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7日是端午小長假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黃金市場迎來重挫,倫敦金當日下跌3.5%至2293.51美元/盎司,這是短期內連續跌破2400美元和2300美元兩大整數關口。隔壁的白銀更慘,下跌6.91%,要知道這可是貴金屬,不是股票啊,跌幅如此之大實屬罕見。
導致黃金價格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美聯儲降息預期落空,深層次原因則是大買家買不動了,先說直接原因。
北京時間6月7日晚間8:30,美國勞工部公布了5月非農就業數據,當月新增27.2萬人,遠超預期的18.5萬人。
非農就業是美聯儲非常看重的指標,新增就業人數多說明美國經濟未曾出現衰退跡象,可以繼續奏樂、繼續舞,繼續維持極高的利率水平。加上美國這幾個月通脹數據出現反復,沒有任何理由降息了。
非農數據出爐后美聯儲6月已不可能降息,9月降息的概率跌破一半;悲觀人士認為美國今年只會在大選結束后(11月)降息一次;鷹派人士則表示還降什么息,就業和經濟那么好,應該重啟加息。
總之,短期內降息就別想了。哪怕歐元區已經率先堅持不住,本月對三大政策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
美元與大部分資產的價格是相反的,強勢美元會吸引資金從其它類資產撤離購買更多的美元類資產,或者直接留著美元現金存到銀行里吃利息。由于有了這樣的預期,那些與美元有替代效應的資產價格便會下跌,黃金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當美國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數據大超預期后黃金和白銀價格立馬跳水,全倉還加了杠桿投資貴金屬的人一夜之間損失慘重。
聊完直接因素講講決定黃金價格的深層次因素。不論是商品還是金融資產均遵循一個普世原則,即供需關系,買的人多賣的人少價格上漲、買到人少賣的人多價格下跌。國內房地產市場蕭條不就是因為供需關系、尤其是二線以下城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嗎?
投資黃金與首飾黃金市場不同,散戶少、大玩家多,其中各國央行是主要的大玩家。這輪黃金價格的上漲與新興經濟體的央行們積極買金密切相關。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國央行。
2022年11月中國央行開始增持黃金,當月凈買入103萬盎司,之后連續18個月增持,到了2024年4月底的黃金儲備量已經達到7280萬盎司,一年半的時間里累計增持1016萬盎司黃金,儲備量增長了16.2%。18個月買了1016萬盎司,平均每月購買56.4萬盎司。
然而,進入2024年后增持速度明顯下滑,2月、3月、4月分別增持39萬盎司、16萬盎司和6萬盎司,下滑趨勢明顯。2024年5月的黃金儲備量定格在7280萬盎司,也就是說5月中國央行停止了購買黃金。
會不會只是暫時不再增持,下個月繼續凈買入呢?并非沒有這樣的可能但概率不大。
大家還記得前面說過我們是從2022年11月開始增持黃金的吧?將時間往前推,之前的最后一次增持是在2019年9月,也就是說停止增持至恢復增持維持了三年多。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有借鑒意義,歷史經驗表明增持黃金是大事,一旦決定了就會連續增持。同樣的道理,不再增持也很有可能會停留很長一段時間。
全球最大的黃金多頭中國央行暫停增持腳步意味著本輪以各國央行為推動力的金價牛市面臨戛然而止的局面,不得不引起黃金投資者們的重視。
順便提一句,5月中國央行雖然沒有增持黃金但由于金價上漲,同樣的7280萬盎司黃金折算成美元計價后由4月底的1680億美元增加至上月底的1710億美元,資產價值有所上漲。
中國央行為什么沒有在5月增持黃金呢?可能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短期內增持數量較多。從2022年11月至今年4月累計增持1016萬盎司的黃金,位居主要經濟體之首。買多了,是該到了緩緩的時候。
二是黃金價格處于高位。購買儲備黃金需要消耗外匯儲備,買來后金價上漲、資產價值上升,金價下跌、外儲縮水,國家投資也講究收益率,投虧了交待不過去。當下的黃金價格已經達到了較高的位置,隨時可能調整,處于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考慮不再增持是說得過去的。
未來,黃金價格還有可能再漲一波,但隨著支撐金價持續上漲因素的式微,投資黃金變得越來越困難,承擔的潛在風險也越來越大。對于已經賺了一波的人而言可以見好就收,落袋為安,而蠢蠢欲動卻還沒入場的朋友要注意了,現在更應關注投資風險,非潛在收益。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王五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