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代偉人毛主席平生沒有太多的愛好,唯獨喜歡抽煙、喝茶,他在敬煙和戒煙上,也體現了偉人的風格。毛主席喜歡抽煙,尤其在寫作和思考問題的時候,手中往往會夾著一支煙,且工作越繁重抽得越厲害。在解放前,毛主席什么煙都抽,解放后只抽駱駝牌、前門和三五。
一代偉人毛主席平生沒有太多的愛好,唯獨喜歡抽煙、喝茶,他在敬煙和戒煙上,也體現了偉人的風格。
毛主席喜歡抽煙,尤其在寫作和思考問題的時候,手中往往會夾著一支煙,且工作越繁重抽得越厲害。在解放前,毛主席什么煙都抽,解放后只抽駱駝牌、前門和三五。隨著時間的流逝,毛主席漸漸開始抽中華、熊貓以及雪茄。
李先念
那么抽雪茄是誰介紹的呢?就是李先念。
1969年的某次會議上,毛主席因為長期處于工作狀態感到十分疲憊,為了清醒清醒,他決定抽一根煙。就在這個時候毛主席突然聞到一股特別的味道,這種味道讓人感到很舒服,連頭腦也清醒了不少。
很快毛主席將目光投向味道的來源——李先念的身上。只見李先念正緩緩地抽著一根毛主席從未見過的雪茄,這也令毛主席盯著他看了半天。
也許是毛主席的目光太過熱烈,李先念一轉頭就看到了,多年的搭檔經驗令李先念意識到毛主席對雪茄感興趣,于是便主動遞過去一根。拿到雪茄的毛主席先是聞了聞,然后點燃吸了一口,接下來毛主席對李先念說:“先念啊,你抽這么好的煙,怎么不介紹給我呢?”
李先念聽后神秘一笑,沒有多說什么。原來李先念是故意在會上點燃這支香煙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引起毛主席的注意。
那么李先念為何要引起毛主席的注意呢?毛主席為何會對這支香煙產生興趣呢?這支香煙有何來歷?
李先念被連降6級,毛主席出面為他安排工作
四川夾金山北坡的小金縣,有一座被稱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的四姑娘山。之前它叫懋功,長征懋功會師就是在這里發生的。除此之外毛主席和李先念的第一次見面也是在這里發生的,就此拉開兩人相識相知40年的序幕。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毛主席命令紅四方面軍從川陜革命根據地向西進發,以策應和配合中央紅軍的作戰。3月,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隨后向川西北進軍。5月底,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和紅四方面軍取得聯系。
6月14日,毛主席和朱德率領的部隊翻過夾金山,抵達達維鎮。紅9軍第25師師長韓東山按照張國燾“拿出全套派頭來,不要丟了自己的臉”的指示,率部站在達維鎮的入口,熱烈歡迎中央首長和中央紅軍兄弟。
達維鎮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當中,一袋袋來自江油中壩的大米、一包包來自南部鹽井的白鹽等物品都被塞到了中央紅軍指戰員們的手中。紅軍戰士們捧著紅四方面軍贈送的東西,心里十分高興。
一位姓曹的團長因傷躺在擔架上,他緊緊地握著紅四方面軍同志的手說:“太感謝你們了,感謝徐向前總指揮派你們過來送東西,這可是給了我們最大的支援啊!”
6月16日,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在一所教堂會見了紅30軍的政委李先念。毛主席一見到李先念就快步走過去,緊緊地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一番后說:“果然是名不虛傳,英雄出少年啊!”
李先念這是第一次見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因此顯得格外激動。毛主席親切地問他:“你今年多大了?”李先念說:“我是屬雞的,還有幾天就滿26歲了。”
毛主席點點頭,有些感慨地說:“我大你16歲,已經是不惑之年了啊!你現在還很年輕,前途一片光明啊!”
李先念聽了毛主席的話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還不是我們部隊最年輕的呢。我手下還有一個更年輕的,他是88師的師長熊厚發,今年剛滿20歲,那才是我們的小老虎呢!”
毛主席高興地說:“好啊,好啊,我們黨有希望,我們的軍隊也有希望!有能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真是不簡單啊!”
隨后毛主席代表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對紅四方面金全體指戰員表示了親切的問候,除此之外還充分肯定了紅四方面軍的成績。
緊接著毛主席打開桌上的軍用地圖,一邊看一邊問李先念:“岷江和嘉陵江地區的氣候怎么樣?地理條件如何?百姓們在此處的生活狀態怎么樣?”
