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篇是本系列文章的外一篇。原作者所寫本篇較長,有隨筆之性,但對靖康之難的原主題而言,稍有喧賓奪主之嫌。本篇對北宋開封的地位及繁華程度、城市建設有詳細描述,頗有借鑒意義,故整理為外一篇發布。本篇10763字,閱讀約需30分鐘。北宋時期的開封府
本篇是本系列文章的外一篇。原作者所寫本篇較長,有隨筆之性,但對靖康之難的原主題而言,稍有喧賓奪主之嫌。本篇對北宋開封的地位及繁華程度、城市建設有詳細描述,頗有借鑒意義,故整理為外一篇發布。本篇10763字,閱讀約需30分鐘。
北宋時期的開封府與現在的開封市,在地貌環境上有著很大的不同?,F在的河南省開封市是一座典型的黃河邊上的城市,向北走出市區,用不了多長的時間,你就可以看到那條著名的“地上河”。而在北宋時期,由于黃河入??谠诓澈?,所以整個黃河河道向北移了一百多公里。這一百多公里,大約相當于保定到石家莊的距離,即便在現代交通條件下,這段車程也尚需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若是站在1126年開封府的北郊,但憑目力所及,無論如何是看不到黃河的。
也許正是這不多不少的一百多公里,使開封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威脅,從而初步具備了一個國家首都的條件。要是不考慮軍事防衛的因素,但從政治、經濟、交通方面去考量的話,處于河南腹地,四通八達的開封作為十一世紀中原王朝的首都,勉強還算可以。
1、五京四輔,宋遼類同。
如果翻開十一世紀宋朝與遼朝的行政區劃圖,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兩個“兄弟”之邦,對國境內特大城市的規劃,都是實行“多京制”的。遼朝是“五京制”,而宋朝是“四京制”。遼國“五京”一京管轄一道,五座“京城”分別控制不同的地域。上京臨潢府管理契丹本部與屬部;中京大定府管理奚族地區;東京遼陽府管理渤海女真;南京析津府與西京大同府管理燕云漢地。遼國“五京”大概就類似于我們今天的“直轄市”,遼朝在首都上京建有皇宮,而在中京、東京、南京分別建有行宮。
每一年從正月上旬開始,統治著長城以北諸多游獵民族的契丹皇帝,便收拾起了金色帳篷,率領著眾多貴族與營衛騎軍,來往于五京之間,游走在大遼帝國茂密的森林與青翠的草海之上,開始了他們快樂的打獵生活。契丹人給這種游獵的日子,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做“四季捺缽”。春賞花、夏納涼,秋獵鹿,冬捕魚,契丹人在北緯四十度線以北的游獵日子,看花開花落,賞云卷云舒,四季皆有情調!
契丹的“五京”分布在東西兩千里的廣闊地域,而趙宋的“四京”卻集中在黃河南岸東西四百里,南北不過六百里的地帶上。除東京外,趙宋其他“三京”類似于我們今天的“計劃單列市”。若是將“四京”作一條連線,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相當規整的直角三角形。在這個狹小而精致的三角形上,集中了當時北中國最繁華的四座城市。除了東京開封府之外,它們分別是京西北路的西京河南府(洛陽);京東西路的南京應天府(商丘);河北東路的北京大名府。關于這個三角地域,宋人給它起了一個很好記的名字叫做“四輔”。
四輔之內以東京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外圍星羅棋布著一百多個衛星城鎮,它們與四京聯為一個整體,構成了一個人口密集,工業化與商業化程度很高的的城市綿延區。
一個大世紀以前,這個薈萃了“大河文明”的精華地帶,對趙宋帝國的重要性,就如同是美國東海岸的“新英格蘭”,德國萊因河畔的“魯爾區”。
