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免費贈酒100萬瓶,江小白是真的“賣不出去”了,還是“另有圖謀”?大手筆:向用戶贈送100萬瓶金蓋酒江小白“從2019年開始嘗試0營銷”后,在互聯網上沉寂了兩年,在去年11月十周年發布會,江小白高調聲明,大手筆直接拿出100W瓶金蓋新品,免
免費贈酒100萬瓶,江小白是真的“賣不出去”了,還是“另有圖謀”?
大手筆:向用戶贈送100萬瓶金蓋酒
江小白“從2019年開始嘗試0營銷”后,在互聯網上沉寂了兩年,在去年11月十周年發布會,江小白高調聲明,大手筆直接拿出100W瓶金蓋新品,免費贈送給用戶品鑒。
隨后更是每周不間斷更新贈酒進度,直到2月23日共贈送出242248瓶。
是賣不出去?還是另有所圖?
自古以來拿人手短,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伴隨著江小白花上億元送用戶100瓶品鑒酒而來的聲音不是贊揚和感謝,居然是“江小白賣不動了?”的質疑。
從江小白被創立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一家評價很兩極化級的企業,極具話題性又飽受爭議。
大眾及年輕用戶對江小白品牌的喜愛與傳統白酒用戶對這個“新”品牌產品的不認可一直圍繞著這個品牌。
就像是這個時代中其他所有新一代年輕思想與老一輩篤信的觀念所發生的碰撞一樣,一方的理解與妥協成了中間達成共識的唯一途徑。
不知是不是急于對外展示自己本味釀造法第三代酒體升級后的成果在堅守品牌小聚小飲的輕松酒飲文化外,江小白對傳統白酒用戶的答卷來得更慢更厚重江小白“從2019年開始嘗試0營銷”后,在互聯網上沉寂了兩年,期間埋頭建廠、苦心育種、升級釀酒工藝,重新研發符合白酒用戶喜好的產品,最終在十周年發布會上推出了——金蓋江小白52度這款產品。
而江小白對于回應產品質疑的這款酒的做法更是大氣又豪爽,你覺得我的產品實力不行、做不出來傳統用戶喜歡的酒?那我做給你看!你不信,不想嘗試?那我免費送你!
而江小白為了推廣其新產品真的變好喝挽回互聯網上的口碑,可以說是大手筆直接拿出100W瓶金蓋新品,免費贈送給用戶品鑒。首次更是直接在微博上抽取1000瓶,被網友戲稱要是抽不到自己就倒立洗頭。
隨后更是每周不間斷更新贈酒進度,直到2月16日共贈送出166753瓶。
將尊重用戶寫進DNA,江小白是一家有格局的企業
“狗都不喝”、“防凍液兌水”、“寡淡無味”,這些評價放在任何一家類似江小白這樣體量的企業,估計分分鐘就平臺投訴、威脅刪帖、砸錢控評,甚至律師函上門了。
比如去年的XX老窖洗腳水事件,當事人最終面對酒企堪稱豪華的律師陣容被判罰7W人民幣,后果不可謂不嚴重。
但互聯網上卻從未聽說過江小白有類似的操作,面對網絡上不少人的誤解和謾罵,江小白的做法是——給這些用戶寄酒,讓董事長親自給他們寫信,邀請他們親身再次品嘗。
單從心胸和格局來講,這家企業遙遙領先于同行。而面對如此尊重用戶、真心跟用戶溝通的企業,相信大部分普通人都能做到對產品的真實反饋。
據首批參與過他們的百萬贈酒品鑒活動的鑒酒師透露,作為小曲清香型的金蓋江小白52度以其純如甘露、糧香清甜的特質贏得了絕大部分愛酒人士的贊同。
而在不同年齡段的普羅大眾眾測中,雖然不能做到專家那樣的專業品鑒,說不出那樣高大上的專業術語,但也均表示感受到了江小白這款新產品的誠意——真的好喝了,也更符合傳統白酒消費群體的口感了。
全靠營銷?從重來不復購?江小白“賣不出去”銷量下降的真相?