李先念一一回答后,毛主席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好啊,說得好,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是相見恨晚啊!”
在懋功,李先念誠懇謙虛的態度,給毛主席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1937年底的某天,毛主席接見了從新疆回來的李先念、程世才等人,并邀請大家共進晚餐。晚飯后,毛主席點燃一根香煙,和李先念等人聊起了西路軍的事情。
毛主席說:“西路軍雖然失敗了,但這并不是說明西路軍的干部和戰士們沒有努力,他們是英勇頑強的。在那種艱難的情況下,還能和敵人拼殺,這種精神是難得可貴的。”
毛主席說的話也深深印在李先念的心中,李先念對毛主席越發敬佩。
毛主席知道李先念是工農出身,于是安排他去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
某天,紅軍后方政治部主任譚政找李先念進行了一次談話:“先念同志,組織決定讓你去八路軍第129師當營長,你有沒有意見?”
當時李先念擔任的是軍政治委員,從這一職務降到營長,連降6級,這是一般人所難以接受的。可能其他人都不能接受,但李先念卻沒有想那么多,他只是說:“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
沒過多久毛主席就知道了這件事,他連忙找來李先念詢問:“聽說你被安排到129師當營長了?這件事屬實嗎?”
李先念點點頭,表示肯定。毛主席有些生氣地說:“這也太不公平了!”李先念起初并沒有什么感覺,但當他聽了毛主席這句話后,鼻子瞬間一酸,眼淚也不由自主地從眼眶流出。
毛主席想了想,說:“新四軍第四支隊的隊長高敬亭你認識吧?這樣,我安排你去他那里當參謀長,怎么樣?”
李先念說:“我不僅認識,我和他還很熟呢!”毛主席見狀開玩笑地說:“不過高敬亭這個人很喜歡殺人的,你怕不怕?”
李先念回答道:“我不害怕,在鄂豫皖蘇區的時候,我就跟他一起打過游擊戰,工作中也有很多接觸。”
不久后李先念調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后,又被劉少奇和朱理治留在鄂豫邊,參與領導中原地區的抗日斗爭。
毛主席:有這么好的煙,怎么不介紹給我
毛主席和李先念在生活中很親近,毛主席偶爾還會和李先念以及夫人開玩笑。
1959年6、7月份的時候,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會議,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江西省委書記楊尚奎的夫人水靜以及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的夫人余叔常經常聚在一起,親如姐妹。
毛主席和三位夫人一見面,就風趣地問:“你知道你們三個人為什么這么好嗎?”三人想了許久,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毛主席解釋道:“因為你是水,你是魚(余),魚當然要和水在一起了。至于林嘛,是兩棵樹,樹離了水就會枯萎,所以你們三個人也分不開了。”
毛主席抽煙,李先念也抽煙,兩人不同之處在于毛主席是個很愛抽煙的人,不管是好煙還是雜牌煙,他都抽。長期不分晝夜的工作,再加上大量的吸煙,不少人都為毛主席的身體感到擔憂。
作為毛主席的老朋友、老戰友,李先念也十分擔心毛主席的健康狀況,于是他決定找一款既好抽,又對身體沒有太大傷害的煙。
經過層層研究和試驗,一款名叫“132”的雪茄煙誕生了。這種煙所采用的的煙葉是古時候專供皇室使用的四川特級煙葉,其種植所需要的肥料則是豬糞、麻醬、香油等極其有營養的東西。
為了能盡量地多吸收營養,煙葉不能長得太快,因此土地也不能多澆水。這里所生產的煙葉有柳煙和毛煙兩種,柳煙的味道淡而純,毛煙的味道濃而重。兩種煙葉在燃盡后都不落灰,且煙灰呈白色,吸的時候喉嚨處還會感到絲絲的涼意。
最重要的是煙支長時間擱置不會熄滅,只要再抽上一口便會繼續燃燒。煙葉在制作的時候要先后噴灑兩次香料,香料用甘草、桂皮等多種中草藥再加上四川運來的特曲酒等材料按照嚴格的比例制成。這種香料的配方也是其味道香醇的奧秘所在。
雪茄制作完畢,李先念并沒有直接送給毛主席,而是自己先試抽一段時間,確認真的有效果后才考慮將這款雪茄介紹給毛主席。
眾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非常節儉的人,如果直接將雪茄送給主席的話,主席肯定不會接受。李先念想來想去,最終決定找個機會不動聲色地抽一根,讓主席自己來問。
于是在1969年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李先念看到毛主席因為長期工作,臉上呈現出疲憊的神情,他猜想主席一定會抽一根煙放松放松,精神一下。
果然,毛主席從口袋里抽出一根煙,就在這個時候李先念將早已準備好的132雪茄點燃。不一會,雪茄特殊的香味就吸引了毛主席的注意,毛主席也盯著李先念看了好一會。
李先念和毛主席畢竟認識幾十年,兩人也是出了名的默契。李先念當即拿出一根雪茄遞了過去,毛主席馬上伸手接過雪茄,點燃吸了一口說:“先念啊,你抽這么好的煙,怎么不介紹給我呢!”
