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經濟學家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數據調查,他們在2017年的時候估算,上個世紀所說的萬元戶購買力究竟有多強?在1980年的萬元戶,相當于目前的220萬左右的資產,而1990年的萬元戶,相當于現在的150萬左右。如果是按照CPI計算,1980
有一個經濟學家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數據調查,他們在2017年的時候估算,上個世紀所說的萬元戶購買力究竟有多強?在1980年的萬元戶,相當于目前的220萬左右的資產,而1990年的萬元戶,相當于現在的150萬左右。
如果是按照CPI計算,1980年的1萬元,相當于現在的5.94萬元。而當時80年代大哥大多少錢呢?當時大哥大是有錢人才能玩的,一個大哥大就能值2.5萬元。
80年代的購買力
90后的人經常說,那個時候我們買辣條都是一毛錢一包,還有比較熟悉的仙丹、人參果之類的,或者是辣骨頭。那個時候都是一毛錢一包,而在80年代,那個時候的購買力是怎樣的呢?

當時大米的價格是0.14元/斤,而2020年,超市里面大米最便宜的價格是2.95元/斤,也就是說大米的價格足足翻了21倍左右。
當時我們吃的豬肉主要還是以肥肉為主,割一點瘦肉或者是排骨氣的都不行,現在主要吃瘦肉和排骨。當時豬肉的價格是0.95元/斤,而現在豬肉的價格是25元/斤,足足翻了25倍左右。
當時40多塊錢的工資,可以養活一家5口人,而現在8000人的工資可以養活一5口人嗎?這個顯然是不能的。
不能用物價來衡量購買力
不能用物價來衡量購買力,因為如果你當時投資房子的話,那么你的資產有可能翻上千倍。因此計算購買力時,不能使用商品的購買力來計算。而應當使用M2貨幣余額和CPI指數分別計算。
當時在我們國家1980年, M2余額是1,671億,而在2020年的余額是198.60,000億,足足增長了大約是1188倍,那如果是按照這個情況來算。當時的1萬塊錢,相當于現在的1,188萬元。而按照CPI指數計算出來的結果相差甚遠。
三個,但是總體來說,使用M2余額計算,我感覺應該更可信。在農村的80年代1萬元,至少相當于現在的500萬元使用。無論是從當時的購買力還是影響力來說。在當時那個年代,翻幾個村也有可能找不到一個萬元戶,而現在農村500萬元的多不多呢?有可能一個村里面就有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