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今,在環境問題不斷突出、交通擁堵頻繁出現的背景下,汽車行業正在加速兩個方面的突圍發展。其一是自動駕駛技術,其二便是新能源汽車!而近年來,相比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的推進速度明顯要快很多,其也被視為當前汽車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在我國,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商用普及,政府也是出臺了諸多的政策。例如今年以來,我國在“新基建”中便提到了充電樁的建設,同時在剛剛過去的4月,國家能源局也將氫能首次寫入法律之中,給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氫能和燃料電池行業帶去了重大利好。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4月23日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補貼延長2年;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新模式;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補貼原則……這些為行業帶去了重大福音。
不過,雖然政策和補貼的出現讓新能源汽車的落地普及迎來了加快,產業發展也逐漸駛入快車道之中。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也有不少的問題限制著新能源汽車的步伐。除開成本、基建設施、技術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安全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主要原因。
5月8日,湖南長沙一輛提車僅7天的理想ONE新能源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便突然冒煙,之后更是起了火。無獨有偶,同日廣東東莞塘廈一輛正在充電的新能源汽車也突然著火。此外,4月新疆阿克蘇市、深圳塘尾充電站等都曾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爆炸事件。
這些起火爆炸事件的頻繁出現,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落地敲響了警鐘。同時據國家大數據聯盟相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燃燒事故率已經占到了每年所有汽車燃燒事故率的三分之一,這同樣表示新能源汽車當前面臨著嚴峻安全方面的問題。
那么,造成這些安全問題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呢?
電池!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統計,電池問題依然是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的罪魁禍首。但有專家指出,因電池質量導致的小概率隱形缺陷卻在所難免,一直都是業界的一大難題,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因電池引起的安全問題呢?
首先是要探索新的電池能源,提升電池質量。電池質量是決定新能源汽車是否起火的關鍵所在,電池材料比容量不同所帶來的安全質量也不同。基于此我國電池行業需不斷探索更加的材料和配比,保障電池的質量。目前,我國新的政策已經明確將“技術指標穩定”列入補貼參評項目之中,這將倒逼車企和電池廠商改善質量。
其次是要鼓勵換電新模式,減少隱患的產生。研究指出,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度出現在充電過程中,這一方面與電池質量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充電模式有關。在此背景下,除了電池質量需要提升以外,充電模式也需改進。目前,相比直沖補電,換電模式更能提前獲知電池的安全和使用狀態,值得大規模鼓勵和推廣。
最后是要建立安全事故處理機制,加強監管。安全問題除了預防之外,監管和處理也很重要。大多數故障發生時,都會有電壓、溫度等參數上的表征,這為監管和處理提供了線索。基于此,我國應該建立相關安全事故處理機制,對事故進行風險性評估和溯源,避免更多事故的出現。此外,我國也還需建立統一電池標準、完善相關消費者維權。
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