李先念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直到會議結束后,毛主席讓自己的生活管理員吳連登向李先念詢問,在哪里可以買到這款香煙。這時李先念才將132雪茄的來龍去脈告訴給吳連登。
當毛主席得知真相后,十分感謝老友對自己的關心,從這以后更是改抽了李先念為自己特制的雪茄。
毛主席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抽煙了,1927年毛主席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的時候,抽的就是當地老百姓都抽的一款“葉子煙”。當時毛主席一邊提問,一邊抽葉子煙,這一舉動也令參加座談會的農民倍感親切。
戰爭年代,毛主席抽煙沒有保障,香煙的一大來源就是國民黨軍隊的戰利品。毛主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吃百家飯,抽百家煙。”在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毛主席也時常抽當地農民自種自曬的“旱煙”,長征期間他還將樹葉當過煙草的替代品。
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后,1937年1月黨中央入住延安,不久后各地的名流學者都來延安拜訪。毛主席給自己訂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來訪者,都親自接見,并和對方交談。”
一次,一位老教授前來拜訪,毛主席熱情地招待了他,并掏出煙請客人抽。不巧的是煙盒里只剩下一支煙,毛主席靈機一動,將這支煙折成兩半,一半遞給老教授,一半留給自己,然后邊吸邊交談起來。
老教授的緊張情緒一下子放松了,和毛主席聊得十分投機。后來這位老教授說:“從這件小事中就能看出毛主席待人熱情、誠懇而又親切。”
建國后,毛主席吸煙越來越多,一是因為生活條件改善了,香煙的來源漸漸穩定;二是因為毛主席每天都很忙,需要用香煙來提神醒腦,尤其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他經常一根接著一根。
毛主席的很多重要思想、重大決策都是在煙霧繚繞中誕生的,他曾這樣說過:“煙,我吸進去的并不多,大多是在手中燃燒掉的。沒有煙拿在手中吸,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好像缺了點什么。有香煙在手,就好像彌補了這個不足。”
曾擔任中央警衛團團長的張耀祠說:“主席大多數都是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一根接一根地抽,這就說明主席正在動腦筋,在沉思。我們一般不會在這種時候打擾他。”
毛主席不管是寫作還是思考的時候,他的手中都會夾著一根香煙。工作越繁忙,毛主席抽得越厲害,有時候一天能抽調兩包煙。1965年1月9日晚上,毛主席和好友斯諾交談了4個小時左右,細心的斯諾發現主席在交談期間曾吸了12支香煙。
毛主席的煙癮很大,且喜歡勁大味重的,一天沒有煙吸,對毛主席來說比沒有飯吃還要難熬。然而在毛主席的一生中,卻有一次是控制了煙癮的。
這件事發生在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當時因為蔣介石不吸煙,所以毛主席也控制住了自己的煙癮,在談判期間從未抽一根煙。這一點也令不少人敬佩毛主席的毅力和意志力,連他的談判對手蔣介石也十分佩服。
蔣介石甚至回去后對自己的部下說:
“毛澤東此人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據說每天要吸上幾十根煙,但當他得知我不吸煙后,在和我談話期間沒有抽上一根煙,他的決心和精神是不可小視的!”
