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林清清通訊員郝黎張藍溪靳婷圖/醫院提供畏懼開胸遲遲不敢手術?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為一例風心病患者成功實施了全胸腔鏡下雙瓣置換(主動脈瓣及二尖瓣置換)、三尖瓣人工瓣環成形術。全程不用開胸,創口僅4厘米,患者術后4天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郝黎 張藍溪 靳婷
圖/醫院提供
畏懼開胸遲遲不敢手術?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為一例風心病患者成功實施了全胸腔鏡下雙瓣置換(主動脈瓣及二尖瓣置換)、三尖瓣人工瓣環成形術。全程不用開胸,創口僅4厘米,患者術后4天出院。據悉,在全胸腔鏡下同時切除并置換兩個心臟瓣膜,尚屬全國首例。
畏懼開胸 風心病患者拖延一年多
心臟瓣膜相當于心臟“門衛”,阻止血液回流于剛剛離開的心房或心室。當“門衛”因疾病需要切除置換,傳統的開胸手術,需要從正中鋸開胸骨,不僅會留下長達15-20cm的疤痕,恢復期也較長。
30多歲的唐女士(化名),發現風濕性聯合瓣膜病已有1年余。出于對開胸手術的畏懼,一直采用藥物保守治療。近半年來,胸悶氣促的癥狀越來越重,爬三層樓就氣喘吁吁,日常生活工作都受到的嚴重的影響。了解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可以做微創心臟瓣膜手術,慕名前來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唐女士患有重度二尖瓣狹窄,中度主動脈瓣返流,重度三尖瓣返流,肺動脈高壓,需要同時置換兩個心臟瓣膜。
“對于年輕的女患者來說,手術后留下的疤痕大小是很自然會重點考慮的問題;同時,微創手術對身體的損傷也較小,康復較快,對患者以后的工作生活影響也比較輕。”醫院心外科瓣膜與微創心臟外科主任黃煥雷表示,唐女士的病情涉及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置換,而全胸腔鏡下微創主動脈瓣置換此前在國內未有先例。
全國首例 4厘米內成功置換雙瓣
據了解,主動脈瓣由于其位置深,難于顯露,一直被視作全胸腔鏡手術的“盲點”。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目前已經開展了超過5000余例胸腔鏡下微創心臟外科手術,全腔鏡微創心臟年手術量位列全國第一。經過反復的臨床實踐,黃煥雷逐漸摸索出胸腔鏡下經右側第三肋間外側切口置換主動脈瓣的方法。這一方法的成功,奠定了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的基礎。
對于唐女士的病情,黃煥雷決定在全胸腔鏡下進行微創雙瓣置換手術。手術采用經典的“三孔法”,為了更好的暴露主動脈瓣,選取右側第三肋間切口作為主操作口,長度僅為4厘米,首先在全胸腔鏡下順利切除并置換主動脈瓣。
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微創雙瓣置換手術
由于二尖瓣和三尖瓣手術的標準切口應該位于第四肋間,從第三肋間操作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憑借大量胸腔鏡手術經驗與技巧,黃煥雷主任成功通過第三肋間切口,同期完成了主動脈瓣置換、二尖瓣置換和三尖瓣人工成形環植入。
歷經5多個小時,唐女士的手術順利結束。術后心臟超聲顯示:主動脈瓣,二尖瓣人工機械瓣膜啟閉功能良好,未見瓣周漏,三尖瓣功能好。唐女士手術當晚就順利脫離呼吸機,術后僅4天即康復出院,比傳統的開胸手術短3天以上。
“除了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單純的主動脈瓣退行性病變老年患者,應用這種手術能有更大獲益,因為老年人的體力和心理素質一般會更差,用微創手術的方式能更好解決?!秉S煥雷表示,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微創心臟外科技術水平更進一步,這一術式在國際上尚未見正式報道,可拓寬微創心臟瓣膜手術的適應征,使更多患者免于正中開胸手術的痛苦。
何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