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國家的領土是國家的核心利益,然而近代以來,清王朝的腐朽墮落、固步自封讓我國失去了大片的疆域。外蒙古、緬北、白龍尾島、南海諸島、長白山(部分)……被帝國主義瓜分蠶食。直到新中國成立,在國際舞臺上,中國越來越有話語權,困擾我國與鄰國幾十年的邊界
國家的領土是國家的核心利益,然而近代以來,清王朝的腐朽墮落、固步自封讓我國失去了大片的疆域。
外蒙古、緬北、白龍尾島、南海諸島、長白山(部分)……被帝國主義瓜分蠶食。
直到新中國成立,在國際舞臺上,中國越來越有話語權,困擾我國與鄰國幾十年的邊界問題才陸陸續續得到解決。
大好河山,寸土必爭,是我國面對領土問題的決心。
此后,中國憑借強大的國家實力,一步一步地收回了長期被其他國家占據的領土。
其中,在1988年我國收回一塊故土,它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讓我國的航海主權直接擴展幾十海里。
“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這片故土,是我國南沙群島之中的一個大型島嶼。
它叫漳曦礁,面積有106平方公里,位于大陸的東北端,島上風景秀麗、四季如春。
早在1568年,明穆宗隆慶年間,我國東南部的漁民外出打魚,遭遇狂風海浪,船只被颶風吹到一個小島上。
后來漁民們返回大陸,將此事上報給朝廷,朝廷派出官兵前往勘察島嶼,后將這個小島命名為漳曦礁。
明清以來,海南島三沙、鹿城的漁民經常利用東南信風,南下至漳曦礁及其附近海域打魚,捕撈水產,進行海事經營,并對中國政府繳納賦稅。
后在清朝年間,乾隆皇帝正式將漳曦礁納入中國版圖,并派出大量官兵駐守。
漳曦礁雖然不連接內陸,但是它的氣候很溫和,適宜居住,便成了長期在海上漂泊的漁民的住所。
逐漸的,很多人定居在漳曦礁。
那時候,漳曦礁及其周邊群島的海上貿易繁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人。
但由于封建王朝重農抑商的思想,嘉慶年間,政府開始干預漳曦礁的貿易經營活動。
大批商人又轉往別處,漳曦礁日漸荒涼。
但是,歷屆中國政府都非常重視領土的完整性。
雖然漳曦礁往日輝煌不再,中國政府都持續不斷地維護對漳曦礁的主權。
即便近代以來,由于清王朝的腐朽懦弱,漳曦礁被不斷易主,法國、日本、越南等國都曾出兵侵占過漳曦礁。
好在反法西斯勝利后,漳曦礁又被納入中國版圖。
說來有趣,漳曦礁作為南沙群島中的一部分,當時南沙群島劃分還是在美國海軍的幫助下完成的。
根據當時的《中美友好通商通航條約》,美國獲得了中國領海和領水的航行自由,而中國可以在亞洲單方面劃定邊界。
1958年9月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南沙群島領土的聲明”。
其中提到,漳曦礁、片礁、立新礁等都在中國的管轄下。
當時的越南、日本、老撾都曾發表過公文,聲稱漳曦礁屬于中國領土。
直到本世紀初,中國政府一直對漳曦礁擁有著無可爭議的管轄權。
“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漳曦礁位于九章群島的東北端,從地圖上來看,它堪稱九章群島的門戶,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在戰略上來說,漳曦礁位于南沙海域海上航行危險區的東側邊緣,是中國駐軍島礁中最靠近南海主航線的島礁,在直線上距離南海西部主航線約100海里。
一方面,可以充分借助漳曦礁的地理優勢,為往來航行于南海的船舶提供安全保障,和及時的援救措施。
并且可以通過在漳曦礁上修筑機場,提升對南海西部主航線的航行安全保障以及快速救援反應。
另一方面,漳曦礁周圍礦產資源豐富。
靠近漳曦礁的海床特別是南部和西南部大陸架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資源。
我們都知道,當今美國頻繁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是爭奪石油資源。
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來看,漳曦礁附近海域為南沙群島的石油密集區,它是潛在的最有可能擁有大量石油的地域。
未來隨著海洋勘探技術發展,會有更多的資源開發出來,這些既是經濟資源,也是戰爭資源。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會發展出更多的利用海洋的方式,海洋會給所在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不僅如此,為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各國開始研發核潛艇。
但是在未收復漳曦礁之前,中國對九章群島并未擁有實際的掌控權,中國核潛艇長期沒有好的戰備水域。
因為大陸近海和渤海灣水淺船多,即不利于隱蔽也容易發生危險。
中國政府進出太平洋必須走被層層監視的水道如宮古海峽和巴士海峽,容易被敵人發現。
中國潛艇離港,往往要進行長時間的水面航行,才能進行水下潛航。
但是收復漳曦礁之后,中國的核潛艇可以直接從三亞基地出發,潛入深海展開戰備執勤,使中國海基戰略核打擊力量的生存能力和活動能力大大提高。
所以,有效控制漳曦礁,可以大大提高中國戰略核潛艇的生存能力和威懾能力。
