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記得有人說過,在一段感情里,若一方一開始就覺得配不上對方,那么以后,就真的是配不上的,感情終會漸行漸遠。
黃亦玫和方協文的感情,就是這樣開始的。
從他倆相識到離婚的全過程,婚前無條件地寵她,婚后又無理由地指責她。觀眾總覺得是方協文變了,其實,他何曾變過,他的人品與性格都是從小便塑造好了的,只是在追求黃亦玫的過程中,他偽裝得滴水不漏而已。
方協文盡量地壓抑自己的人格缺陷,卻又坦誠自己的家境與努力上進的品質,就是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獲得黃亦玫這種優越家境出身的人的同情與欣賞,一方面賣慘,一方面又博得個人的好感。
黃亦玫這種書香世家,最看重的不是財富,而是一個人的擔當與上進心,恰好,方協文所展現出來的,正是他們最為欣賞的品質。
只能說,方協文這種人,很擅長拿捏人性,而且還拿捏得死死的。
男人最了解男人,大哥與父親都有看穿的慧眼,但女人看男人,總是差點意思,黃母與黃亦玫,不就對方協文很有好感嗎?這也是女性骨子里的圣母心在作祟。
從梳理方協文追求黃亦玫開始,分析一下,方協文做了哪些事,從步步精心設計追到手,到又親手葬送了自己的這段好姻緣?
一、方協文從新生報到那天,對黃亦玫一見鐘情后,就開始了他的心機追求之路。
他做了哪幾件事,將無數男人的“女神”追到手的呢?
1、 勇于出擊。大部分男生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由于畏難和害怕配不上,而不敢挑戰高貴的女孩。方協文則是看中了目標,就立馬出手,他屬于“目的性”極強的人。
2、在私下去打聽到黃亦玫在一家德國啤酒屋兼職時,他也辭去了賺錢多的家教,寧愿少賺一些也要和黃亦玫接近,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
3、在工作的接觸中,兩人慢慢從客氣變得熟悉,有了很多機會了解黃亦玫的喜好,很容易就投其所好,讓她對自己產生好感,成了朋友,一切更好辦。
4、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尤其是在工作場合,發生摩擦和矛盾是難免的。方協文正好碰到了一個可以瞬間拉近距離的契機,幫黃亦玫出頭揍了酒瘋子一頓。雖然自己受了傷,但這個傷不知傷得有多值得,激起了女人心底的愧疚感。
愧疚,是一個人卸下防備心理的最脆弱的地方。
他倆好上,也就是因為這一次。雖說方協文作為校友,看到黃亦玫被欺負不得不出手相助,但這個機會不也是方協文自己間接創造的嗎?接近她,保護她,走近她。
5、方協文最心機的一點是,腦瓜子轉得真靈活。明明沒有在校外租房住,偏偏可以為了幫黃亦玫養貓,立馬出去找到一間房子談妥租下,這種精神與魄力,恐怕沒有幾個男人能做到吧,即使能做到,也很難想到,或立馬辦到。
一只貓,便成了兩人之間的紐帶。因為看出黃亦玫很喜歡貓,方協文為了投其所好,真是下了血本,表面看是為了一只貓可以租下一間房,實則,這個租房的投入,是個長線投資行為。
6、有了貓,不管是黃亦玫經常來方協文這里看貓,還是她為了貓也搬出來住,這兩者都可以為方協文創造條件。
在得知黃亦玫也要出來租房時,方協文的腦瓜子又開動了。
趕緊找到房東談租下閣樓,轉頭對黃亦玫用便宜一半的價格租給她,還偷偷地將閣樓用黃亦玫最喜歡的畫家的色調粉刷了,布置成女孩喜歡的調調,然后才讓黃亦玫進屋參觀,果然一眼就眼中,答應搬過來。
方協文只是個窮學生,兼職賺得也不多,卻可以背地里為了得到黃亦玫,如此下血本,三年為她貼了兩萬多的房租。
可這些付出,方協文只要在他步步套路之下追到黃亦玫,一切都有了回報。他太知道這個付出與回報的機率了。
得到黃亦玫的機會,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將黃亦玫這種知書達理的女生,真正是拿捏得死死的。
得到了黃亦玫,不僅是得到了他喜歡的人,還得到了他的家庭資源,黃亦玫的資金支持,以及光鮮亮麗的身份與地位,還有值得炫耀的婚姻。
7、在黃母來上海探望黃亦玫時,方協文又表現出了一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可靠與踏實的樣子,很容易走近一個母親的心里,覺得他很會照顧自己任性又嬌養的女兒。
陪黃母去買菜,跟著她學做菜,搶著洗碗,幫著挑選上海特產,搬東西等等,總之一切能插上手的事,都投其所好,盡可能地創造套近乎的條件和塑造好感。
心愛的女兒在異鄉,有一個這么懂事貼心的人在身邊照顧,黃母放心不少,也默默認可了他倆的進一步發展。
8、不出意料地,方協文成功了。女人很容易被男人的極力討好,無微不至所感動。
恰好,方協文很擅長照顧人這方面,因為他從小就是被母親一手帶大的,兒子照顧母親的本能,又是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在照顧黃亦玫的身上,真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黃亦玫帶方協文回家,正式確定了兩人的關系,并向婚姻邁進了一大步。
9、回到黃家,對黃父用藏書的話題逢迎,對黃母用做菜的方式請教,大舅哥有意避之,暫時還無法下手,只能觀望。
對于是否回北京發展這事,方協文明明舍不得上海的高薪大廠工作,卻必須在黃家面前表態,一切都以黃亦玫為圓心,他愿意圍著她的世界轉,哪怕心里真正的想法是百個不情愿呢?有了表態,黃家反而不敢強求了,因為未來的發展之路順與不順,誰又敢擔負這個風險呢?黃亦玫更不忍心讓一個愿意為自己放棄前途的人,真正的放下一切和她在一起。
兩人順理成章地結了婚。
二、方協文又是如何親手葬送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婚姻?為何原相畢露?
