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煙臺作為魯菜的發(fā)源地,有著很多膠東特色的小吃,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或許你不能一一嘗遍,但這些東西你一定要去吃!都吃過的人生才叫圓滿~煙臺燜子誕生于百年前,煙臺門氏兄弟曬粉條時遇上連陰天,粉條曬不成,便油煎粉胚,加蒜拌著吃,沒想到特別好吃,于
煙臺作為魯菜的發(fā)源地,
有著很多膠東特色的小吃,歷史悠久,風味獨特,
或許你不能一一嘗遍,但這些東西你一定要去吃!
都吃過的人生才叫圓滿~
煙臺燜子
誕生于百年前,煙臺門氏兄弟曬粉條時遇上連陰天,粉條曬不成,便油煎粉胚,加蒜拌著吃,沒想到特別好吃,于是傳播開來了。喜歡坐著小馬扎,拿著小鐵叉,一塊一塊叉起來放入口中的感覺。口感勁道,入口滑嫩,后味香。
推薦:所城里東頭的路邊攤和塔山市場大叔做的
三鮮疙瘩湯
三鮮疙瘩湯是膠東半島的家常便飯,做起來,各家有各家的味道。有人把百姓化的豬肉、海米和木耳當三鮮,有人揚言只有海參、鮑魚加干貝的海珍組合才稱得上三鮮,有人居中調和,說是蝦仁、蛤肉和海腸子
推薦:芝罘區(qū)南操場北門的李氏疙瘩湯
福山拉面
福山拉面(又稱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被稱為中國四大面之一。福山拉面由于工藝性強、口感好、品種多,不僅在國內負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譽,至今韓國、日本、美國等中餐館仍掛著福山大面的招牌。
推薦:南通路東頭路北的福山拉面館
鲅魚水餃
煙臺的鮮魚水餃,具有鮮嫩、個大、餡多、皮薄的特點。實踐證明,魚餡餃子最喜韭菜,它的辛辣味,可使魚味更鮮。鮮魚餃子皮兒,搟得精薄,幾乎透出餡來。吃鮮魚餃子多用搗碎的大蒜配以醋、醬油、香油做調料,以利解膩、清口。
推薦:三馬路南山路小學對面的福泰餃子
杠子頭火燒
煙臺街頭出現(xiàn)糖酥杠子頭火食大約是在40、50年代,當時,由石島籍的面點名師曲永倫將自己家鄉(xiāng)的這種風味小吃引到煙臺,但由于用土爐烤的數量很少,并未引起多大反響。往小攤上一擺香氣撲鼻,過往行人無不爭相光顧,遂成煙臺名點之一
推薦:北來香家的和西南河桃李園家的
海毛菜涼粉
在內陸和南方地區(qū),當地人因地制宜,用大米、豌豆、綠豆做成各式涼粉;而在我們煙臺,靠海而生的當地人則用海中的石花菜熬成涼粉。人們對石花菜涼粉的鐘愛,使得海菜涼粉不僅成為餐桌筵席上的獨到風景,也成為了煙臺人夏日清涼解暑的最好吃食
推薦:魯菜館子都有,米醋,香菜一拌就可以還可以加點芝麻粒。
蓬萊小面
用煙臺名產加吉魚作鹵,以其面胚少、鹵汁多而有別于福山大面,又以其清鮮味美、風味別具而自立特色。 系蓬萊傳統(tǒng)名吃,歷史悠久。
推薦:三馬路東頭路南一個居民樓里,每天只有早上出攤和幸福海港醫(yī)院對面的胡同里路南
咸魚片片
新鮮的海魚用鹽腌過曬干后置于鐵鍋里,擱少許油煎一下就好了,和玉米面餅子一起下肚非常有飽腹感,兩者搭配出的香、鮮、嫩實在令人難以忘懷。
黃縣肉盒
明末清初問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素以肉多菜少,色澤金黃,餡鮮汁多,皮酥脆香不粘牙而聞名齊魯。
推薦:據說黃城電業(yè)大廈東200米路南有個老家老院不錯
開花饅頭
又名“白銀如意”,指蒸熟的饅頭個個似白牡丹,故名“開花饅頭”,它是煙臺傳統(tǒng)面食品種。福山廚師入宮,學得此法,傳回老家,流傳于世。
寧海腦飯
寧海(今牟平區(qū))腦飯始創(chuàng)于1927年,以其制作精細,味美可口而聞名于膠東,因此膠東流傳有“文登包子,福山面,寧海州里喝腦飯”的民謠。
推薦:煙臺小滋味餐廳
韭菜炒海腸
海腸子,以前僅煙臺和蓬萊縣沿海有少量出產,用海腸子配以頭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腸”是煙臺的名菜。但是現(xiàn)在好多外地海腸涌入煙臺,市場上很難再見到老煙臺的壁厚,味鮮的海腸了~~
大鍋燜魚
咱海邊的人就是任性,新鮮的各種海魚湊一鍋一起燉,怎一個鮮美了得~
推薦:山東第一鍋——牟平老道北方大酒店
烤魷魚
煙臺的烤魷魚十分有名,當地產的魷魚肉質鮮嫩,烤到恰到好處時刷上蒜蓉辣醬,吃過擔保會上癮
三鮮鍋貼
三鮮鍋貼是煙臺的一道特色美食。三鮮鍋貼的皮子結得好壞,代表了師傅制作三鮮鍋貼的功力,皮子結得好的,吃到嘴里又香又不油膩才是三鮮鍋貼中的上品
推薦:文化路小學東100米,周順記鍋貼
海菜包子
煙臺海菜包子,是公認的中國最好吃的包子之一。皮以燙面為好,個頭不大,但菜要塞實包嚴。蒸熟后,尚未揭鍋,鮮香味便撲鼻而來。咬一口稀溜滑潤,清鮮可口,總有肚子飽了眼不飽的感覺。
煙臺專做這個的少了,原來知道幾家也不如以前了,如果大家發(fā)現(xiàn)好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處推薦給我們!
何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