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姜能疆御寒邪,故云姜姜卵的做法《大長今》第四集的開頭有這么一幕,還是小宮女的長今為了找到母親藏在退膳間中的小冊子,趁天黑和連生偷偷進入了禁止小宮女進入的退膳間。黑燈瞎火的,長今打翻了給中宗做宵夜的駝酪粥。正在值班的韓尚宮和上贊內人閔桂烈趕來
姜能疆御寒邪,故云姜
姜卵的做法
《大長今》第四集的開頭有這么一幕,還是小宮女的長今為了找到母親藏在退膳間中的小冊子,趁天黑和連生偷偷進入了禁止小宮女進入的退膳間。黑燈瞎火的,長今打翻了給中宗做宵夜的駝酪粥。正在值班的韓尚宮和上贊內人閔桂烈趕來,看到地上灑的到處都是的駝酪粥犯了愁。駝酪是珍貴的食材,要使用就要憑上級批準去司饔院現領,如今夜深,司饔院早已下鎖,領不到了,一會兒就要給中宗呈上宵夜了,這可如何是好?
還是韓尚宮臨危不亂,讓閔內人把各處剩余的食物找來,看能不能應付過去。閔內人找遍了退膳間,只找到了一幾根藕和半簞姜。好在宵夜只是小食,應該好應付,即便不符合膳食札記,中宗也不會太追究。于是就用這兩樣食材做了兩個小吃,一個是蓮藕凝,一個是姜卵。
蓮藕凝其實就是沖的藕粉兒,把藕搗成糊糊,用水反復澄洗,將下面沉淀的淀粉取出煮成粥,稍微一冷就可以享用了。在蓮藕凝上面韓尚宮又放了用蜂蜜煮的軟爛的蓮藕片,撒上芝麻就可以了。
姜卵又是什么鬼呢?
其實原理跟蓮藕凝差不多,是把姜切碎搗爛,加上水,澄出姜的淀粉來,倒掉黃水和渣滓,然后再把姜淀粉摻上一點米粉,和成面團,然后用模具做成各種點心的形狀,再上籠屜蒸熟即可,為了防止粘黏,可以裹上豆粉椰糠之類。
這樣做出的點心,一點姜味也嘗不出來,對于中焦虛寒,需要吃姜又討厭吃姜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一道小吃。
大家看到這一幕,或許會感嘆韓尚宮的機智,韓國食品的奇妙。但是其實姜卵這種食品早在宋朝,中國的古籍中就有記載了,而且是大文豪蘇東坡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
蘇東坡的姜乳餅
在中國,姜的淀粉叫姜乳,因為它的顏色是乳白色的,又因為乳是血肉精華,名之以乳,言其珍貴爾。
《東坡雜記》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蘇東坡在錢塘做官的時候,偶然間去游覽凈慈寺,寺中有一老僧人,人稱聰藥王,八十多歲了,但是面色紅潤,目光炯炯,一點也沒有因為年紀大了而有龍鐘之態。詢問他健康長壽的秘方,他也沒有別的特別之處,只是吃生姜吃了四十年罷了。
"予昔監郡錢塘,游凈慈寺,眾中有僧號聰藥王,年八十余,顏如渥丹,目光迥然,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姜能健脾溫腎,活血益氣"。
文中還記載了生姜的服用方式,原來并不是直接吃,而是取老姜搗碎,如韓尚宮那樣澄取姜淀粉,這里的姜淀粉就是“姜乳”,一斤老姜只能取一兩“姜乳”,到這里的做法是一樣的。因為中國種植小麥比較普遍,面粉不是稀罕物,所以中國的做飯是摻上面粉,蒸成餅子,也有和米粉為丸的,摻和的比例是三分面粉摻一份姜乳。但是明朝時朝鮮主要是種植水稻的,小麥粉都是從明朝運來,十分珍貴,日常所用都是米粉。做成姜乳餅之后,每天吃飯的時候都會吃一點,也不耽誤正常飲食,堅持一段時間之后,身體自然而然就強壯起來。
其法:取生姜之無渣筋者,然不用子姜,錯之并皮裂,取汁貯器中,久之澄去其上黃而清者,取其下白而濃者,陰干刮取如面,謂之"姜乳", 以蒸餅戓飯搜和丸如桐孑,以酒或鹽米湯吞數十粒,或取末置酒食茶飲中食之即可。"
人到了四十歲上下的時候,身體機能下降,加上飲食不節、憂愁煩悶,容易出現虛寒的狀態。一虛寒了,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例如虛喘、咳嗽、渾身無力、肌肉僵硬,這樣的情況就適合吃一點姜。但是人的體質有差別,姜中的揮發油比較豐富,有些人吃了就會上火,吃兩天口瘡就起來了,也就作罷了。把姜搗碎,只取姜乳,就把姜中燥烈的物質去除了,姜乳的性味就變得比較平和,有健脾溫腎的功能,而無刺激上火的弊病了。
這位聰藥王四十多歲的時候,得了氣喘咳嗽的毛病,渾身無力,走幾百步路都覺得勞累。也吃了好多藥物,都不見效果。偶然間得到了姜乳餅這個方子,初起時也不覺得什么,但是吃到半年上,漸漸覺得氣喘的問題已經不再困擾自己了,一年以后,就不再氣喘,并且健步如飛。他也就堅持下來了吃姜乳餅的習慣,四十年間,所用生姜,不下萬斤。
結語
取姜乳是挺費姜的,一斤生姜只能取一兩姜乳,再摻三分面粉,也不過是四兩姜乳餅,這個讓勤儉節約的國人有些不能接受,所以知道姜乳的人不少,但是能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個,太麻煩了。
姜是一種很好的食品,如果有商家愿意用心去做這個產品,是生姜開發利用的一個很好的方向,也讓我們可以很便利地獲得姜乳了,連藕粉都有,憑什么就不能有姜乳呢?我國每年生姜產量有一千多萬噸,有足夠的資源制造姜乳產品,而且在工廠中,有技術和設備可以將姜汁再提煉濃縮,姜渣也可以開發一下,一點也浪費不了,比花費成本去儲藏生姜劃得來。
當我們看到《大長今》中的姜卵時,我們會感嘆韓國飲食的精妙,其實我們國家也有,只是我們的編劇不愿意深入到古籍中去發掘,加以包裝,讓他們搶了先機。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