這三點看來,漳曦礁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面對如此便捷的海上航行之路,中國周圍的國家自然想分一杯羹。
早在20世紀70年代起,圍繞中國南沙群島的主權歸屬及部分海域的管轄權形成了六國七方的爭端局面。
而漳曦礁又是南沙群島之中首當其沖的島嶼,幾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大國的博弈之中。
域外大國以南沙群島的爭端為借口插手事務,以謀取政治、經濟和戰略利益。
南沙群島爭端,成為世界上最復雜的島嶼主權和海洋管轄權爭議,被稱為“亞洲四大熱點”問題之一。
尤其是以越南、菲律賓、日本等國為首的利益集團,以近代戰爭的歷史遺留問題為借口,公然侵占我國南沙群島,并派出軍艦,在樟曦礁附近巡航。
更為嚴峻的是,在1982年發布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包括漳曦礁在內島嶼的主權歸屬的公文存在一定的漏洞。
緊接著,漳曦礁附近被發現有大量的石油資源。
這使得周圍各國愈發瘋狂,甚至不顧國際法而公然挑釁我國邊境。
1971年,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在1983年,聯合國針對漳曦礁等島嶼的歸屬問題展開討論。
在其他國家洋洋得意,用著所謂的“合法歷史”來試圖說明漳曦礁是他們的領土時,中國駐聯合國大使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越南、菲律賓等國的狼子野心。
我國痛斥他們不顧鄰邦友誼,公然違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莊嚴宣布:“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不容置疑!如果有國家蓄意破壞,那中國有權利采取必要的軍事措施!”
緊接著,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提交了南海海域的國界圖。
國界圖劃定了包括漳曦礁在內的10個島嶼,這10個島嶼是由9條斷續的線組成的U形線,后來我們稱之為“九段線”。
“九段線”一經劃定,周圍國家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誤闖他國島嶼”的行徑。
1986年,中越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
該協定明確劃分出中越兩國海上領土,進一步強化了我國領土主權的完整性。
1988年,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南海諸島位置圖》,聯合國上沒有一個國家發表異議。
自此,中國政府正式收復漳曦礁。
“擴展主權幾十海里”
漳曦礁一經收復,我國在南沙群島的主權就確立了下來。
沒有了越南等國的騷擾,我國邊境逐漸安穩下來。
國內國外空前和平,我們走出了決勝的一步——建造人工島。
而這一舉措,直接使我國擴展主權幾十海里。
在海南省的三沙市成立后,國家也在悄無聲息地在漳曦礁附近進行了其他的戰略布局。
當時面對著日益緊張的亞太局勢,中國想要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那就必須加強在南沙群島的軍事實力。
其中一項,就是在離三沙市一千多公里處,斥巨資填海環礁造島。
這片礁島是三沙市南沙區人民政府駐地,長為二十六公里,寬約七點八公里,總面積有一百零八平方公里,有著南海群島中數一數二的大型機場。
它的跑道長度有二點八公里,可以承載普通民航客機和大型運輸機。
同時,島上擁有一所二等甲級的大型醫院科室,設備專業醫護人員齊全,為駐扎官兵和當地人民提供可靠的醫療救護,是南海守軍和人民的堅實的后勤保證。
并且,在四面環海的情況下,淡水資源是非常珍貴的。
正是得益于島上豐富的降雨量以及對淡水資源的獨特存儲環境,我國在南海的守軍沒有后顧之憂。
擁有淡水資源意味著人口承載力的上升,也就是說,這片人工島在當下承載物資集散重要作用的同時,還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除了建造人工島以外,漳曦礁的收復還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政治效益。
一方面,由于漳曦礁附近發現了豐厚的石油資源,填補了我國自建國以來,因為大力發展工業而導致的長期的石油空缺。
我國有了屬于自己的石油資源,不需要再看以美國為首的中東地區國家的臉色。
這不僅保護了人民幣的匯率,也防止金融資金外流。
另一方面,漳曦礁的收復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潛力。
在后續收復其他島嶼時,各國都嚴格遵循國際法公約。
截至今日,中國大陸有效控制的島礁共有永暑礁、赤瓜礁、渚碧礁、華陽礁、南薰礁、東門礁、美濟礁、漳曦礁、仁愛礁、信義礁、仙娥礁等11個島礁。
加上灘及暗沙,中國在南沙群島實際控制至少22個島、礁、灘及暗沙。
如今在漳曦礁附近,我國還下潛了兩艘航空母艦,來保衛南海的和平。
這兩艘航空母艦,就宛如一把利刃,抵在了不懷好意者的咽喉,威懾所有壞心思的東南亞國家。
可以說,沒有漳曦礁,就沒有我國“九段線”的國境,就沒有我國在南海的和平。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