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一個人有情有義有頭腦,生活就不會虧待他!一、1月24日,大年三十除夕夜,武漢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忙碌到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晚上十一點,忙碌了一天的順豐小哥汪勇,也終于能夠閑下來刷一刷手機了。——過年了,順豐小哥、兼職網約車司機的汪勇,終于
當一個人有情有義有頭腦,生活就不會虧待他!
一、1月24日,大年三十除夕夜,武漢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忙碌到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晚上十一點,忙碌了一天的順豐小哥汪勇,也終于能夠閑下來刷一刷手機了。——過年了,順豐小哥、兼職網約車司機的汪勇,終于放假了。汪勇無意間看到一條“求助信息”,是金銀潭醫院的醫生發出來的:有沒有順風車能送我們回家?沒有人敢回應,也沒有人敢接這個單。汪勇遲疑了。“家里人已經知道我放假了,我該怎么說,怎么出去?”思索再三,汪勇決定接下這個單子,跟家人撒了謊、出了門,到了醫院去送醫護人員回家。當天,汪勇送了30個人,開了一天的車,雙腿都發抖。第二天,汪勇心里也犯嘀咕、退縮了,“害怕被感染,不敢來了。”“畢竟每個人身后都有一個家庭,我怕連累父母妻兒。”但是轉念一想,不能讓醫生護士天天這么走回去啊。汪勇了解到,有的醫生家里住得遠的,晚上下班后要走好幾個小時才能回到家,他們睡在科室里,床就是一張靠椅,“我不能讓他們累倒在回家的路上”。——哪里有什么從天而降的英雄,這場疫情國難里,有的都是挺身而出的普通凡人。“我想著再堅持10天,哪怕是我感染了,或者說我掛了,那我也是一個人扛著,沒關系,但是后來,馳援武漢的醫生越來越多,我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了。”(自從當起了金銀潭醫院的“專職司機”后,汪勇一直睡在公司倉庫,沒有回家住,怕感染家里人)。自此,順豐小哥汪勇,變成了志愿者汪勇。二、需要接送的醫護人員越來越多,汪勇感覺到這不是自己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事。于是,志愿者汪勇,又變成了“領導者”汪勇,他開始組織協調,建立起了一只志愿者隊伍。——車隊人數,迅速擴展到30人。汪勇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前來當志愿者的,必需是一個人住,做最壞的打算,哪怕是這個志愿者被感染了,也不能讓他拖累家人。并且,在汪勇的嚴格防護措施下,車子每天都要噴消毒液,送完一個醫生,就要噴一遍消毒液,既要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又要保證志愿者車隊人員的安全。——幸運而又神奇的是,汪勇所領導的“團隊”,無一人感染。可是,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伍越來越多,汪勇的志愿者團隊也無法滿足這些醫護人員的出行需求了,怎么辦?這個時候,汪勇的“才能”再一次體現出來了:汪勇決定繼續擴張車隊。去跟摩拜單車、滴滴公司、其他網約車公司的負責人聯系溝通。汪勇先是在群里號召,但凡只要是能夠輾轉關系聯系到平臺的某一個負責人,就把電話號碼給他。“我一定要辦成這一件事”。多方組織協調以后,汪勇把這件事,真的給辦成了。近千輛共享單車投放在金銀潭醫院門口,滿足短距離回家路途的醫護人員需求;再弄來400輛電動車,又解決了一部分需求;然后再聯系上一家網約車公司,又解決了一部分需求...——每一家企業,都是汪勇去對接協商。吃過不少閉門羹,最終,也感動了不少人。人與人之間的共情能力最有效的傳遞方式,是善良坦誠。醫護人員拼死拼活的在前線救人,志愿者不辭辛苦的在后方支援,這些壯舉、這些善行,最終感染了更多的人。善良是一顆種子,它會激發更多的善良。長時間不回家,紙終究是包不住火,最終,汪勇還是“露餡”了,沒辦法,只能跟家人如實陳述:“我在當志愿者,我很好,你們別擔心”。妻子哭了,父母沉默了。“擔心之余,他們對我更多的還是鼓勵,只是提醒我一定要注意安全。”——時勢造英雄,真的猛士,將更加奮然前行。