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決策者零售研究院(ID:RetailFocus)作者:San編輯:Yvonne2018年,上海靜安嘉里中心Ole'精品超市的貨架上,出現了一款瑞典進口飲料——Oatly。忙著采購年貨的人們并沒有多做停留,最初每天只能賣出去一兩
來源:決策者零售研究院(ID:RetailFocus)
作者:San
編輯:Yvonne
2018年,上海靜安嘉里中心Ole'精品超市的貨架上,出現了一款瑞典進口飲料——Oatly。
忙著采購年貨的人們并沒有多做停留,最初每天只能賣出去一兩瓶,后來有免費試喝、促銷活動,勉強賣出七八瓶。
如今,上海的精品咖啡店里,幾乎都插上了“+X元換Oatly燕麥奶”的卡片;沃爾瑪、大潤發、永輝、山姆、7-11都能看到Oatly的身影,喜茶、奈雪的茶、肯德基、星巴克也與其聯手合作。
2020年,Oatly在中國擁有近萬個餐飲和零售點,增長率超過450%,全球營收達4.21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06.5%。今年,Oatly在納斯達克敲鐘,前不久還官宣建立了第一家中國工廠,正式“落戶”安徽馬鞍山市。
據悉,在滿產情況下,該工廠預計年產約 1.5 億升燕麥基成品,是目前Oatly亞洲產能規模最大的工廠。
Oatly在中國的高歌猛進背后,是“植物奶”的颶風。
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高達到800%,購買人數增長900%,在飲品市場成長中貢獻了15.5%的份額,伊利、蒙牛、農夫山泉等國內巨頭紛紛加碼。
事實上,豆奶、花生奶、杏仁露等植物蛋白飲料,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如今“錢”途無限好的植物奶,是換了個噱頭“割韭菜”嗎?到底是誰在為植物奶買單?
一、憑什么燕麥奶比豆奶“高貴”?
沒在咖啡里換過燕麥奶,就不是真正的新中產。
Oatly自20世紀90年代在瑞典隆德大學實驗室誕生,近三十年來都專注于燕麥。在歐美市場,Oatly走的是“反牛奶”路線,因為這些國家的牛奶滲透率已經很高,消費者正在迫切地尋求新品類,并且他們群對環保理念認知度更高。
但這在中國顯然是行不通的——不會有人拿豆漿去對標牛奶。
因此,在打入中國市場時,Oatly講了個關于咖啡的新故事。
1、“一個產品”:主打咖啡大師燕麥奶,抓住咖啡加奶的使用場景;
2、“一個城市”:從上海切入,國際化程度高、擁有深厚咖啡文化;
3、“一個市場”:選擇小眾精品咖啡館,以潮流引流者為受眾人群。
+4元換燕麥奶,Oatly立住了高端、小眾的人設。當新中產們為自己的咖啡換上燕麥奶,便是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為地球增添一份綠色,是在蕓蕓眾生之中尋得一片清凈孤島。
在獨立精品咖啡館“綻放”后,Oatly開始滲透更廣泛的消費群體,與星巴克、喜茶、奈雪的茶、面包新語等知名餐飲及烘焙品牌合作推出燕麥相關產品,逐漸成為了燕麥奶的代名詞。
Oatly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燕麥奶市場的增長。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2021年3月燕麥奶同比增長率369.47%;同時,尼爾森數據也表明,疫情爆發后7個月,燕麥奶增速達212%,位居所有食品和飲料品類第一。
打開Oatly天貓旗艦店,一箱燕麥露(250ml×6)價格是59元,折合每瓶9.83元;一箱豆本豆的豆奶(250ml×24)券后28.9元,折合每瓶1.2元。
是誰在為燕麥奶的溢價買單?
