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些日本人到底要干什么,租了地又不種,別糟蹋了咱的地,到時候地收回來種不了糧食?!薄罢l知道呢,那天我還看見他們往里面一趟一趟運東西,遮遮掩掩的咱也看不清楚,難保憋著壞呢!”山東萊陽,兩個老農扛著鋤頭,路過一處圍欄,鐵絲網里圍著的,是日本人
“這些日本人到底要干什么,租了地又不種,別糟蹋了咱的地,到時候地收回來種不了糧食?!?/p>
“誰知道呢,那天我還看見他們往里面一趟一趟運東西,遮遮掩掩的咱也看不清楚,難保憋著壞呢!”
山東萊陽,兩個老農扛著鋤頭,路過一處圍欄,鐵絲網里圍著的,是日本人在山東租下的1500畝地。
日本人租下地后,雖然在里面打了水井,像是要耕種的樣子,但是之后又沒有動靜,這讓當地祖祖輩輩以耕種為生的農民大為不滿。
勤勞的中國農民,最見不得的事情,就是“撂荒地”,看著這些良田年復一年的擱置,他們甚至懷疑,日本人是不是又在中國的土地上憋著壞呢?
日企高價租地,卻閑置5年
提到山東農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壽光的大棚蔬菜,曾有人說,中國的每三顆白菜,就有一顆是壽光的。
其實山東還有一個叫萊陽的地方,它位于山東省中部,土地肥沃,水資源充足,也是山東省重要的農業區。
2006年,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學和伊藤忠商事三家公司,投資15億日元,組建了朝日綠源公司,在山東萊陽租下了1500畝地,準備興建農場。
這些土地在萊陽市沐浴店鎮的一處盆地,分屬5個村子。
那時候農業產值低,年輕力壯的農民都進城打工,少有種地的,再加上綠源公司給的租地費用十分誘人,又肯出高價賠償地里的農作物,所以村民便十分爽快的簽下了合約。
土地一租就是20年,而且朝日綠源公司還承諾每5年漲一次價格,這讓簽了合同的村民心里樂開了花。
可朝日綠源公司之后的操作,卻讓附近的村民心里產生了大大的疑惑。
朝日綠源公司在拿到土地后,就用鐵絲網把地圍了起來,在大門上掛上“綠源農場”的大招牌,緊接著就忙碌起來。
他們先是把農場分成三塊地方,照樣用鐵絲網分隔開,還在中間安上了監控設備。
接著,又在其中一塊地方建起了蔬果大棚,至于在里面種了什么,村民就看不見了。
然后,朝日綠源公司就忙著在地里取土化驗,忙了幾天之后,又開始在地里打井。
種莊稼離不開水,打井不奇怪,可朝日綠源公司這井一打,就是200米深。
綠源農場所處的位置,本來就是一處盆地,這處地下水的水位本來就比周圍低很多,有經驗的農民說,一般井打到20米,出來的就是很好很純凈的水了。
日本農場把井打得這么深,到底是想干什么?
結合朝日綠源公司之前在農場到處取土化驗,村民就開始嘀咕起來:別是這地方有什么礦產,日本人是想把這里圍起來挖礦吧。
朝日綠源公司除了在那個大家都看不進去的大棚里忙碌,在第二年的時候,又往農場里投了1700頭奶牛散養,把農場里面搞得臭氣熏天,然后又沒有其他動作了。
眼看著農時過去了一次又一次,剩下的一大片土地里,竟然什么莊稼也沒有,朝日綠源公司就任由那些良田撂在那里,任野草瘋長,被荒廢成了荒地。
看到這些,附近還在耕種的村民就看不下去了,他們提出,把錢退給朝日綠源公司,再把地拿回來自己耕種,但朝日綠源公司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們。
就這樣,在村民的議論聲中,這些土地一閑就是5年。
就沒見過這樣種地的!
5年后,朝日綠源公司終于又一次動了起來,在之前閑置的兩片區域中,一處種下了小麥和玉米這些農作物。
一直關注著這個農場的村民終于放心了:這個朝日綠源公司,肯干正事了!
