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翡翠是天然物質,避免不了一些天然的缺陷,比如石紋、白棉等。好多朋友在咨詢老三的時候,總是要求完美無瑕,其實100%完美的翡翠機會沒有,即使是上千萬的收藏翡翠,也總會有點點的不盡如人意。有些瑕疵是可以接受,并且不會影響翡翠的美感和價值的,當然
翡翠是天然物質,避免不了一些天然的缺陷,比如石紋、白棉等。
好多朋友在咨詢老三的時候,總是要求完美無瑕,其實100%完美的翡翠機會沒有,即使是上千萬的收藏翡翠,也總會有點點的不盡如人意。
有些瑕疵是可以接受,并且不會影響翡翠的美感和價值的,當然,有些問題翡翠要盡量避免。
今天老三就和大家聊一聊,哪些瑕疵可以接受,哪些是要堅決避免的。
翠性--翡翠的鑒定特征(天然翡翠必有,可以接受)
翠性是鑒定翡翠真假的重要標志之一,具體來說,它是翡翠的礦物顆粒在相互組合后,肉眼看見的直觀表現,分為三大類:
1.蒼蠅翅:反光觀察翡翠拋光面,可看見像蒼蠅翅一樣的白色反光。在光下轉動翡翠時,蒼蠅翅還會出現大小不同的閃光。不過,“蒼蠅翅”多出現在拋光不好的翡翠上,拋光好的翡翠很難看見它。
像不像蒼蠅翅?
2.桔皮效應:反光觀察翡翠拋光面,可看見桔子皮一樣大大小小、方向不同的凸起或凹陷,只是由于翡翠的硬度各向異性導致的。“桔皮效應”在A貨翡翠中表現得很突出,因此大家不要把它和B貨的“酸蝕紋”弄混了。
3.絮狀物:翡翠的“棉”是一種棉絮狀的物質,存在于翡翠的顆粒或裂隙之間,有絲線狀、條帶狀、團塊狀等,半透明至微透明。“棉”就是翠性的表現之一。
影響翡翠價值的“瑕疵”
準備一個放大鏡和一個手電筒。打開手電筒,用放大鏡透光觀察翡翠內部,你能看見:
1、裂
嚴重影響翡翠價值 50%- 70%
行內有句俗語“無紋不成玉”,石紋是翡翠形成過程中,由于受外力擠壓形成的條條細線。
裂,一般和石紋的表現都是相似,不同之處在于:一是裂是后天形成,比如磕碰,影響翡翠價值;二是石紋是生成在翡翠內部,指甲扣不到,裂大多由表及里,指甲容易扣到。
同樣種水色的鐲子,有裂的手鐲,通常要比完美的低很多,有時候甚至低到同價的1/3!
2、石紋
影響翡翠價值 10%-20%
石紋它中間沒有帶色的填充物,常見的“冰紋”就是石紋的一種。無暇的翡翠價值連城,其他的翡翠或多或少都長有石紋,大家無需太介意了。
翡翠手鐲上的石紋
(行家說的“十玉九紋”的“紋”就是指石紋。可見,石紋其實是翡翠天生的東西。)
3、雜色
影響翡翠價值 5%-20%
漂亮的雜色被稱為“俏色”,比如小面積或點狀的綠色、紅色、黃色等,給翡翠增加了生趣,也增加了價值;
丑陋的雜色被稱為“臟點”,比如黑色、褐色、灰色等,不僅降低了翡翠的美觀程度,而且損害了價值。
(大師會利用雜色,讓雕件更漂亮。)
(白皙的翡翠上有幾個污點可是很難看的呢。)
4、棉
影響翡翠價值 5%-30%
翡翠的“棉”是一種棉絮狀的物質,存在于翡翠的顆粒或裂隙之間,有絲線狀、條帶狀、團塊狀等,半透明至微透明。“裂”前文說過了,這里不再解釋。
(能看見“棉”,說明翡翠的水頭足,夠透明,像糯種、豆種這樣的翡翠是很難看到“棉”的)
(嚴格地說,出現“棉”的翡翠都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因為棉的產生是因為這個位置的翡翠沒有和周圍的翡翠一起玉化,而依然保留石性)
總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有人說翡翠內部的這些東西是瑕疵,有人說它們是證明翡翠天然性的證據。而老三認為:翡翠內部的這些東西確實可以證明翡翠的真假。
不過也要進一步地說明:裂、臟點算瑕疵;翠性不算瑕疵;石紋、雜色、棉這些東西如果給翡翠錦上添花就不算瑕疵,如果影響了翡翠的美觀才算瑕疵。
王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