1、方協文在辭職時,的確表現出了一個領導的擔當,也為他創業提供了機會。
黃亦玫不但用自己積蓄為他創業提供資金支持,還找大哥借了一筆錢,又在結婚時讓父母包了一個大紅包。
方協文對黃亦玫前期的所有投資,在得到了黃亦玫后,幾十倍地回報給了他。
沒有黃亦玫,方協文根本沒錢創業。
黃亦玫幫他找以前的東家免費做業務做口碑,提供美術方案,讓方協文的公司步步壯大,發展了起來。
然而,靠著黃亦玫走上了人生巔峰的方協文,卻膨脹了,變得目中無人,輕視黃亦玫的付出,踐踏她的尊嚴,不尊重她的事業,只視自己為獨尊,霸道蠻橫。
按理說,黃亦玫投資是占了公司股份的,但公司發展起來以后,方協文卻只想將以前的錢還給黃亦玫,將她的股份收回到自己手里,讓公司成為自己一個人的,完全無視黃亦玫當初無條件的支持。
2、方協文的自卑與嫉妒,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前期是封存的, 在莊國棟的出現時,他的這些惡,被狠狠地激發了出來。
見到莊國棟的那一刻,方協文完全能感受到自己的差距,自卑被無限放大,知道黃亦玫下嫁她的原因了。
自卑,又會激發出他強烈的嫉妒。
嫉妒莊國棟的所有條件,嫉妒玫瑰與他的初戀情,還嫉妒如此般配的兩個人,黃亦玫卻又嫁給了他。
無論是自卑還是嫉妒,都會使人面目全非。
所以,方協文才會在婚姻里,埋怨黃亦玫為什么可以為了莊國棟學法語,就不能為了他學朝語;那些海歸來他公司應聘,無論條件有多適合有多好,他也表現出一副他是老板,他完全看不上的樣子;看不起那些在國外工作還住老破小,他卻能在上海買得起大房子了;輕視黃亦玫條件再好,也還是要靠著他來養家買房……
他甚至還在母親的教唆下,詐干了黃亦玫僅有的兩萬多積蓄,連一幅喜歡的50塊錢的畫都買不起,委屈得不知所措。
方協文后期所有的行為,都是因為自卑與嫉妒莊國棟開始的,他能腦補出那個完全具象化的競爭對手,使他以往偽裝隱藏得那么天衣無縫的“人性之惡”,得到了最大化的展露。
3、霸道與蠻橫,是方協文在自卑與嫉妒的基礎上,表現出的成功之后的輕浮與狂妄。
他可以在完全不與黃亦玫商量的情況下,是幫她辭職,表面說是為了她孕期的身體著想,為了孩子,實則是他種在心里的極度自私,為了他的孩子著想,犧牲母親,理所應當。
黃亦玫安心將女兒帶到三歲進幼兒園后,她找了一所國際學校,并成功獲得了這份工作,但方協文卻又擅自偷偷地將郵件攔截,并替黃亦玫拒絕了這份工作。
他只想讓黃亦玫在他的掌控之下依賴他生活,不但可以找到踩著黃亦玫這種驕傲身世的人的尊嚴的快感,更能將黃亦玫圈養在他的小天地里,讓他找到一種被伺候的尊貴感。
說白了,方協文的這一切心理,完全就是大舅哥一開始見到他時,說的那三個字“不大氣”,雖然大舅哥說得很委婉,但實則就是方協文的自卑造就的性格缺陷與扭曲人格。
得不到尊重的婚姻,那就分手吧。
失望攢夠了,那就離開吧。
當黃亦玫實在無法忍受如此令人窒息的婚姻時,終于提出了離婚,而此時的方協文才醒悟,人的行為有多荒唐,以為踩著對方的尊嚴與禁錮對方,就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沒想到像黃亦玫這種文化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都是具有異常獨立的人格的,沒有什么可以限制她們去追求自由與獨立。
方協文終于在自己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從付出那么多才得到黃亦玫,到親手葬送了自己的這段婚姻,他始終無法理解,因為本是兩個世界的人,本來就不應該有任何交集,卻因為自己的執著而暫時得到了一絲結合罷了,卻又沒有足夠的精神與之支撐起這段婚姻,注定了分離。
但方協文從未明白這一點,直到他在離世前,像回光返照一樣,突然看清了這段短暫婚姻里自己的問題。原來,這一切都是他自己親手葬送的。
他承認自己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和玫瑰在一起的那些時光,只有玫瑰照顧他的歲月里,他才過得像個國王,才擁有體面的生活。
玫瑰依然有追求幸福的底氣,而方協文,卻從玫瑰離開他以后,就失去了所有的光彩。
悔之晚矣,不都是自己的行為所造就的不幸嗎?為什么總是在擁有時不珍惜,失去才來后悔呢?
夫夫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