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塊老陳皮臨到年關,家中的親戚又惦記起我的新會陳皮來,在外工作的兄弟姊妹回家過年,吃團年飯,讓我一定帶些陳皮去飯店,給大家煮上一壺陳皮茶。好事的長姐說道:一定要帶老陳皮啊,別搞些三五年的忽悠我們哦!我笑了笑,回復:遵命!回頭看看自家陳列得整
一塊老陳皮
臨到年關,家中的親戚又惦記起我的新會陳皮來,在外工作的兄弟姊妹回家過年,吃團年飯,讓我一定帶些陳皮去飯店,給大家煮上一壺陳皮茶。
好事的長姐說道:一定要帶老陳皮啊,別搞些三五年的忽悠我們哦!
我笑了笑,回復:遵命!
回頭看看自家陳列得整整齊齊的陳皮,選了一罐朋友贈送的十年老陳皮,打開罐子,房間里瞬間鋪滿了陳香,掂一片老陳皮在手中,輕、干、脆硬。
陳皮,最早名為橘皮,后來因其越老越陳,效用越好,又稱紅皮、陳皮。宋代《清異錄·藥品》中,把中藥陳皮稱之為“貴老”。
不得不說,貴老此名起得甚是貼合,老陳皮可不就是貴嘛!在幾十年前,正宗的新會陳皮,還能當盤纏花,能換油換米。
看來,老祖宗早就看透了這味中藥的特質(zhì),即使放在現(xiàn)代也是越老越值錢,有些東西,穿越古今,也是一脈相承。
一杯陳皮茶
煮陳皮茶十分簡單,輕輕洗掉陳皮上的灰塵,投壺即煮。為什么過年的時候非得煮陳皮,而不是泡呢?
因為與家人煮陳皮茶除了為了喝,還為了聞。一家人聚在一起,聞著這從壺里鉆出來的縈繞鼻尖的香氣,絲絲縷縷,有滋有味。
慢火輕煮的陳皮,咕嚕咕嚕水開的聲音,與家人談笑的聲音混合,就是家中的年味。
一道陳皮菜
過年時,除了喝陳皮茶,餐桌上也少不了陳皮的身影,蒸魚蒸排骨自然少不了陳皮,鹵豬手、燉湯也少不了陳皮。此處是陳皮之鄉(xiāng)岡州,陳皮自然處處可見。
新會的老陳皮,真是好東西!與其他地方的陳皮相比,新會陳皮香氣特異,醇而濃郁,和味回甘,味辛微苦卻不澀,能消積解膩,烹飪自是一流。
一家老少,從奶奶當家,到媽媽當家,到自己當家,廚房總少不了陳皮的身影,過年吃陳皮菜不僅僅是為了吃陳皮的滋味,還為了記憶深處的人情味。
陳皮越老越是濃郁香醇,我們也從幼稚兒童,長成獨當一面的大人,成為了父母,邁入中年,變的是年歲,始終不變的是家人的感情。
年紀漸長,越是喜歡老陳皮,陳皮就如人生,越老越多滋味。
新會陳皮原創(chuàng)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專注新會陳皮文化傳播,歡迎關注。
高書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