當時在這個方圓一萬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四輔經濟圈”上,共有四個紡織中心,兩個陶瓷基地,人口超過二十萬的消費城市共有七個 ,商稅超過一萬貫的城鎮多達十余個,四京的商稅集中度更是超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就在這片土地上,“心靈手巧”的女人們織出了那“舉之若無,真似霞霧”的汴梁紋紗;“富于創新”的男人們燒出了那“色如翡翠,雨過天晴”的汝州青瓷。
2、文化唱戲,經濟發展
說到位于“四輔”中心的汴京,自然就要提到那位“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了。此人何德何能,好長的一串兒“謚號” !他是誰???他就是趙宋帝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第三代領導人——宋真宗趙恒。
要說起這位真宗皇帝,那“故事”可就多了去了。宋史《真宗本紀》記載,趙恒一出生,左足指上就紋有一個“天”字,至于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外人多無從知曉。因為誰也不能掰開他的腳去驗證。不過有一點倒是肯定的,這位宋太宗的“三兒子”從小就不是“省油的燈”。宋真宗趙恒在“孩提”時代就愛“拔尖”。
男孩子小時候都愛玩打仗,我們真宗皇帝也喜歡玩這個。不過他從來都當“司令員”不能當“小卒子”,這個“小頑童”經常自封“元帥 ”,指揮平輩哥們們“排兵布陣”。伯父趙匡胤喜歡他,將他養在宮中,他經常跑上萬歲殿,坐在御榻上玩。那“小樣兒”太可愛了,趙匡胤一點也不生氣,撫著他的背問:“天子好做嗎?”他頑皮地答道:“全由天命?。 ?/p>
古代人認為政治讖言經常隱藏在童謠里,小孩子的話往往道破“天機”。二十多年以后,大宋帝國的“天命”還就是落到了他的身上。
總而言之,歷史就是偉大的戲?。≡谂c美麗的平民孤女劉娥發生了那段“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故事之后,998年老爸一死,二十九歲的皇太子趙恒終于如愿以償的,坐到了幼年就常坐的那個御榻之上?!澳泻⑻詺庥谐鱿?!”這話一點沒錯,不過后來證明,宋真宗這點聰明勁,全用在歪地方上了?! ?/p>
趙宋天水皇族堪稱“表演世家”,趙匡胤導演了經典名劇“黃袍加身”;趙光義搞出千古懸念劇“燭光斧影”;因為太吸引眼球了,欲罷不能又推出了家庭糾紛劇“金匱之盟”;而在兩位皇帝表演藝術家相繼辭世之后,宋真宗傳承了他們的衣缽,終于出品了震撼全國的神鬼大片“天書封禪”!
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開始,神神鬼鬼的總導演宋真宗,帶著一幫神經兮兮的大臣,鼓動著一群瘋瘋癲癲的軍民萬姓,一步步將“天書封禪”這部神鬼傳奇推向高潮!
這部神鬼大戲,從真宗入夢開始,緊接著就是天書下凡,萬民請命,泰山封禪,祭謁孔廟,天出祥瑞,外邦來朝。一環一環,環環相扣;一折一折,花樣迭出;讓人一唱三嘆!其間,北宋帝國的文人們,拿出了看家本事,掀起了一個“歌功頌德”的文藝創作高潮?!斗舛U朝覲祥瑞圖》、《天書儀仗圖》、《大中祥符封禪記》,各種吹捧的書畫詞賦讓人眼花繚亂。
要說大宋帝國第三代領導人宋真宗趙恒,他詩寫得不怎麼樣,偏愛寫詩;他字寫得不怎麼樣,偏愛題詞!作為泱泱大國之君,他輕薄露骨的千古絕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睙o需介紹,咱們已經很熟悉了。他的另一篇具有劃時代的書法詩歌作品,必須得向大家做一番介紹。因為從藝術上講,它沒有任何價值,但從政治上講,它具有非凡意義.
