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自古以來許多古籍上都有藍田玉的記載,李商隱的詩句更是成就了藍田玉的千古美名。藍田玉是我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開始佩戴藍田玉,著名的秦始皇傳國玉璽就是藍田水蒼玉制成,此后玉璽就是皇權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自古以來許多古籍上都有藍田玉的記載,李商隱的詩句更是成就了藍田玉的千古美名。
藍田玉是我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開始佩戴藍田玉,著名的秦始皇傳國玉璽就是藍田水蒼玉制成,此后玉璽就是皇權的象征。
因產于陜西省西安市的藍田山,故得名藍田玉。藍田玉的產量大但并不意味著它沒有收藏價值,正是因為藍田玉的產量大所以那些質量較高的極品玉才更難得。
藍田玉是保健玉,經物理化驗表明,其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鈣、鐵、鉀、鈉、錳、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舒筋活血,養顏等功效。
經常佩戴藍田玉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過皮膚吸入人體內,從而能平衡陰陽氣血的失調,使人祛病保健益壽。
藍田玉的前世今生
漢樂府描述古代美人時的標準配置,就是“頭上藍田玉,耳后大秦珠”,春秋秦漢時期,藍田玉雕在貴族階層流行。
到了唐朝更是達到了鼎盛,傳說楊貴妃本名并不叫楊玉環,是李隆基送她一塊環形玉佩當作定情信物后改名。
這塊玉佩是用淡粉色的藍田玉雕刻而成,如出水芙蓉一般,紋理結構像冰塊撕裂一樣,因此后人也用楊玉環的小名芙蓉來命名為“冰花芙蓉玉”。
不僅如此楊貴妃沐浴的池子,也是李隆基命人用最好的藍田墨玉鑲砌而成,美人愛玉,這何嘗不是“玉中美人”呢?
到了現代雕刻和制作工藝的加強,藍田玉被大量加工成玉枕、杯具、手鐲等,再加上藍田玉塊頭大,由它生產的大件玉雕也比較多。
藍田玉雕產業發展
藍田縣以眾多的玉器生產企業和專業玉雕師,使藍田玉產業成為全縣的經濟支柱之一和陜西省首批23個“陜西民間藝術之鄉”之一。
此外藍田縣還成功舉辦了多屆“美食美玉節”,2011年又舉辦了陜西省首屆藍田玉加工技能創意大賽。
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擴大了藍田玉雕產業的規模,提升了加工工藝水平,而且進一步提高了藍田玉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經過數年創新與開發,藍田玉已從擺件與掛件發展成大眾喜愛的藝術品,主要用于精美玉雕、高品質的裝飾材料及特色保健用品等,品種豐富花樣繁多。
玉雕選料考究,人物作品形神兼備;花卉作品形象逼真,突出了中國玉雕“巧、俏、絕”的藝術特色。
藍田玉雕工藝源遠流長,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中國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個時期的玉器都體現著時代的特征和人類各個時期的審美觀念與價值觀念,而依附在玉上的玉雕工藝,也是人類工藝史上的一大進步。
馬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