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逐年提高,早期確診動脈粥樣硬化并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頸動脈超聲檢查是評估全身動脈硬化的一個“窗口”,可精確測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和檢測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逐年提高,早期確診動脈粥樣硬化并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頸動脈超聲檢查是評估全身動脈硬化的一個“窗口”,可精確測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和檢測有無斑塊形成,評估斑塊穩定性及對動脈狹窄程度進行分級,不僅對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及預后判斷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心血管健康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評估與預測也具有重要意義。
1、頸動脈超聲小知識
頸動脈是人體通向頭部血管的主要動脈,提供大腦85%的血液供應,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頸動脈是最易受累的部位。頸動脈是全身動脈血管中最表淺的大動脈,利用二維超聲及彩色多普勒相結合的超聲技術,可清晰地觀察頸動脈內部狀態。
頸動脈超聲檢查簡便無創、價格低廉、重復性好,患者易于接受,作為一種無創性檢查手段可觀察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既能定量地測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的結構變化從而了解心腦血管粥樣硬化存在的嚴重程度,又能在診斷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時清晰地顯示斑塊特征和血流動力學情況。
2、哪些人群需要做頸動脈超聲?
鑒于頸動脈超聲簡便無創的獨特優勢,我國越來越多的健康體檢機構和醫療機構將頸動脈超聲檢查作為心血管病風險篩查的重要手段之一。2015年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超聲醫學分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聯合發布的《中國健康體檢人群頸動脈超聲檢查規范》推薦以下人群應作為頸動脈超聲的重點檢查對象:
①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和糖尿病風險人群;
②吸煙、超重、肥胖等高風險人群;
③心血管綜合風險評估為中度風險以上人群;
④其他中年及中年以上適宜人群。
如果您是上述人群之一,建議您到正規醫院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防患于未然。
3、教您看頸動脈超聲報告
①頸動脈內中膜(IMT)增厚: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早期表現,頸動脈以IMT≥1.0mm為增厚。
②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如果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發展:IMT大于1.5 mm,或大于周圍正常IMT值50%以上,即可以考慮為斑塊形成。頸動脈超聲報告通常還會報告斑塊的部位、大小、形態、回聲等斑塊特征。
③頸動脈血管狹窄:說明頸動脈粥樣硬化已發展到較嚴重的階段,斑塊影響了頸動脈的血流。
以上僅是對頸動脈超聲報告的簡要介紹,如果您的頸動脈超聲檢查存在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由心血管醫師結合您的整體狀況,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治療策略。
撰稿: 鞠建慶 徐浩
專 家 簡 介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常委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 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后遺癥、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癥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病癥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出診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 西苑醫院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特需門診:周一下午
(注:特需門診可通過徐浩大夫網站http://drxuhao.haodf.com申請預約加號)
高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