真宗皇帝即位之初,國際局勢很不太平,宋遼關系異常緊張。1004年冬天,在北宋建國44周年的時候,契丹大舉南下。幼年愛扮“大元帥”的宋真宗,此時被嚇得“六神無主”,在元老重臣的督促、強迫、簇擁之下,終于仗著“龍膽”,來到黃河以北的澶州。年末,宋遼兩國締結澶淵之盟,趙宋承諾放棄燕云十六州,并確立了向契丹帝國長期提供“無償經濟援助”的制度,史稱“歲幣”“歲帛”。
花錢能買來和平嗎?花錢有時候確實能買來和平!
1004年,那個奇寒而又奇險的冬天終于過去了!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宋真宗不禁心潮澎湃,激動不已!1005年,有一位年輕人站在中國的黃河邊,寫下這首回鑾詩:
“我為憂民切,戎車暫省方。旌旗明夏日,利器瑩秋霜。銳旅懷忠節,群兇竄北荒。堅冰消巨浪,輕吹集嘉祥。繼好安邊境,和同樂小康。上天垂助順,回旆躍龍驤。”
寒冬過去了,黃河上的堅冰消融在巨浪中,輕輕的春風送來了祥和。邊境上一片安定,大戰一時還打不起來!和平發展是一股潮流,讓我們抓住歷史契機,共同奔向小康。上天保佑我國,在我結束北巡,準備返回偉大首都的時候,我那匹心愛的龍驤戰馬都高興地奔騰飛躍了起來!
在這首回鑾詩中,宋真宗為以后的內政路線畫了一個調調,確立了大宋帝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為了給大宋帝國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三代“官家”不惜“忍辱負重”;為了給大宋人民營造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第三代“官家”不惜“無為而治”。1005年,也就是人類步入第一個千禧年后的第五年,大宋帝國在宋真宗的領導下“和同樂小康”。大家都忙著追求“黃金屋”“顏如玉”去了!被經濟狂熱沖昏了頭腦的人們,也確實迎來了一個經濟大發展的時期。
三百年后,蒙古人修撰“澶淵之盟”,“真宗回鑾”到“天書封禪”這段宋初歷史的時候,曾經一針見血的指出“一國君臣如病狂然!” 一個國家都沒有幾個頭腦清醒的人了,這話確實有一些夸張,但是這句話也確實勾畫出了那個“浮躁淺薄”“瘋狂可笑”的年代!
也許一代人種下了“惡因”后,不見得會享受到“惡果”,但是這個“惡因”終究會在這片土壤里“生根發芽”,也許一代,也許兩代,它終究會有“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注釋:
(1)“四季捺缽”參見《遼史.營衛志》
(2)“五京制” 參見《遼史.五京道》(3)宋四京地區四個紡織城市是:洛陽、開封、濮州、大名。兩個陶瓷制作城市是:汝州、鄭州。采自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宋代手工業和經濟都會分布圖。
(4)宋代四京地區的商稅資料來源于張錦鵬《宋代商品經濟研究》。四京地區十個商稅超過一萬貫的城鎮是:開封、洛陽、大名、鄆州、濮陽、許州、蔡州、陳州、汴京屬縣太原縣、雍丘縣、鄆州傅家岸?!?/p>
(5)宋真宗事跡與“天書封禪”參見《宋史.真宗本紀》
(6)宋真宗契丹出境碑與回鑾詩現在河南濮陽。
3、真宗定調,弱宋漸成。
仔細研究宋朝國初的這段歷史,也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北宋大勢,興在太祖,弱在太宗,而國風士氣崩壞于真宗之際。輝煌之后是暗淡,激情過后是無奈。
也許經歷了建國初年的那段激情,又面臨了高粱河畔與陳家谷口的慘敗,趙宋“意氣飛揚”的統一之火,還沒充分地燃燒,就剩下最后一絲灰燼了!
每一個王朝在建國之初,都面臨著兩種選擇: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是對內?還是對外?是激進?還是保守?是開拓?還是退縮?
