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0年6月17日—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引領者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再次實現突破,成為NVIDIA合作伙伴中首家完成NVIDIA DGX A100在中國落地的企業,而這距離NVIDIA在美國發布該AI系統僅兩周時間。DGX A100是適用于所有AI工作負載的通用系統,能夠將訓練、推理、分析整合至易于部署的單一人工智能基礎架構,為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運算密度、效能和彈性。聯想企業科技集團通過對本地客戶業務的深度洞悉,以及在實際使用中對系統性能要求的深度理解,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DGX A100端到端解決方案,再一次證明其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的上乘實力。
NVIDIA DGX A100中國“首秀”,聯想本地化服務持續引領企業智能化發展
NVIDIA DGX A100
強大“內芯”,支持客戶AI能力不斷升級
隨著AI連續三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一前沿技術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而“新基建”浪潮則再次提升了AI的重要性。當前,教育、醫療、交通、制造等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對AI賦能有著極大需求,如何推動AI在場景中的成功落地,已成為行業共同面對的重要發展課題。
AI平臺架構是推進所有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基礎,通過深度學習,平臺架構的每次升級和擴容都能為企業的業務性能帶來又一次的飛躍,然而,這個過程如果沒有GPU的支持,等待深度學習的訓練和推理結果可能需要幾天甚至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高速GPU則是成功部署AI的關鍵之所在,它能夠將訓練時間大幅縮短,迅速獲得反饋,從而快速迭代深度學習網絡。同時,如果配有多GPU,還可以實現深度學習模型的并行訓練,有效擴展神經網絡訓練規模,支持上千萬或上億級別的訓練樣本的使用。
為此,聯想凌拓在中國首次引進了新一代NVIDIA DGX A100。該系統在6U的機箱里蘊含了5 petaFLOPS(五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秒)的AI性能,并整合了八個具有TF32的第三代NVIDIA A100 Tensor Core GPU,能在無需更改任何代碼的情況下,使FP32精度下的AI性能達到1289Seq/s。A100 GPU相比V100 GPU可以提升6倍的BERT(NLP——自然語言處理模型)預訓練性能,充分滿足客戶對擴容后的計算要求。與此同時,DGX A100配置了2個AMD Rome 7742 CPU,還率先采取PCIe4.0規范,提供出色的I/0和內存帶寬。
此外,DGX A100采用了一項GPU至GPU的高速直接互聯技術——第三代NVlink,相較于傳統PCIe配置,其提供了更加優秀的性能表現。該技術將GPU對GPU的直接頻寬加倍至每秒600GB,幾乎是PCIe4.0的10倍,搭配NVSwitch,DGX A100可以提供更大的GPU頻寬,更多的連接,及更佳的擴展性。
為提供進一步的擴展,DGX A100平臺支持多達9個NVIDIA Mellanox ConnectX-6 HDR 200Gb/s InfiniBand適配器。這使得DGX A100平臺能夠實現橫向擴展,并支持構建性能強大的集群系統。高速互聯技術支持RDMA技術,能夠實現GPUDirect通信。這提供了高效率、高吞吐量、低延遲的GPU到GPU和GPU到存儲的通信,將數據寫入需要的內存。因此,其能為最嚴苛的工作任務提供無與倫比的性能和可拓展性。
定制化解決方案,賦能客戶業務
DGX A100的中國“首秀”誕生在互聯網領域。該客戶是一家在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領域運用AI技術的先驅,風險管理作為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核心能力,涉及了大量數據。而深度學習可以基于真實事件的發生概率建立模型,通過模擬價格的深層信息的局部特征生成一個價格空間,從而對價格進行預測,形成風險預警體系,為企業提供智能輔助決策信息。
聯想在與這一客戶的長期合作中,知悉到盡管該客戶的深度學習系統里已經使用了上千片GPU,但仍無法滿足訓練需求,并且現在需要對系統進行擴容和升級,因此,聯想基于DGX A100的優秀性能,打造了一套定制化解決方案,未來,通過實地應用,客戶的深度學習系統的GPU容量將在原基礎上每年增加20%、GPU集群可并發處理兩倍的AI訓練任務、頻寬也將達到16GT/s,互聯能力更迅速并更具擴展性。
不忘初心,用服務為智能化轉型保駕護航
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此帶動中國經濟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產業智能化升級、實現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大支持。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在數據、算力、算法方面具有多年的深厚積累,占據AI發展的先機。同時,聯想企業科技集團時刻牢記初心,秉承“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洞悉客戶的業務發展需求,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從咨詢、設計到實施,把控項目周期各個環節,使客戶即使首次使用新型智能基礎架構也可以無懼風險,專注于自身業務。
目前,將NVIDIA DGX A100系統引進中國市場的聯想凌拓團隊也在和相關合作伙伴緊密配合,旨在不斷為客戶提供最貼心的本地化服務和業界最優質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在客戶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時刻保駕護航!
陳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