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話是華為內部會議背景板上噴繪的話,這不是普通的詩句,這是華為獨有的行事格律。華為是學出來的,是不斷學習演進的。華為我們學不會,但華為學習精神,學習軌跡,小學生一樣的學習態度,我們可以學習。華為這些年學了什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句話是華為內部會議背景板上噴繪的話,這不是普通的詩句,這是華為獨有的行事格律。
華為是學出來的,是不斷學習演進的。華為我們學不會,但華為學習精神,學習軌跡,小學生一樣的學習態度,我們可以學習。
華為這些年學了什么,許多人只記得“狼性”,以為狼性成就了華為。那只是一個階段的學習參照,拿一個狼性標簽貼在華為身上,那也太小看華為了。
深入來看,華為到底學了什么,可以為我們學習。
學習植物
學習薇甘菊
華為早年的logo是南美的一種菊花,叫薇甘菊,這種野草主要特點就是瘋長,只需要極少的水分,就能迅速生長。華為在1987年在深圳正式成立,第一版logo就是用了薇甘菊形象。之后LOGO升級過兩次,依然是以薇甘菊作為圖騰。
華為logo變化
任正非在內部會議中提到:“我們做產品需要具備薇甘菊這樣的能力,要在末端接入層成為霸主,沒有實力是做不了霸主的。”
起步階段,需要實力,需要瘋長,需要在市場上站穩。如何站穩,靠的是過硬的技術,所以這個階段,華為技術,伴隨著產品和logo傳播開了。
學習毛尖草
華為進入發展階段,開始學習另一種植物毛尖草。這種草在生長時只有一寸多高,但地下根系可達28米深。這是向下扎根,打好基礎。待到雨季來臨時,毛尖草開始瘋狂生長,兩天就能長一米,很快能變成草原王草。
這個階段,任正非說:其它O2O(online To Offline,從線上到線下)在瘋長,華為必須倒長。倒長,就是學習毛尖草向下倒著生長模式。這是我們人生必修之路,向下扎根決定向上生長的長度、速度、廣度。
毛尖草如同《易經》中的謙卦,地山謙,是最有能量的卦相之一。什么叫謙,就像毛尖草一樣向下扎根,蘊藏實力。什么叫謙謙君子,那是實力很強不外顯的人。
學習動物
學習狼性
華為的狼性文化廣為流傳,其實在2001年前就學習狼性了。沒有深度了解華為,就會用“狼性”二字來概括。僅一個狼性,怎么可能支撐這家造福世界,又讓世界膽寒的企業?
學習狼性,必須重新定義狼性。看現在哪家標榜狼性的公司,沒有負面新聞?哪家以狼性驅動的公司,員工沒有怨言?企業發展不能一直用狼性,你希望航空公司用狼性嗎?希望加油站也狼性嗎?
狼性只適合創業上升階段,短兵相接的階段,人才晉選的階段,或者二次創業時使用一下。狼性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就業績和成果,可以讓人激發奮進,但“白眼狼”也是狼性文化的衍生物。狼性文化離職的人,毫無感恩可言。狼性文化的公司,無法長久發展,客戶也不會持續下訂單。
學習烏龜
互聯網興起的階段,華為開始學烏龜,做一只特立獨行的烏龜:認定目標,心無旁騖,艱難爬行,飄洋過海,在全球爬行,是海龜,也是陸龜。遇山爬山,遇水涉水。經得起誘惑。不投機,不取巧,不拐大彎,亦步亦趨,爬行著滿足客戶的需求,爬行著賺小錢。爬著,行著,追著,趕著。這只龜就超越了兔子,就變成了一只大象。在自己認定的領域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這是任正非說的一段原話。
華為就是一只大烏龜,二十多年來,只知爬呀爬,全然沒看見路兩旁的鮮花,不被各種所謂的風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像烏龜一樣堅持,最后突破。
互聯網時期學習烏龜精神,雖然初期走的有些慢,但最后走到了終點。華為的互聯網產品顯著成長,而且成為5G通訊標準的締造者。
互聯網發展不在于自身很快,而是減掉客戶等待時間、重復時間、排隊時間,讓用戶體驗到快。自己變的很快,就會手忙腳亂。定好了戰略,只需像烏龜一樣,篤定前行,不為路邊花朵所動心,不為風口所心動,最后在賽道上走向終點。戰略不明確,就會走捷徑,偏離賽道,甚至御風口飛行,這都難以到達終點。抬頭看上空,是不是浮著許多氣球一樣的豬,這都是充了資本的氣,沒有翅膀圓滾滾。