在這個十字路口,究竟走向哪里,也許就在一念之間,但卻關乎到一個民族的命運。最初向左的,也許會變為向右;最初向右的,也許會變為向左;而不管向左向右,經過幾代的傳遞之后,他們最終都會向右走!這也許就是每一個王朝的規律!
秉承著這個規律,退縮的西漢在70年的“和平”中,選擇了戰爭,而崛起的趙宋卻在44年的“戰爭”中,選擇了“和平”!漢武帝與宋真宗,“強漢”與“弱宋”的差別,也許就真差在一個人身上,但就是這麼一個人,有的時候,便足可以讓一個民族永遠的衰弱下去!
恥辱也罷,不恥辱也罷,有一點應該肯定的是,宋真宗確實給趙宋迎來了和平發展的契機,和平不僅僅意味著一段美好,有的時候,它也意味著是一段凄風苦雨似的消磨!
“四十二年不識兵戈矣!” 當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天龍八部中蕭峰的結拜哥哥),拉著宋朝大使的手,激動地熱淚盈眶的時候,北宋帝國的軍事機器已經在六十年的和平歲月中,被消磨的只剩下一幅龐大的空架子了。鋒利的牙齒被消磨掉了,只剩下一幅空蕩蕩的巨大口腔還擺在那里,它還能“咬”誰呢?
這就如同是一個疏于鍛煉,武功漸廢的男人,血氣沒了,膽魄沒了,斗志就更沒了,不敢與惡漢“叫板”,只敢關起門來教訓教訓老婆孩子一樣!他多大的能耐呀!老婆孩子惹不起他,聽話了,溫馴了,但是作為一家之主的他,身子骨是越來越糟!就這樣,甜蜜蜜,美滋滋地等啊,等啊 ~~就這樣,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呀,盼呀 ~~一直盼到許多年以后,一個大惡人突然闖入了家門,搞起了滅門慘案!于是,這個美好富裕的“小家庭”終于被送上了西天!
4、政策加持,汴京受惠
之所以談到了宋真宗,不僅因為真宗時代是北宋王朝最重要的一個大轉折時期,而且在整個開封發展史上,真宗皇帝,也稱得上是一位值得聊一聊的人物。
真宗皇帝與開封有不解之緣,這倒不是因為他“生于斯,長于斯”,更重要的是,他青年時代曾在父皇的授意下,以“皇太子判開封府事”。按現在的話說,這位帝國的合法接班人,曾當過一段時間的“開封市長”。沒有資料表明他在這段時間,搞過什麼冤假錯案,相反的有充足的資料證明,他在這段時間,還是相當勤勉的。
至道元年(995年)八月,隨著宋太宗年事漸高,費盡心機搞到手的這個江山,也確實面臨一個傳承的問題了。趙恒在這個時候,被冊立為皇太子,并出任“首都市長”,不僅是為今后的繼位做一個過渡,更重要的是宋太宗要向天下表明,經過“燭光斧影”與“金匱之盟”的眾多非議之后,這個江山,還是要由自己的子孫永遠的繼承下去。這個“案”不能翻,這個“天”不能變,自己的這一派絕對不能倒!
為此,他要在頭腦還算清醒,身體還能干得動的情況下,盡快地選擇培養接班人,扶上馬并親手送上他“一程”。自從“金匱之盟”之后,迫于政治形勢與輿論壓力,“得國不正”的太宗皇帝,好長時間,不敢公開確立接班人。這等大事,一直在“半遮半掩”地拖著,以至于成了一塊“心病”,如今時機趨于成熟,也是到了該攤牌的時候了!
宋太宗最終選擇了宋真宗,宋真宗也自然理解宋太宗的苦心。無論怎麼說,趙恒在任“首都市長”期間,表現得還是相當出色的!趙恒的老爸也當過“首都市長”,不過他從來不去政府辦公,而是選擇在自己的私邸晉王府中處理日常政務。雖說父子兩代都當過“開封市長”,但“小趙”比“老趙”要敬業得多了!
