒有閑著,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建議蔣介石集中兵力,組建強大的機動兵團,吸引解放軍攻擊某一座城市,之后出動機動兵團與之決戰。杜聿明還打算放棄鄭州,開封,商丘等城市,在魯西南和華野主力決戰,不過這一方案迅速被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否決,劉峙這樣的話勢必會造成徐州防務空虛。
由于內部意見不合,國民黨方面一直到1948年10月15日才制定出具體的應對方案,不過就在杜聿明準備指揮華東的國民黨軍行動的時候,東北野戰軍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遼沈戰役。此時國民黨軍內部有大兵團作戰經驗,且受蔣介石信任的將領并不多,杜聿明就是其中一個,杜聿明又奉命去指揮東北國民黨軍的行動,不得不擱置了徐州方面的作戰計劃,一直到解放軍發動淮海戰役,國民黨徐州“剿總”都沒有行動。這段時間里,華野中野做出了充分準備。
緊張忙碌地后勤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濟南戰役剛結束,華東軍區又開始為之后的淮海戰役做準備,連俘虜的糧食都準備好了。為了做好統籌安排工作,軍委派總后勤部長楊立三協同華野后勤司令劉瑞龍和中野后勤司令劉岱峰籌辦淮海戰役后勤和支前事宜。
1948年11月4日,華東局成立了統一的最高支前領導機構—華東支前委員會。當時華東野戰軍的具體分工是劉瑞龍負責前方戰場的后勤供給,華野后勤部長劉瑞龍隨華野指揮部行動,負責掌握部隊的情況和需求,對送到前方的糧食彈藥和物資進行分配;后方由華東局支前委員會負責,傅秋濤任華東局支前委員會主任,負責籌劃,征集和調運物資,把物資送到前方兵站。
淮海戰役開始之前,華東支前委員會就設立了大量的兵站,民站,糧站,油鹽供給站,傷員轉運站,野戰醫院和后方醫院,并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彈藥,大連建新公司生產的炮彈源源不斷的運到山東的一些小碼頭,之后老百姓又用小推車推到指定的地點,直到送到前沿陣地。
雖然華野在戰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由于戰役發展得過快,還是出現了后勤補給不足的現象。尤其是第二階段戰役開始后,華野部隊還沒有經過休整就進行第二階段戰役,部隊調動頻繁,有的在徐州以南阻擊杜聿明集團南下,有的在淮北阻擊李延年兵團北上,還有的在參加圍殲黃維兵團的戰斗,緊張的戰斗使部隊一直處于運動中,很少在一個地點長時間的停留,后方糧食,彈藥運輸跟不上,出現了相當嚴重的情況。
當時為了解決前方彈藥的燃眉之急,徐州軍管會清查了國民黨軍未能帶走的庫存后,立刻將繳獲的彈藥運往前線。當時華野的各種炮彈是5.3萬發,子彈520萬發,炸藥10萬公斤,防毒面具7500個,還分給了中野120萬發子彈,3000發炮彈,1000桶汽油。
不過在殲滅黃維兵團后,淮海戰役第三階段戰役開始,我軍進入休整階段,部隊的后勤補給開始充足起來。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戰役結束,黃維兵團被殲滅,杜聿明集團被圍,粟裕向華東局請示讓每位指戰員分半斤豬肉,5包香煙,周副主席得知后,復電說給每位參戰指戰員一斤豬肉,5包香煙。
1949年的新年,華野,中野官兵過得是十分開心的,80萬斤豬肉陸續發動各個戰場,油鹽和香煙也陸續送到。部隊實行輪番休息,一邊挖戰壕,一邊吃著解放區人民送來的豬肉,抽著送來的香煙過年。
被圍的杜聿明集團
和華野官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杜聿明集團卻陷入了饑寒交迫的窘況。濟南戰役王耀武被俘后,杜聿明就成為了國民黨軍中少數受蔣介石信任,且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將領,不過此時的杜聿明也挽救不了國民黨軍。
杜聿明率領三個兵團逃離徐州的時候,還帶了上城里的國民黨政府官員,學生,商人等群體,這些人加起來一共有近30萬人。被圍陳官莊后,蔣介石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救出這支萬部隊,剛被圍的時候,南京方面以空軍兩個空運大隊為主,并租用了中國,中央和陳納德三個航空公司的運輸機,晝夜不停地進行大規模空運。
最開始的時候空投大米,但杜聿明集團30萬人被圍的地方很小,根本就沒有多少柴火可以供30萬大軍燒火煮飯。之后杜聿明便要空軍空投大餅,罐頭等熟食,當時南京城內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趕制大餅,饅頭。
空投了沒兩天,陳官莊地區就開始下起了大雪,由于天氣惡劣,民航的飛機率先撤離了,國民黨空軍的飛機畏懼解放軍的高射機槍,不敢低飛,這樣的話就導致大量的空投物資隨著風向落到了解放軍的陣地上。
由于空投物資太少,餓急眼的國民黨軍官兵開始殺戰馬充饑,一些餓急的士兵甚至吃起了老鼠。為了取暖,一些國民黨官兵在燒完能燒的物資后,開始挖出棺材板燒火取暖,看到空投物資落到解放軍陣地一側后,一些士兵也不管不顧了,直接抓起生米和大餅吃,場面十分混亂。
不過國民黨的一些高級將領卻依然胡吃海喝,花天酒地,邱清泉命令警衛營把持著大量空投物資,自己也躲在帳篷里整日陪著幾位臨時姨太太飲酒作樂。一直到1949年1月7日晚,我軍打到第五軍外圍防線的時候,邱清泉才自言自語地說:“真正崩潰了,真正崩潰了!”
高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