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巴戟二子酒【配方】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各15g,米酒500mL。【制法】將前三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7日后,過濾去渣、即成。【功效】補腎澀精。【主治】精液異常,滑精,小便頻數,腰膝冷痛等。【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mL
巴戟二子酒
【配方】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各15g,米酒500mL。
【制法】將前三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7日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補腎澀精。
【主治】精液異常,滑精,小便頻數,腰膝冷痛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mL,日服2次。
【附記】引自《藥酒匯編》。驗之臨床,常服效佳。凡陰虛火旺者忌服。
瓊漿藥酒
【配方】鹿茸、龍眼肉各30g,人參、川附片、黃精(酒炙)冬蟲夏草、當歸、佛手、驢腎各60g,陳皮90g,狗脊(沙燙去毛)、枸杞子、補骨脂(鹽水制)、金櫻肉、韭菜子、淫羊藿(羊油制)、懷牛膝、靈芝各120g,麻雀頭50個(約30g),紅糖3000g,紅曲140g,白蜜5000g,45度白酒50kg。
【制法】將前十九味稱取加工潔凈、炮制合格的藥材,放置潔凈容器內,裝上回流罐,另取白酒,分別放入白酒25kg、15kg、10kg。加入紅曲兌色,每次均加熱至酒沸半小時后,放去藥液,將殘渣壓榨,榨出液與3次浸出液合并,混勻,置罐內,混勻,儲存1個月,靜置,濾過,分裝即得,
【功效】滋補氣血,助陽益腎。
【主治】腎陽虛損,精血耗傷,氣血虛弱,體質虛弱,神情倦怠,腰酸腿軟,四肢無力,手足不溫,精神不振,陽萎不舉,腎衰寒氣,遺精早泄,陰囊濕冷,婦女白帶清稀等癥。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mL,日服2~3次。
【附記】引自《中藥制劑匯編》。驗之臨床,用治上述各癥,堅持服用,每收良效。陰虛陽亢者忌服。
鹿角生血酒
【來源】天津中醫
【配方】鹿角45g,補骨脂15g,陳皮15g,虎杖15g,黃芪25g,巴戟天25g,山茱萸25g,當歸20g,太子參20g,丹參20g,枸杞子20g,雞血藤20g,白花蛇舌草10g,肉桂10g。
【制法】上述藥物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倒入白酒2000ml浸泡,密封容器瓶口。期間每隔2日將藥酒容器振蕩數次,3周后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15~20ml,每日2次。
【功效】溫補腎陽,益氣養血。
【主治】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偏腎陽虛衰者。
【宜忌】陰虛內熱較著及感染發熱、出血者慎用。
【附記】原方為水煎劑,現改為酒劑,原方用鹿角膠,現改用鹿角,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枸杞山藥酒
【配方】枸杞子1500g,懷山藥500g,黃芪、麥冬各200g,生地黃、細曲各300g,糯米2000g。
【制法】將前五味加工成粗末,置沙鍋中,加清水3000mL,加蓋,置文火上煮數百沸,取下待冷,備用;將細曲(灑曲)壓細,備用;再將糯米加水浸,瀝干,蒸飯,待冷,入藥、曲拌勻置容器中,密封,置保溫處,如常法釀酒。14日后酒熟,去渣,儲瓶備用。
【功效】滋補肝腎,益氣生津。
【主治】腰膝酸軟、頭暈目暗、精神不振、消渴等癥。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日服3次。
【附記】引自《藥酒匯編》。
延年益壽酒
【配方】制首烏100g,菟絲子、桑椹子36g,旱蓮草、金櫻子、熟地黃、透骨草各50g,牛膝、黃芪、肉桂、稀薟草、女貞子、桑葉各25g,白糖500g,白酒5000mL。
【制法】將首烏、熟地黃、牛膝、黃芪、肉桂5味藥與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周,且每日攪拌1次,再將余下的藥用水煎煮2次,每次煮沸2小時,含藥液濾過,濃縮成膏狀,與白糖同置入以上容器中,調勻后便可服用。每瓶裝500mL,待用。
【功效】滋補肝腎,填精益髓。
【主治】腰膝酸軟,筋骨無力,須發旱白,視物不明,耳鳴耳聾,記憶力減退,神思恍惚。可用于神經官能癥、貧血、腦動脈硬化、低血壓患者,具上述表現者均可服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日服2次。
【附記】引自《黑龍江省藥品標準》。臨床證明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久服確有延年益壽之效果。凡陰虛火旺或外感實邪者忌服。
馬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