據史書記載:這段時間,已貴為“接班人”的小趙“市長”,一般不回家,吃住就在開封府。每天到點上班,表現得很能干。同時,他還非常的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盡量與同僚們打成一片?!伴_封市府”的各級官吏們見到當朝太子,按“組織條例”是要“跪拜稱臣”的,但小趙“市長”推辭不受。有賓客李至、李沆前來拜訪,敘談之后,隨和的小趙“市長”親自將他們送到市府大院門口。另外,為首都人民“日夜操勞”的小趙“市長”非常關心政法事務,親自過問重大案件的審結工作,理訴訟,平冤獄,大力整頓首都治安。在任職期間,小趙“市長”將“開封市府”的各項工作,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堪稱“干凈利落脆”!為此,“國家元首”屢次下詔書,通報表揚他。
就這樣,三年以后的至道三年(998年),“深孚眾望”的趙恒終于如愿以償的在父皇靈柩前繼位。這之后,原本“謹小慎微”的他,一旦“大權在握”又少了頭上的“緊箍咒”,就漸漸地露出了“原形”!
錢鐘書在小說《圍城》中,對那位趙辛楣的老師,后任國立三閭大學校長的高松年,有過這麼一番精彩的評論:人就像猴子,做老百姓時蹲在地上,別人看不見它丑陋的紅屁股,一旦做官,就像攀爬在樹上,那紅屁股就供人盡情瞻仰了。
高松年爬得沒有那麼高,不過就是一個國立大學的校長,他的“猴屁股”已經被全校師生瞻仰了,而宋真宗爬到了“天下第一”的高度,成為了“國家元首”,他那“美麗”的“猴屁股”也就自然而然的供全國人民盡情瞻仰了~~
前兩年,有一款美國開發的叫做《中國皇帝的崛起》(龍之崛起)的城市經營類游戲。
游戲中趙宋汴梁城一片繁華:
高聳的尖頂佛塔,氣氛莊重的儒教學宮,煙霧繚繞的道家宮觀,星羅棋布的祖先祠堂?;蕦m里飼養著珍禽猛獸,大戲院里上演了第六出《西廂記》(美國人搞不清西廂記是元朝的杰作)。
四通八達的道路通往市場,瓷器店出售著光澤艷麗的瓷器,亞麻店供應著人們必須的亞麻,餐館里燒制著鮮美的飯菜:紅燒肉,青菜炒肉片,蔬菜豆腐湯~~
郁郁蔥蔥的私人花園里,種著桃樹,梅樹,還有一座座美麗的噴水池點綴其間。草藥醫生與針灸大夫提供著“上門服務”。人們在精致寓所里過著應有盡有的豪華生活,倉庫與貿易站里囤滿了各地貨物,稅務官乘著小轎來回收稅~~
每到過年的時候,你也許會聽到此起彼伏的爆竹聲與載歌載舞的人們。在歡樂而忙碌的人群中,也不時出現一兩個失了業的“京漂兒”,打著鋪蓋卷,黯然離開了這個偉大首都。他們邊走邊嘟囔著:狠心的財主,將我趕了出來,但愿“龍”吃了他~~!
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明天努力了,你還找不找工作,只能下崗沒工作!歷史和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而美麗~~ 對于大多數善良的人們來說,不會盼著“龍”吃了誰,倒是傻傻地期盼著“龍”能夠救救他~~
也許游戲總歸是游戲,與千年以前那個“活生生”的汴梁城相比,它無非是管中窺豹,滄海一粟罷了!