學習眼鏡蛇
華為在流程優化階段,學習眼鏡蛇的靈變。
任正非闡述這種動物的特征:眼鏡蛇發現食物,蛇頭隨著需求擺,身體每個關節都隨需而變,而且每個關節都用流程連接。當蛇頭回轉,整個組織都能跟得上變化。所以,從咨詢角度、項目優化角度、業務響應角度,華為都是佼佼者。
《孫子兵法》九地篇提到一種率然之蛇,擊首則尾至,擊尾則首至,擊中間則首尾俱至。華為遠征小組去世界各地開拓市場時,一部分人出動,其他人都能接應,如蛇一樣靈變。顯然,狼頭和狼尾無法響應,群狼可以協作但無法靈變。因為靈變,一線人員可以直接呼喚炮火,而不用隨身攜帶炸藥和火器。
學習將軍
在2015上半年,華為的訂單量極速增加,合同正確,但錄入數據不正確,有640多萬條錯誤數據,造成極大的浪費。任正非看到這個現象,分析之后,發現合同方面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如何改進?必須讓每個環節都正確,才可以避免浪費。那么,向誰學習可以讓這件事做的更好,任正非找到了新的學習對象,他說:能力要綜合化,每個環節都要產生服務型的將軍。要向將軍學習,學習將軍產生的過程,來改進服務環節。
2016年底,任正非發表文章《將軍是打出來的》,提到要學習西點軍校,學習如何培養作戰將軍。那將軍如何培養,主要有三個核心點:一是多產糧食,以結果和貢獻為考核標準。美國胖子最多,美國軍官基本看不到胖子,健康和體重也是將軍的考核指數。第二點,將軍是打出來的,選拔不限年齡、資歷,不是因為學習好就能當將軍。第三點,要把本職工作先做好。
合同細節的問題,不是從合同本身解決,而是用將軍培養的思路來解決,這就是合道的思維。萬事萬物,道的層面都是相通的,“把每個環節都做好”,可以產生將軍,也可以破解合同過程的數據錯誤。
學習當下
在人才考核方面,華為學習美軍文化,力求機制簡明,去掉多余的表格,去掉多余的總結,去掉所謂的科學考核,去掉各種浪費時間的行為,非戰略的事都去掉,這樣才有利于發展。
在公司治理方面,除了美國文化,華為還學習美國的規范,還有英國的制度、日本的精益和德國的品質。
在未來競爭方面,華為內部培養了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神經專家,還有六萬工程師,集這么龐大的人才體系,為的就是建立基礎生態,打通軟硬件的交互。然后運用在芯片設計中,用在操作系統中。
所以,芯片不是電路的集成,是智慧的集成。操作系統不是代碼系統,而是人才系統。
學習華為
華為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到底如何學習,學習什么?
從華為的各種學習軌跡中,我們總結出三點:
第一點,華為的學習是認真的,也不避諱學習誰,這就是小學生的學習心態。
每當轉折之時,總能找對學習對象。選擇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植物、國家、人文來學習,有形的、無形的,都能成為學習對象。學習其物性,一步到達核心。
第二點,學習任正非的慧眼洞見,能用學習對象轉化成學習精神,讓公司全員來學習。
事實上,沒有“學習對象”也可以學習。但學習理念難以直接表述,大家也難以理解和領悟。無形的理念附著在有形的事物上,更容易傳達。有形的事物承載著無形的理念,形象而有神。這個過程,也是教育的根本。
第三點,以小學生的心態去學習。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想的防線是一個國家最廉價和最有效的國防。而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育,小學是教育起點,成長起點,創新起點。
小學生的心態去學習最有效,小學生剛好是人生最佳學習階段。
那么,如何打贏小學生華為?唯一的勝算就是,華為找不到學習對象。
華為的危機什么時候來臨,勉強可以算得上危機,那就是華為認為可以小學畢業了,把別人當“小學生”的時候。
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