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幾年,能引起農民共鳴的一句話就是“一斤糧食買不出一瓶礦泉水”,現在的礦泉水基本都需要2元/瓶,量夜差不多就是在500ml,也就是一斤。而同樣一斤的糧食,玉米1.4元,小麥1.25元,秈稻價格1.2元,粳稻價格1.8元,國內三大主糧哪一種
最近幾年,能引起農民共鳴的一句話就是“一斤糧食買不出一瓶礦泉水”,現在的礦泉水基本都需要2元/瓶,量夜差不多就是在500ml,也就是一斤。而同樣一斤的糧食,玉米1.4元,小麥1.25元,秈稻價格1.2元,粳稻價格1.8元,國內三大主糧哪一種也買不出一瓶礦泉水。而這還是最近兩年糧食價格上漲后的結果,沒漲之前,玉米也就8、9毛錢,小麥也才1.1元左右,更不如水貴了。
讓農民沒想到的是,繼糧食不如水貴后現在又不如煤貴了,據權威媒體發布的報道顯示,現在山西晉城無煙洗中塊煤炭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600-2800元/噸,秦皇島動力煤現貨平倉含稅價格達到了2550元/噸。煤炭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小麥和秈稻的價格。
居住在山東的老馬表示,自己家里有孫子和孫女,為了不讓孩子受凍這兩年每年的燒煤量都在3噸左右,以前一噸煤800-1000元,一年花兩三千塊錢還能承受得起。可今年煤炭價格直接翻了一番,前段時間去販子那里打聽,去年800元一噸的煤今年已經漲到1800元一噸了,還按照三噸的預算就需要5500元左右。自己家里種了10畝地,看似賣了4、5萬元的糧食,減去各項開支后也就剩了兩三萬元,光取暖一下就去掉四分之一,身為農民的自己真的有點扛不住。
擔心今年取暖的農民絕不僅僅是老馬一個人,相信多數農民都擔心今年的取暖,畢竟對于農民來說用電取暖和用天然氣取暖都是“奢侈”的行為,往年親民的煤炭今年也不親民了,取暖真的不知道怎么辦。
好在對于農民取暖的問題,官方給出了回應。
10月18日晚間,國家發改委官微發文表示,多舉措推動煤炭增產增供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當下煤炭產能正加快釋放,9月以來已經允許153座煤礦核增產能2.2億噸/年,隨著相關煤礦的陸續開產,預計四季度煤炭可增產5000萬噸以上。另外還有38座煤礦被列入應急保供煤礦,合計產能為1億噸/年,并且確保1.5億噸/年以上產能的穩定釋放。多舉措之后,目前全國煤炭的日產量已經達到了1150萬噸以上,相比9月中旬日產量增加了150萬噸以上。而這些將會有效保障民生用煤的需求。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相關措施的逐步落實,煤炭、電力供應偏緊的問題將會得到緩解,能源供應偏緊也是階段性的,后續會得到有效解決。
除了燒煤用電,農民還可以如何取暖?
1、燒秸稈、樹枝、木材取暖。很多農民家里都種有果樹,果樹每年都會修剪下大量的樹枝,農民可以在自家安裝鍋灶,燒樹枝取暖。即使沒有果樹,每家也都有秸稈,雖然秸稈在地里焚燒是禁止的,但是在鍋灶里焚燒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使用帶臺面的爐子還能增加散熱面積,提高取暖效率。
2、安裝陽光棚取暖。陽光棚在東北是非常常見的取暖設施,安裝起來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在朝陽的一側加裝類似于蔬菜大棚的支架,然后在支架上鋪上塑料布,有陽光的時候就能有效提高屋里的溫度。而且到了夏季直接將塑料布去掉就可以,不會影響到夏天通風。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可以安裝陽光房,使用玻璃替代塑料布,這樣透光性更好,取暖的效果也更好,只是按照成本比較高,而且夏天通風比較難,陽光房比較適合東北以及沿海夏季溫度比較低的地區。而陽光棚適合各個地區。
3、火炕取暖。火炕在北方很多地區都有,尤其是東北地區,通過在炕下面燒火來暖和整個屋子,火炕可以燒樹枝,也可以燒秸稈,并不會增加農民的取暖費用。
4、太陽能取暖。最近幾年太陽能取暖發展也很快,比較先進的設備不僅可以儲存當天的熱能,甚至能儲存一個星期的熱能,但由于太陽能取暖受天氣影響比較大,一般需要搭配燃氣爐、燃煤爐、電加熱等輔助設施,相比較前幾種取暖方式而言設備成本比較高,后期使用成本也更高,只是相對比較環保,值得一些收入比較高的農村家庭嘗試。
讀者朋友,你今年冬天打算采取哪種取暖方式?或者有什么好用又便宜的取暖方式歡迎分享出來,讓大家共同度過這個難過的冬天。
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