美國學者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對中國宋朝是這樣評價的:“宋朝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還增加了貿易量,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對外貿易量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費正清也認為:宋代是一個科技時代,經濟時代。歷史也許總在辯證中發展,這個持續一個世紀的偉大的“商業革命”,其最初的開拓者恰恰是那個“喪權辱國,納幣求和”的宋真宗。
正像有的學者認為,中國雖說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工業資本主義”,但是從古至今,它的“商業資本主義”都是異常發達的。這句話的另外一層含義是說,“心眼活分”的中國人對經商做生意,似乎有著異乎尋常的靈感。規則內的事情,他們在做,規則外的事情,他們也在做,對中國人而言,沒有規則恰恰是一種規則。
在十一世紀初,那個輝煌的經濟時代中,宋真宗帶領大家發展經濟富起來,“富裕起來”的人們,自然是“吃水不忘挖井人?!?/p>
真宗皇帝在出任“首都市長”期間,在開封府的辦公與居住場所,被后任的宋仁宗辟為“潛龍宮”。天子在沒有即位之前,猶如“潛龍在淵”即位之后,便猶如“潛龍出淵”?!皾擙垖m”顧名思義就是真宗皇帝當年“龍之崛起”的地方。
每當大宋子民在開封府“潛龍宮”前駐足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緬懷老一代封建皇帝的豐功偉績,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開封府“潛龍宮”,對大宋群眾而言,便猶如“忠君主義基地”,可惜三十六年之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2年)開封府遭到火災,潛龍宮化為灰燼,大宋“忠君主義基地”最終變成了一片廢墟,這實在是太可惜了~~防火防盜,重中之重嘛,教訓呦~~!
真宗皇帝崩殂后,享受了很高的“尊謚” 在長達十四個字的評語中,“德”“明”“武”“圣”“孝”,五種美德爭奇斗艷。這些美德就如同是一個美麗的“光環”,一旦他的王朝“煙消云散”,人們談論他,各抒胸臆,不再有任何“禁忌”的時候,這些美麗的“光環”也就“花流云散”了。
不過平心而論“老頑童”宋真宗也不能說沒干過一點好事。尤其在首都開封的城市發展史上,宋真宗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公元998年(宋至道三年)三月,“老市長”調到中央當“皇帝”去了,對百萬首都市民而言,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不嚳是“旱地里一聲春雷”。
十八年之后的公元1016年(宋大中祥符九年),“天書下凡”也折騰得差不多了,平生愛搞“形象工程”的宋真宗,推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大手筆——下詔擴建首都新城。
中國歷代封建皇朝的經濟發展,都遵循了一條不同于西方的反規律。不是經濟決定政策,而是政策決定經濟。中央政府傾斜性的經濟政策,可以使一個地區迅速地繁榮起來,其作用之大,甚至于超過了千百萬人的勞動,而首都就是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真宗皇帝在建國五十七年的時候,對自己當年“生活過,戰斗過”的地方,搞了點政策傾斜,這預示著首都汴京要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了!
公元1016年以后,首都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也就是從這年開始,汴京城“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那個五代時期的舊汴梁,逐漸淹沒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新汴梁中。
如果問那個時代的老百姓,能有什麼感慨的話,只能是那句“變化太快了,我幾乎認不出來了~~!”
