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長骨刺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如同人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動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現象。據統計,多數50歲以上的人至少有一個脊椎關節長骨刺,70歲以上的人幾乎者存在骨刺。但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長骨刺的人都有臨床癥狀,且臨床癥狀嚴重程度與骨刺大小
中老年人長骨刺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如同人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動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現象。據統計,多數50歲以上的人至少有一個脊椎關節長骨刺,70歲以上的人幾乎者存在骨刺。
但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長骨刺的人都有臨床癥狀,且臨床癥狀嚴重程度與骨刺大小多少也不一定呈正比。因此,一旦發現有骨刺生長,不必大驚小怪,恐慌得不得了。

骨刺是如何形成的?
人到中年以后,關節開始老化,表現為關節周圍肌肉韌帶松弛以及關節軟骨退變,導致關節的穩定性和關節運動的精確性下降。
為了重新獲得關節的穩定,關節周圍骨膜下出現出血、骨化、增生,這就是所謂的長骨刺。可以說,骨刺的出現是關節退變的信號,也是人體對關節不穩的自我修復,直至關節重新穩定。
骨刺能夠根除嗎?
骨刺是一種病理特征,很多疾病都會伴有骨刺。但是長了骨刺也不一定就是得了某種病,需要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結果等綜合判斷。
大多數骨刺并不會引起癥狀,可暫時予以觀察。
對于有明顯癥狀的患者,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多數采用對癥治療,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如果骨刺壓迫神經,或明顯限制活動功能,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骨刺因關節老化而出現,應通過合理的運動方式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同時避免關節的過多磨損。控制體重對預防骨刺也是很重要的。
急性期治療
骨刺是退化、老化的結果,長了骨刺后,受某些誘因如活動過量、天氣變涼等出現急性疼痛時,可給予對癥止痛治療,如外敷止痛藥、膏藥,口服止痛藥,給與理療等來緩解癥狀。
一般治療
適當運動
長了骨刺,并不是說就不能動了。相反,適當引動可以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增加關節穩定性,可以選擇散步、騎車、游泳等對膝關節負荷較少的引動方式。
注意休息
活動后出現疼痛時要注意休息,疼痛也是人體保護關節的一種信號。所以引起疼痛的動作要少做一些。比如蹲廁疼痛就改坐便,爬山、爬樓梯多了疼痛就不要爬山、少爬樓梯。
減體重
體重過大會加速關節磨損,尤其是膝關節的磨損,適當減少體重可以減輕膝關節所受的壓力,減緩關節磨損,抑制骨刺生成。
注意保暖
骨關節對于寒冷潮濕比較敏感,很多老人一遇到寒冷潮濕,就會感覺到關節部位的疼痛。穿得暖和,對保護關節很有好處。
藥物治療
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手術治療
單純骨刺并不需要手術治療,患者主因疼痛癥狀重,關節活動受限明顯,或者骨刺壓迫了神經、血管、肌腱等而需要手術治療。
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可行微創關節鏡手術去除骨刺,或者開放手術,如人工關節置換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