然而地雖然種上了,但是看到朝日綠源公司的種地方法,村里的老農又搖起了腦袋。
用老農的話來說,他們和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就沒見過這樣種地的!
村民從來沒見過朝日綠源公司的人,給地里施肥增加土壤肥力,但是卻把農場里奶牛產下的牛奶一桶一桶地往地里倒,真不知道他們是省錢還是浪費。
而且綠園農場的莊稼地,一不除草,二不滅蟲,導致地里的草都比農作物長得旺盛。
種慣了莊稼的村民目測,照朝日綠源公司這樣的種地法子,他們一畝地的產值,連村民的一半都不到。
而且因為他們堅持不給地里打藥驅蟲,第二年,綠園農場的莊稼遭遇了蟲災襲擊,他們的鐵絲網沒有攔住害蟲,很快,綠園農場周圍的農田就被殃及到了。
憤怒的村民堵住綠園農場的大門,要求朝日綠源公司給他們一個說法。
朝日綠源公司也很干脆,不僅很快賠償了村民的損失,而且針對村民對他們種地方法的質疑,也給出了解釋。
日方經理前島啟二告訴村民,他們之所以將土地閑置了5年,是因為這片土地的土壤條件沒有達到他們的種植標準。
朝日綠源公司在這個農場里,搞的是生態養殖和種植,對土壤的要求非常高,之前他們在山東測試了多個地方的土壤情況,都沒有達到標準。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朝日綠源公司在租下這片土地后,才不得不用5年的時間,堅持不打農藥不施肥,讓土壤恢復原有的肥力,達到他們的標準。
而且綠源農場里目前種植的小麥、玉米這些農作物,只是為了做成飼料,喂養農場里的奶牛。
為了保證牛奶的品質,他們也堅決不使用任何化學手段。
至于倒進地里的牛奶,其實是牛奶混合著淘米水,他們也是為了用這種生物肥料,為土壤增加肥力。
還有深達200米的水井,也是因為朝日綠源公司經過測量,發現淺表的地下水也被化肥和農藥影響了,不符合他們農場用水的標準,所以只能往更深的地方取水。
聽到前島啟二這樣一解釋,之前綠源農場的種種怪異舉動就有了合理的原因。
但是村民又產生了新的疑惑,這樣下來,綠源農場的養殖和種植成本肯定很大,那他們的農產品還能盈利嗎?
高成本農業能盈利嗎?
作為中國第一家有外商獨資經營的農場,其負責人前島啟二卻說,盈利不是他們的目的,建立農業示范項目,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才是他們的唯一目標。
朝日綠源公司之所以進入山東興建農場,也是當地政府努力促成的結果。
朝日綠源公司的大股東朝日啤酒,與山東的啤酒公司有合作關系,山東省委書記在與朝日啤酒洽談時曾提出,希望日方能利用先進技術,在山東建設一個農業示范項目。
山東是個農業大省,但是之前的銷路以國內為主,在收入上很難有大的突破,山東省領導也是想通過日方的帶動,幫助本省農民改善農產品品質,再通過外企的優勢,打開國外市場。
為了這個項目,山東省向朝日綠源提供了淄博、東營等8處地方,供日方選擇,朝日綠源公司經過考察,最終選擇了萊陽市沐浴店鎮這處土地。
朝日綠源公司選擇的這片土地,臨近水庫,周邊除了另一處本地人開發的農場,沒有污染企業,溫度和氣候也都適宜,除了土壤仍然不能達到日方要求的標準,其他條件都很適合。
所以,日方才又等了5年的時間,讓土壤里的農藥和化肥殘留完全消散,才開始生產。
朝日綠源公司的這種種植和養殖方式,被稱為“綠色循環農業”。
循環農業簡單來說,就是不施肥,不用農藥,用農作物的秸稈作為飼料,喂養農場里的牲畜,牲畜產生的糞便,又可以作為農作物的肥料。
這樣一來,一個農場內部,就可以形成一個小循環,這樣既能保證土壤的肥力,農場產出的產品,也不會被各種生物成分污染,農產品的品質也會得到保證。
為了保證農場的絕對無污染,朝日綠源公司花費300萬人民幣,建了一個堆肥工廠,將牲畜的糞便通過有機合成,變成生態肥料。
農場的電力也是用的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方式,這也是朝日綠源公司花費了200萬人民幣引進的綠色能源。
這種生產方式下,綠園農場才能保證生產的水果、牛奶等農產品,有比較高的品質。
日本人生產的這些有機農產品,在外包裝上就注明了原產地,有些連種植者的名字都會印在上面。
日本人采用這種給農產品打上“身份證明”的方式,讓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質一目了然。
目前我國市面上售賣的農產品,凡是打上“有機”、“無污染”的標簽,價格也會比其他產品貴很多,綠源農場生產的農產品自然也是一樣。