1、在乎的不是錢,是適合
現在的年輕人,會花幾十塊做基因溯源,會把網易云的個人測試刷屏,這是因為他們愈發關注自我差異。
所以,看似乳糖不耐受、大豆過敏等人群多了起來,其實這種情況一直存在,只不過是曾經被人們忽視了,如今得到了重視。而燕麥奶恰好提供了新的選擇,既能夠提供一定的蛋白質且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且不含乳糖、無轉基因或激素問題。
2、消費的不是奶,是態度
燕麥奶作為植物蛋白飲料的“新貴”,一改傳統豆奶、杏仁露、核桃露的“土氣”,從家常“早餐搭檔”,躍升為小眾“咖啡伴侶”。
以Oatly為代表的燕麥奶品牌,產品主打低糖、低脂、無添加,在品牌建設中強調燕麥奶的技術背景、環保優勢,將燕麥奶逐步打造成健康、新潮、時尚生活方式的載體,成為都市人群中備受歡迎的新消費飲品。
當然,隨著市場的成熟,燕麥奶也會成為下一個“豆奶”,追求新鮮感的消費者也會去追捧下一個“燕麥奶”。
二、植物未來的第N+1種可能
市場永遠不缺新故事。我們已經在國內外看到不少新興植物奶品類出現,其中不乏更具健康價值、更具規模優勢的原料,有機會復制燕麥奶的神話。
1、芝麻奶
總部位于泰國的Sesamilk Foods于2019年首次推出芝麻奶產品,以白芝麻和黑芝麻為主要原料,不含乳糖、不含麩質,采用全球首創100%芝麻素萃取專利技術,每200ml含有392mg天然芝麻素,具有抗氧化、促進人體骨骼生長的益處。
2、豌豆奶
國內初創品牌動物化學推出咕嚕豌豆奶,產品通過蛋白提純萃取技術實現高營養低熱量,每100大卡含蛋白質7.7g,比相同熱量的純牛奶多2.3g,還包含有機鈣、膳食纖維、卵磷脂和4種維生素,不添加蔗糖,0膽固醇。此外,產品采用天然植物配方,力圖還原豌豆清甜本味。
3、鷹嘴豆奶
加拿大初創公司YoFiit推出了高蛋白鷹嘴豆奶,成分包括鷹嘴豆、豌豆、亞麻、香草精,不添加糖,每瓶含有10g蛋白質和1000mg的Omega-3,該品牌入圍了百事公司2018年的十大新興食品飲料品牌“營養溫室”孵化器項目。
4、羽扇豆奶
Lupini Milk推出100%羽扇豆奶,膳食纖維含量是燕麥的3倍,不含堅果、大豆和動物乳。羽扇豆含有九種氨基酸,以及適量的類胡蘿卜素 β-胡蘿卜素、葉黃素、玉米黃質和生育酚(維生素E),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
5、土豆奶
瑞典隆德素食主義(Veg of Lund)公司推出了DUG土豆奶,并于今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該產品的主要原料是馬鈴薯和菜籽油,添加了豌豆蛋白、菊苣纖維,隔絕了14種常見食物過敏原,大豆、堅果、燕麥、乳糖不耐等過敏者都可以放心飲用,共有咖啡大師口味、無糖口味和原味三種選擇。
6、開心果奶
美國品牌Táche推出了開心果奶,是由開心果制成的純屬植物奶,零添加油,更加低卡、低糖、低碳水。同時,開心果自帶堅果香味和甜味,擁有出色的氣泡能力,適合沖泡咖啡或抹茶。
7、火麻蛋白奶
星環健康食品旗下品牌VITAL BOX纖合,推出火麻蛋白奶,含有825mg的營養素Omega-3,能滿足每日膳食推薦量的60%以上,為大腦提供營養,共有四種口味;而中國是全球火麻主要產區之一。
三、結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未來幾年植物奶行業的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預計2025年植物奶市場規模將超千億。
目前,植物奶的消費市場還局限于一二線城市,還有廣闊的下沉市場待開發,同時整個植物奶市場也面臨著新一輪產業升級,品牌需要尋找到更具成長性的細分賽道,基于國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需求,挖掘更多植物基原料、產品形態。
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趨勢是值得關注的。
1、豐富產品品類,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未來的植物奶行業,可探索新的消費形式、新的消費場景,運用至冰淇淋、奶酪、甜點等品類,例如農夫山泉推出了植物酸奶、Oatly在美國推出了燕麥基冷凍甜點棒。
2、抓住功能性飲食趨勢,創新“植物基+”:植物奶可以與更加細分的功能相疊加,如助眠減壓、體型控制、美容養顏等,提高產品的健康屬性與吸引力。
3、迎合年輕群體生活方式,帶動品類滲透:環保主義、素食主義者和追求新潮生活方式的人群是植物奶最核心的受眾,品牌建設需要跳脫傳統食品飲料品牌邏輯,向生活方式品牌轉變。比如植物標簽和全家便利店共創植物基主題月活動,還推出了“植物營養市集”、“地球COOL起來”等活動。
但不管如何,把握品類命脈的還是在最基本的需求——好喝。燕麥奶之所以能爆發,是因為口味并沒有“反人類”,在咖啡中的口感表現優秀。
講創新、講情懷、不講人性,那就是真的割韭菜了。
參考來源:
[1]《深挖增速密碼 | OATLY在中國的1000天》,進擊波財經
[2]《網紅燕麥奶就是中產階級的六個核桃》,遠川商業評論
[3]《燕麥奶品牌OATLY全球面臨產能不足:目前僅完成訂單量70%,未來考慮繼續擴建提升產能》,財經涂鴉
[4]《2020-2025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王原一