注釋:
(1)斯塔夫里阿諾斯關于宋朝的評論參見《全球通史》P438
(2)潛龍宮參見王偁《東都事略》
(3)宋真宗擴建京城參見《宋史.地理志》
5、三環八廂,千年大計。
公元1016年,在建國五十七周年的時候,汴京新城建成了。北宋首都隨即迎來了一個“房地產開發”的高潮!短短的數年間,在汴京城內,豪宅拔地而起,商號開張營業。北宋京城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吸引著全國的投資。正所謂“花陣酒池,香山藥海。別有幽坊小巷,燕館歌樓,舉之萬數,不欲繁碎。”
開封人口最高峰時,全城固定居民,十三萬七千戶,人口近一百五十萬?!?strong>其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覺多,減十數萬眾不覺少。”許多后遷入的移民在汴沒有固定居所,或租房居住,或沿街建房,以至于東京衢巷越發狹隘。從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到天禧四年(1021年)十一年間,“開封市府”曾三次下文,禁止外來人口在京侵街建房,并拆毀違章建筑,但是面臨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脹,這些措施收效甚微。
宋朝中葉后,京師幾無空地,城區之內,地皮越發珍貴。一些權貴為了修建別墅花園,竟然非法侵占惠民河道,以至于夏天頻遇暴雨,積水成災。隨著汴梁城的房子越來越貴,不少中下級“公務員”在汴梁沒有居所,紛紛租賃民宅。許多外地來京人員,白天進城公干,傍晚則回城外居住。因此,開封郊區也得到了開發,人口越聚越多,民房櫛次鱗比,日漸繁華。久而久之,在汴京城外,逐漸形成了八個“城市邊緣集團”,當時被稱為“汴京新城外八廂”,用現在的術語應該叫城市副中心吧。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北宋政府,在“京城外八廂”設立新政區,正式并入首都區劃?!?/p>
擴建后的新汴梁,面積達到27.37平方公里。有三道城墻組成的“交通防御體系”將全城分為大內、內城、外城三部分。內城始建于五代,周長20.4里。套用現代城市概念,汴京內城的城墻與城門恰似城市“二環路”。十座城門組成的“交通樞紐”控制了“四縱兩橫”六條主要干道,構成了城市核心地帶。而新建成的外城周長50.5公里,其作用相當于東京的“三環路”。
開封御街州橋以西,嘉肅門以南至梁門以內的整個地域,集中了帝國“兩府五省”眾多的軍政機關,其作用相當于京城的“中央公務區”。
各國“駐宋大使館”多半集中在市區西部,其中遼國“大使館”(都亭驛)位于相國寺橋東北的城市黃金地段,緊鄰“丁家素茶坊”。高麗“大使館”(同文館)在“西二環”梁門外的安州巷。比鄰“建隆觀”與蔡相的府邸隔著一條梁門大街。西夏“大使館”(都亭西驛)位于“西三環”萬勝門內,比鄰“京城守具所”雖說位置稍微遠點,但不遠處就是風景秀麗的大佛寺與金明池??梢姵俏鬟@一大片地域,稱得上是首都的“使館區” 。
東京最繁華的地段當屬宋門以內, 御街州橋以東的地區了,這里堪稱汴梁的“中央商業區”,特色商業街林立,商號櫛次鱗比?!坝駱巧矫坊ò印薄百Z家魚羹”“各式羊肉飯”“熟羊肉鋪”“特色南食店”“青魚內市”“果子行”“肉行”“胡餅店”令人眼花繚亂。逛累了,也有消閑去處,自可駐足看幾段張金線的“傀儡戲”,聽兩出尹常賣的《說三分》~~~
在這座“花團錦簇汴梁城”中,花光滿路,無限春游;簫鼓喧空,誰家夜宴?無數快樂小資們過著各自的幸福生活。其中當然也少不了《東京夢華錄》的作者,自稱“幽蘭居士”的孟元老。南渡之后,幽蘭居士與親朋舊友論其舊都風情,無限感傷,遙想當年全盛之時,回首悵然,宛如一夢。南宋紹興年間,居住在臨安的他,黯然神傷地寫下了這段話:
我從小跟隨父親游歷南北,崇寧初年來到京城。我們家就住在城西金梁橋西夾道。在天子腳下的首都,我漸漸長大了,這時國家也進入了全盛時期,太平日久,人物繁阜。梳著羊角辮的小孩子,天天學習唱歌跳舞,素質教育搞得很好。白頭發白胡子的老爺爺,都不知道打仗是怎麼一回事。
京城的中產之家是很喜歡旅游的,每到時節轉換的時候,總有可玩的地方。什麼“燈霄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一年四季,不知疲倦。
京城的建筑物也是很漂亮的,到處都是青樓畫閣,珠簾繡戶。行走在汴梁的街道上,無數匆匆過客擦肩而過,消失在城市人群中。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柳陌花衢之中,有人輕歌巧笑;茶坊酒肆里,誰在調弄管弦?