綠源農場種植的草莓,每公斤價格120元,在上海上市后,刷新了上海草莓的價格記錄。
綠源農場的其他原產品,如甜玉米、牛奶等價格,也是遠遠高于市場價,這樣下來,雖然農場的前期投入較高,但是一旦開始盈利,前景將十分樂觀。
綠色循環農業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大國,雖然農耕文化深厚,但是我國農業大部分還是老舊的半機械方式,有些地方,甚至還保留著原始的耕種方式。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生產方式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這也正是中國農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
中國人以前經常面臨“吃不飽”的問題,所以建國后,糧食生產是農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目前糧食自給率已經超過了95%,這些需求里面,除了滿足人民日常生活所需,還包括了畜牧業所需。
所以,現今中國人民的主要糧食需求,已經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和“吃得健康”。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中國的市場上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在農業發展方面,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日本確實有許多獨到之處,在這一領域很多方面也強于中國。
別的不說,中國近幾年就從日本引進了許多優質的農作物品種,如愛媛果凍橙、網紋甜瓜等。
這些農產品因為優秀的口感,再加上日本人賦予這些農產品的“身份證”,讓這些農產品,在日本的超市里賣出天價,成了農業領域的“奢侈品”。
日本的天價農產品,之所以價格這么高,還是因為日本資源有限,產出有限,這些限制條件對于中國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中國農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單是落后的小農經濟,還有土地的“健康”。
以前我們追求的,是土地的產出量,而這些高產量,都是用化肥、農藥堆積起來的,對土地的利用率特別高,根本沒有給土地休息的時間。
而按照中國原來的農業生產方式,有“休耕輪作”的傳統,只是為了追求產出,這種健康的生產方式才被舍棄了。
在饑荒已經遠離中國人的情況下,我們也是時候采用健康的耕作方式,生產出品質更高的農產品,來改善國人的生活條件。
現在雖然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大面積耕地的農場,原有的小農經濟也將漸漸消失,但是中國農業和那些歐美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山東這個農業大省的領導,才會拓寬思路,吸引日方資本進入中國農業生產,把他們先進的農業生產理念帶進中國。
其實在引進先進生產經驗這方面,山東已有前例,壽光的大棚蔬菜,就是全國最早實行產業化經營的地區。
現在,朝日綠源公司也將他們這種“循環農業”的生產方式帶進山東萊陽,走進了農民的生活,這對于山東這個農業大省來說,會不會成為另一種農業經營方式,也有無限的可能。
結語
2016年12月,因長時間無法盈利,朝日綠源集團以8257.56萬的價格,將旗下的朝日綠源農業和乳業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信息網乳業,從中國市場退出。
日方雖然退出,但是他們帶來的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已經留在了中國市場,希望這些可以給中國的農業生產,帶來新的潮流,讓中國市場上的有機農場品從此成為主流。
根據農業專家的分析,日方之所以退出中國市場,不能怪罪“循環農業”。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才是主要原因,這種生產方式是否適合中國市場,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