毛主席的省煙和戒煙
毛主席的工作習慣與眾不同,他白天休息,晚上則通宵達旦的工作,因此毛主席吸煙的時間一般也是在晚上。據說毛主席工作一晚上能夠抽調一包半的香煙,但這些煙并非全是吸掉了,大部分都是自己燃掉的。
這是因為毛主席有一個習慣,當他考慮到某些重大問題的時候,吸煙是非常厲害的。而毛主席工作的時候又很投入,伏在桌子上看文件、寫文章、想問題,往往是一坐下來就很少起身。
當毛主席遇到難題的時候便點上一根煙,吸幾口就放在煙灰缸里,緊接著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這時香煙則繼續燃燒。有時候毛主席一邊工作一邊吸煙,煙就夾在左手手指間,當他專心致志工作的時候便忘了手中還有煙,如此一來香煙便自己燃燒。
在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辦公室的那張大書桌的桌面上,細心的人會看到上面有一處處被燒烤過的痕跡,這些就是毛主席忘了把燃燒的香煙放進煙灰缸的結果。
毛主席抽煙點火使用的是火柴,從不用打火機,而他擦火柴的習慣也與眾不同。一般人是在火柴盒兩邊的鱗皮隨意擦,而毛主席卻只固定擦一遍,因此毛主席使用過的火柴盒都有一邊沒有被擦劃過的。
眾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非常節儉的人,他使用火柴的時候也是如此的。每當毛主席用完一盒火柴,他都會囑咐工作人員不要將空盒子扔了,而是去火柴廠買一些火柴棍裝上再用。
一次,一位新來的工作人員在給毛主席收拾物品的時候,隨手將幾個空的火柴盒扔進垃圾桶。毛主席發現后馬上讓他撿了回來,這位工作人員十分疑惑地說:“主席,這些火柴盒都空了,還要啊?”毛主席點點頭,說:“凡是可以用的東西,都不能丟掉。”
不久后這位工作人員在和其他同志閑聊時曾說:“一盒火柴才一分錢,空盒子為什么要留下來?扔了就扔了唄!”
這句話剛好被路過的毛主席聽到,他批評了這位工作人員:“凡事都要節約哦,我們國家還很窮,浪費不起啊!火柴盒是不值錢的,但它卻是用木材做的,丟掉它不就是丟掉木材嗎?”
工作人員聽了毛主席的話,這才明白為何主席每次都要將空的火柴盒給留下。從這以后每當毛主席用完一盒火柴,工作人員都會十分細心地將空火柴盒保留下來,重新裝上火柴棍后再次使用,直到用到不能用才會丟掉。
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保存了不少空的火柴盒,如今這些孔火柴盒被保存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里,成為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
毛主席的煙癮很大,因此工作人員每次買回的香煙數量都是比較多的。大家都知道香煙很容易受潮,不方便長時間保存。但毛主席不計較香煙是否受潮,照抽不誤。
工作人員為了毛主席的健康著想,便為主席特制了一個“烤煙箱”,經常將香煙烤一烤再給他抽。毛主席對此很滿意,夸工作人員細致,注意節約,避免了浪費。
毛主席多年長時間的大量抽煙,建國后雖然有很多人用多種方法幫他戒煙,他自己也愿意配合,但效果不佳,能堅持下來的只是將一支香煙分成兩半,令每天吸煙的量下降了一些。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韶山,當天晚上毛主席邀請當地的同志到自己的住所會談。毛主席指著桌子上的中華牌香煙,說:“大家不要客氣,要抽煙的自己拿。”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毛主席自己卻在口袋里摸來摸去,公社書記毛繼生見狀連忙撕開一包煙,說:“主席是不是要煙?”毛主席說:“我自己有。”然后繼續在口袋里摸,最終摸出半截煙來,并高興地將它插進煙嘴里。
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煙,并說:“飯后一支煙,賽過當神仙。”他環視一周后說:“你們會吸煙的就吸,這些煙是專門招待你們的,我可揩不得油!”
毛主席將“好煙”遞給家鄉的工作人員,自己卻吸之前遺留下的半根,毛主席這一舉動也令在場的人十分感動。
毛主席下定決心戒煙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晚年毛主席的身體大不如前,血壓偏高,又有白內障,時常咳嗽。身邊的工作人員發現主席咳嗽的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抽煙的時候。
后來經保健醫生檢查才發現,原來毛主席是患上了輕度咽喉炎,這個檢查結果驚動了不少人。大家紛紛勸毛主席戒煙,保健醫生則是向他說明吸煙和咽喉炎的關系。之前毛主席也有戒煙的想法,但始終下定不了決心,不過這次他卻表現得很順從,馬上就答應了。
毛主席開始了戒煙的艱難歷程,每當煙癮發作的時候,他都會抽出一根煙叼上,但從不點火。漸漸地,毛主席不再將煙叼在嘴上,而是拿在手上不停地擺弄著,偶爾放在鼻前聞一聞。
戒煙的確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尤其是對毛主席這樣一個有半世紀吸煙史的人來說。工作人員耳聞目睹了毛主席戒煙的整個過程,也看到他在這一過程中經受的巨大痛苦,至今憶起都難過。
不知道過了多久,毛主席終于將煙戒掉了,中南海豐澤園再也沒有繚繞的煙霧了……
高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