當然,即便是誠意如此,不明真相的群眾依舊會有一些質疑,比如這是否是新的營銷套路?是否是因為小瓶酒銷量下滑,賣不出去才免費贈送的?
江小白創立之初的5000萬,一路上漲到了19年的30億,因為2020年傳聞江小白的銷量下降,所以很多人給出了一個答案叫做:
“之前賣得好是因為營銷做得好,很多消費者被營銷吸引來,但是喝過一次之后覺得難喝,消費者就自然就走了”。
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江小白的基本盤在線下,并不是靠如今的網紅帶貨。,只求賣出一輪游,只有拉新沒有復購,銷量斷崖式下跌,這樣的品牌幾乎都活不過兩年。
而江小白卻是基于線下真實人手一瓶的消費場景,11億瓶龐大銷量分布在10年內的細水長流式的購買,如果這樣都能說它是只有拉新沒有復購,顯然很荒謬。
事實上江小白銷量的下滑,的確受到了網絡上差評的影響,但影響其實不大,更多還是疫情期間線下渠道封閉,以及年輕人更多酒水品牌選擇的影響。
而退一萬步來說,白酒銷量的下滑并不是江小白一家面臨的問題,白酒從16年的1306萬千升斷崖式下跌到19年的756萬千升,幾近腰斬的銷量數據僅僅只花了3年時間,沒有年輕一代人入局,之前的消費者也漸漸力不從心喝不動了。
所以,江小白在這樣大環境下不降反增,反而堅持到一路增長到2019年,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即便20年后因疫情影響銷量下滑,但下滑的速度也遠遠低于傳統白酒的大環境。
送酒100萬瓶,或許我們可以更多一點信心相信江小白這家企業的真誠。
江小白應該學會屏蔽“噪音”還是江小白
我很同意江小白老陶曾說的說法,創業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事情。,任何一家企業能活下來就很不容易了做上十年,都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也必然不可能有產品一無是處這樣決定性的致命短板。
而我更是覺得,像江小白這樣,在封閉性十分強的白酒行業中,十年間開創小酒品類、創造一個現象級的品牌能夠做出一定成績,還有一定社會責任感,帶動家鄉的發展和就業就更加不容易了。
(江小白給酒莊當地居民發過年酒)
江小白在十年前敢于挑戰傳統認知,反酒桌權利階層文化提倡輕松飲酒,敢于創新的做出表達80后態度的小瓶江小白;在10年后,沒有高昂著大企業的頭,而是側耳傾聽每一位用戶的聲音,面對新老兩代酒水消費者不同的期待,推出大瓶的金蓋52度,在妥協中找到平衡,
我更加佩服每一個不是無論是否成功,只要不是詐騙式創業敢于挑戰行業固有認知敢于創新的創業者,尤其更欽佩是對商業有敬畏心尊重每一個用戶聲音且愿意為之“打臉”妥協的企業創業者。
能做出如此決定,推出大瓶白酒金蓋52度、送100萬瓶酒,除了對自身實力的信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十年后我仍然看到了這個企業時刻跟大眾站在一起作為一個“小白”的初心。
誠然: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
江小白一路走來伴隨著太多的“噪音”了,今天說江小白“難喝”幾乎成了一種政治正確的事情。
但是這些傳播最廣,最具影響力,聲量越大,越能被企業創始人,高管等決策層看到的批評聲音,一定來自于相對掌握話語權的人和平臺,相對有影響力的媒介,幾乎一定不來自于最普遍的普羅大眾。
他們要么是基于傳統白酒的評價體系,要么是基于自身的偏好,沒有人在乎那些即便網絡上人人嘲諷,但依舊在線下消費了11億瓶中的大多數的人的聲音......
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