汴梁的物價也很便宜,花七十五文就可以買上一壺羊脂美酒,即使到了寒冬臘月,從黃河上剛捕撈的新鮮活魚,用車子運到開封城內,每斤也不過一百文。
這段時間,國家的外交搞得有聲有色,許多國家都同我朝建立了外交關系,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首都市場沒有貿易壁壘,市場上販賣著四海珍奇;廚師們烹飪著天下美味。白天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鮮花,步行其間猶如暢游春風;夜晚側耳聆聽,隱隱傳來簫鼓陣陣,是誰家在宴請賓客?
容艷超人的妙齡女伎是市民的偶像,她們演藝的節目精采絕倫,吸引著千萬眼球。大家喜歡消費,越奢侈越覺得精神百倍!我居住在京城的這些年,頻頻看到“公主下嫁”“王子納妃”的盛況,大飽了眼福!每當趕上朝廷“舉子唱名”“武人換授”之時,也是大家看熱鬧的好時候。我在汴梁住了幾十年,玩了幾十年,都沒有看夠玩夠!
僑居汴梁數十載,要論給“幽蘭居士”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天子腳下”的精神文明。他深有體會的回憶道:
京城人情高誼,如果見到外鄉人被本地人欺負了,大家必定救護他。外鄉人在京居住,左右鄰居也很熱情好客。家里的用具不齊全,可以向鄰家去借,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要問到了,大家都會熱心指點。鄰里街坊之間,非常關心,頻繁走動,相互敬茶,問寒問暖。但遇紅白之事,賀喜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凡開酒店的人家,只要有客買過兩三次酒,就敢借給他價值四五百兩銀子的銀質酒器。就是貧窮之人,前來買酒,也用銀器供送。有夜里飲酒的,次日再取回也無妨。汴梁人的這種熱情好客,闊綽大方,還是很讓人感慨的。
總而言之,在北宋王朝最后的二十年里,在這個富庶平和的汴梁城中,處處呈現出一片祥和景象?!俺砷L在陽光下”、“沐浴在皇恩里”的孟元老也過著愜意的小日子,數不清那浪漫的事兒~~
住在新鄭門內金梁橋的他,冬天逛州橋夜市,夏天就去鄭皇后宅旁的大槐樹下乘涼。綠酒初嘗,小窗濃睡,看不完的“公主下嫁”“王子納妃”賞不盡的“雪際花時”“絲竹笙簧”。醉清風后醉太平,賞心樂事誰家院?真乃春風自在楊花!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這個“奇跡王朝”的偉大首都。她處處體現著“日新月異”,她整整繁榮了一個世紀。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流水潺潺,處處燈紅酒綠,絲竹管弦,也有那幽坊小巷里,雨打梨花深閉門~~
而這一切的一切,在金兵渡河的噩耗中,都嘎然而止了。這個“花團錦簇汴梁城”,那個“良辰美景奈何天”,也隨著這年紛飛的白雪,被撕成了一片片~~
沒有強大的國防,一切繁華都是浮云。
注釋:
(1)東京戶口數字參見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
(2)汴京外城城門有正稱和俗稱之分,比如戴樓門正稱為安上門,新鄭門正稱順天門,衛州門正稱安肅門, 新宋門正稱朝陽門等等。本文中的外城城門采用當時的俗稱。
(3) 北宋中后葉,中下級官員在京租賃民宅一事,參考王曾瑜的考據。
(4)汴京城市功能區域與商業分布參見《東京夢華錄》的記載與與北宋東京考古 地圖。
(5)汴梁的物價水平與民風民俗參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6) 張金線與尹常賣是北宋宣和年間汴梁藝人,《東京夢華錄》中有記載。
本系列文章,原作者“王佐之才”,自2006年6月10日后再無更新,殊為可惜。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一)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二)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三)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四)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五)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六)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七)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八)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九)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十)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十一)
迷逝東京,悲風吹淚——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變(十二)
丁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