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心悸是由于心失所養或邪擾心神,導致心跳異常,心中悸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臨床上一般多呈反復發作性,每次因情志波動或勞累而發作,且經常伴見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心悸病有輕有重,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本
心悸是由于心失所養或邪擾心神,導致心跳異常,心中悸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臨床上一般多呈反復發作性,每次因情志波動或勞累而發作,且經常伴見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
心悸病有輕有重,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
本文會跟大家梳理心悸可用的中藥以及中成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現代醫學上的心神經官能癥以及心律失常,如心動過緩、心動過速、期前收縮、房顫、室顫、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臟神經官能癥等,都可以參考本文進行辨證用藥。
心虛膽怯
心悸經中醫辨證屬心虛膽怯證,臨床表現:心悸多因驚恐發作,心中悸動不安,氣短自汗,神倦乏力,睡眠少多夢,舌淡苔薄白,脈細弦等。
可用的中藥:朱砂(有毒,嚴格遵醫囑用藥)、珍珠母、磁石、琥珀、龍骨、牡蠣、合歡皮、遠志等藥;
可用的中成藥:珍珠層粉膠囊、安神溫膽丸、寧神靈顆粒、人參珍珠口服液等。
心脾兩虛
臨床癥狀: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白沒有光澤,頭暈乏力,氣短容易出汗,精神疲憊,吃得少,胸悶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弱。
可用的中藥:甘草、人參、黨參、西洋參、白術、當歸、阿膠、龍眼肉、靈芝;
可用的中成藥:柏子養心丸、十全大補口服液、養心定悸膏、復方阿膠漿、人參歸脾丸、當歸補血口服液、參芪五味子片、益氣養元顆粒、芪冬頤心口服液等。
陰虛火旺
臨床表現:心悸不寧、思慮勞心尤甚,心中煩熱、少眠多夢,頭暈目眩,耳鳴、口干,面頰烘熱,舌質紅,苔薄黃,脈細弦數等。
可用的中藥:百合、麥冬、生地黃、柏子仁、酸棗仁、夜交藤、五味子等藥;
可用的中成藥:安神補心丸、天王補心丸、再造生血片、安神膠囊、棗仁安神顆粒、田七補丸、養血安神丸、補心片、酸棗仁糖漿等。
心陽虛弱
臨床表現:心悸不安,動則癥狀加重,胸悶氣短、畏寒四肢發冷,頭暈,面色蒼白,舌淡胖,苔白,脈沉細遲或結代。
可用的中藥:附子、干姜、肉桂、桂枝、枸杞子、鹿茸等;
可用的中成藥:心寶丸、益心丸、寧心寶膠囊、補腎益腦片、營心丹、心力丸、護心膠囊、強力腦清素片等藥。
心血瘀阻
臨床表現: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陣陣發作,或面唇紫暗,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結代;
可用的中藥:丹參、川芎、延胡索、三七、郁金、桃仁、紅花、牡丹皮、赤芍、乳香、沒藥等;
可用的中成藥:穩心顆粒、冠心生脈口服液、益心復脈顆粒、益心膠囊、益心通脈顆粒、軟脈靈口服液、血府逐瘀口服液、心安寧片、地奧心血康膠囊、麝香心腦片等。
水氣凌心
臨床表現:心悸怔忡不已、胸悶氣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面浮腳腫,不能平臥,目眩,尿少,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滑數疾。
可用的中藥:細辛、生姜、半夏、瓜蔞、茯苓、茯神、豬苓、澤瀉等;
可用的中成藥:心通口服液、救心丸、心達康片。
心悸多是由于情緒波動、勞累過度誘發,在使用藥物治療期間,須叮囑患者自我控制情緒,靜坐或者靜臥安養,常常可以自行緩解。使用中藥治療心悸,一定要在中醫辨證指導下進行。
我是小玲藥師,希望本文對您有幫助。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陳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