三、解決了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出行需求之后,汪勇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醫護人員沒有飯吃。外來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住在酒店里,但是酒店不提供餐食,因此,這部分醫護人員,就沒飯吃。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后,汪勇想辦法募集了2萬元錢,給這些醫護人員買來了方便面、餅干、礦泉水。泡面吃了一周后,有個護士小妹妹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好想吃大米飯啊”。這條朋友圈,刺痛了汪勇。“人家大老遠那么辛苦的跑到這里來救人,卻連一頓大米飯都吃不上,我心里很愧疚”。汪勇決定,今天無論怎樣,也要讓他們吃上一頓大米飯。網上發出信息之后,汪勇聯系上了一家飯店,對方愿意以成本價16元一份的套餐,賣給汪勇。30份,總計480元,汪勇自己掏錢買下來,送到了醫院。“為什么不收錢呢?”“人家是來救你命的,你還問人家要錢,我說不出口”。但是汪勇也意識到了吃飯需求的問題,自己這樣墊錢去買,只能解決一頓,長遠來看,這肯定行不通。于是,汪勇決定繼續找“資源”。苦心人天不負,最終,汪勇找到了兩家飯店,對方表示每天愿意給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一百多份的免費盒飯。過了幾天,汪勇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兩家飯店,每天還要為其他醫院,提供兩千多份的盒飯。——這兩家飯店承受的供給量,已經達到了極限。不想再給對方添麻煩,汪勇只得另謀出路。“如果是我自己找了個酒店廚房,自己再想辦法弄到免費食材呢?”一家烤肉店的老板,最終站了出來,愿意提供場所。2月5日,“汪勇志愿者餐廳”盤活了, 每天產量盒飯700份,不僅解決了醫護人員的吃飯問題,還有其他專職司機、志愿者的吃飯需求,也給解決了。汪勇,成了其他志愿者膜拜的偶像。“我們就想跟在他后面,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然,好景不長,武漢封城之后,疫情防控越來越嚴格,最終,這家餐廳被迫關停。問題一直都有,解決了一個問題,又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除了一路向前,汪勇別無選擇。汪勇隨后又找到了一家便利店,對方愿意提供免費餐食。十幾天后,便利店的倉庫,在疫情管控下,也關門了。而實際上,這個時候汪勇的盒飯供給量,已經是個龐大的數字了,每天要提供盒飯15000多份。——便利店的關停消息,猶如當頭一棒。慌亂片刻,汪勇冷靜了下來,制定出了兩套方案,AB計劃同時施行:B計劃,先弄來泡面,解決眼下的吃飯問題,再A計劃同步進行,協調相關部門,讓便利店恢復生產。跟個人溝通、跟企業溝通,最終,汪勇不得不要跟政府溝通了。“下一紙禁令是誰下的,我要去找他。”最終,汪勇輾轉關系,聯系上了武湖街道的辦事處,對方了解情況以后,上報說明,上頭領導最終批復:“好,明天可以恢復生產,但是手續要辦齊。”就這樣,便利店“死而復生”,第二天,一萬五千份盒飯,又供應上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四、出行問題解決后,吃飯問題解決后,汪勇開始著手解決醫護人員的其他生活需求:換眼鏡片、修手機屏幕、買拖鞋、指甲鉗、充電器、秋衣秋褲、生日蛋糕...——汪勇所領導的志愿者團隊,成為了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后勤服務保障中心”。“汪勇,你為什么能夠一呼百應?”“可能是大家信任我吧?”“你覺得這種情況下,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是怎么建立起來的?”“生死之交,大家都是想出一份力,目標是一致的,保護醫生,給武漢加油。”2月19日,順豐企業復工,汪勇接到了領導電話:“明天來上班,你被升職為部門經理,管理四個營業網點”。——順豐小哥汪勇,“升級”為部門經理汪勇。
陳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